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该不该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结论是政府应该对其所有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如何确定政府在行政决策中的责任,政府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以及如何追究政府行政决策的责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以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第9条、第26条规定了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这是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宪法渊源,而是否已经建立有效、全面、系统的责任制度来保障各级政府履行其环境保护义务作为落实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我国环境法所规定的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的责任制度并不完善,包括政府环境法律责任规范与政府环境义务的不匹配、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具体内容的有效性不足和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实施机制的有效性不足三个方面。鉴于此,一是应当通过配套立法将环境法中规定的政府环境保护义务具体化和明确化,从而为管理性"结果导向"环境法律责任和行为规则性"行为导向"环境法律责任的适用创造基本的前提;二是应当完善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法律责任的责任形态,包括完善"惩罚性"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和确立政府环境监管失职的赔偿责任和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两个方面;三是通过完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来健全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责任制度的实施制度。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大致经历了管制型政府、引导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和内在演变说明,我国政府正由"全能主义政府"向有限有为政府变迁,我国民主正在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法治时代,权力就是责任,行使权力就是履行义务。不依法行使权力或者懈怠执法,就是违法;权力不再是执法者寻租的资本,责任行政和责任政府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责任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根据权力与责任对等的原则,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对自己的执法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警察行政权力的运作应当始终置于法定责任的轨道。市场经济不需要似乎无所不能的权力型警察,而恰恰需要被严格限制权力的责任型警察。  相似文献   

5.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总体偏向于"经济人"。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公务员在经济行为中存在双重委托利益关系不对称、权力与责任不对称、激励与努力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地方政府公务员行政行为的"经济人"偏向,导致某些公务员产生弃责争权逐利、机会主义、"一把手"专政和寻租腐败等行为。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住房方面的责任就是保障基本住房,超过基本住房条件的购买行为带有投资的性质,应主要通过市场方式解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自古以来,"有房住"就是民生大事,也是天下寒士追求的目标,但几千年来,这一目标一  相似文献   

7.
从代际公平的本义切入,寻求公共行政与代际公平的契合,就是要构建生态型政府。构建生态型政府是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及维持社会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构建生态型政府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中 ,经济的意义越广泛、越深刻 ,企业家的思想和行为就越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企业家对其经济往来行为负责 ,从道德自律的角度而言 ,它不仅仅只是迫于某种经济的、政治的或者社会的压力 ,本质上 ,它应该是企业家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自省追求 ,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人伦责任。本文认为 ,这种责任的一个预制性观念前提就是企业家对企业伦理“金规则”的理解与遵循。  相似文献   

9.
政府作为环境监管者与经济发展推动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其权利(权力)和义务(责任)是双重的,同时其行为失当的机会也是双重的。在政府落实其第一性环境责任中引入公众参与是避免行为失当的重要保障。落实政府环境责任中的公众参与,一方面需要公众自身的权利意识觉醒;另一方面还需政府对公众参与的推动,在政府与公众的双向良性互动下推进政府环境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如何对待历史,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当下的精神状态。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必须对自己的"来龙去脉"有一种自觉意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新思考民族历史,具有特别意义。历史自省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在历史自省中,我们才能达到历史自觉,最终才能内化为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行为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将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这一发展变化要求政府的行为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重经济到重保障、从重权力到重责任、从重审批到重监管、从重管理到重服务、从重领导到重协商、从重数量到重质量。政府行为变化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本质特征相关,因此,政府的改革要回到它的原点——建立一个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12.
公众满意:创新政府管理的价值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贵忠  杨畅 《湖湘论坛》2004,17(5):87-88
政府管理失败源于政府行为失范 ,以公众满意作为创新政府管理的价值引导理念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将引导着政府管理从传统的管理向服务型、责任型、有效型、公开透明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新一轮政府改革的目标,其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改变.政府职能需要通过有效的行政行为来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对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理论进行创新,需要拓展行政行为的范围,创新行政行为模式、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完善违法行政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福利民营化作为二十世纪以降的一股势不可挡的风潮,无论其作为回应社会权利发展趋势抑或推动政府行政革新,均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但不论根据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还是福利民营化的初衷,政府在对其社会福利的公共事务进行民营化时,仍无法摆脱其应有的责任。当然,这一责任从"执行者"转移到幕后的"决策者"和"监督者"之上。政府作为决策者的责任在于选择福利民营化的方式和规制民营化组织;政府作为监督者的责任在于福利给付过程中政府需要对民间组织给予监督,在给付不能时政府需要承担替代责任。  相似文献   

15.
李艳娜 《前沿》2014,(19):97-99
迎向污染是舶来品,中国在相关立法方面还处于空白期。居民区包围工业区是迎向污染的一种。中国司法实践对居民区包围工业区这一特殊的迎向污染的判决,一般是判处开发商承担主要责任,致污企业不承担责任或者承担次要责任。开发商的单方行为对居民区迎向污染只是治标措施,完善政府管理,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规范开发商行为,建立政府、居民与开发商共同协作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部分失地农民的政治经济权利受到侵害,这与土地征收中政府角色的错位、监督机制的缺乏等相关。在责任政府的视野下,应该按照宪政的要求,合理确定政府责任,政府应在行政法律责任的框架下实施征地行为,完善征地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的首要意义在于政府要承担更多的制度性责任,而建立国家人权保障的专门机构就是一个国家承担这一责任的具体表现之一。一、国家的人权保障责任不同的国家或政府组织理念推演出的国家、政府责任是不同的。出于讨论国家责任方便计,我将国家的形态分为古代的“家国一体”型的国家、近代的“契约国家”和现代的“国际视野中的国家”三种类型。“家国一体”型的国家是私权与公权尚未分化或者分化尚不充分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9)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为更好地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习近平提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主体责任。将党委主体责任意识与儒家忠恕、君子求诸己、仁义、自省元素相联系,将儒家精神追求转化为当前党委对自我责任的主体意识,使儒家文化促进主体责任的落实,更好地在实践中体现文化特色,显现独特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9.
刘超 《传承》2011,(14):78-7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责任型政府正在成为整个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责任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从法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制度建设以及监督体系建设四个大方面出发,结合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现实,提出新时期中国责任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对构建责任型政府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突出党性自省、注重党性自励和职责化的党性自觉,使其成为培养党性自觉循环过程的新起点。党性自省要突出党性觉悟和党性实践的自省,党性自励要有认识自己另一面的悟性,党性自觉要在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统一中显示个性化。纵观党性自省、自励达到自觉,构成反复循环过程,其新起点包含相信过去的否定中含有可发掘的肯定,主张唤醒尽可能多的党性觉悟,对各种党性自觉力量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