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作为历史事实,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民族.然而,"民族"却是近代以降从西方舶来的概念,我国传统的"人""群""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脉络.徐杰舜教授的《汉民族史记》对一条脉络进行细致地梳理,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2.
徐杰舜先生主编的《汉民族史记》九卷本于2019年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好评如潮.该套著作不仅在叙事取向上彻底摆脱了近代通史的叙事范式,采取了《史记》式的叙事结构,突破王朝述史的框架.可贵的是,《汉民族史记》证实了"五帝是一个历史时代",打破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传统观点,把汉民族的历史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献给全球华人的巨著《汉民族史记》九卷本是汉民族研究的又一座高峰,通过这套巨著,我们可看汉民族上下6000多年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连绵不断的历史以及族群史、文化史、风俗史、海外移民史.  相似文献   

3.
当代《史记》研究十大论著评介张大可李家发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史记》研究成为专门学问,称“史记学”。《史记》全本在朝鲜、日本已流传一千四、五百年,并成为日本的传统学术研究。1949年后,中国的“史记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紫萍 《今日民族》2007,(1):42-46
尹绍亭,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教授、博导,云南大学生态环境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云南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人类学、人类学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等。近几年来,分别主持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湄公河流域的人类生态学研究、东南亚民族生态的比较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出版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等个人专著。主编《云南物质文化丛书》、《边地文化丛书》、《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民族生态——从金沙江到红河》等书。其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云南物质文化丛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5.
从詈语的使用看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求索》2010,(1):57-59
语言是历史文化的一扇窗户,我们可以通过它,来透视、认识和了解在语言中积淀的一个民族独特深厚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心理特征。本文以来源于《汉语大词典》中的“詈语”词语为语料,通过对它们的梳理,探寻它所承载的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与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些詈语的使用特点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规范伦理的阶段、摆脱束缚阶段、冲破禁忌的阶段与走向文明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史素昭 《求索》2014,(10):166-170
学术界往往从史学和文学的角度研究《史记》,但《史记》的服饰描写也极具特色。《史记》人物着装体现身份等级;《史记》服饰色彩彰显尊卑贵贱;《史记》服饰体现了"中和之美"。因此,《史记》的服饰描写深合儒家学说的核心"礼","以衣现礼"概括了《史记》服饰描写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7.
《史记》记载了众多婚姻形态,如族外婚、媵妾婚、聘娶婚、政治联姻等,这些婚俗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一是再现了当时民众原生态的婚姻生活,为研究古代婚俗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二是它蕴含着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文化心理,为我们探讨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提供了依据;三是它投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像,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8.
王文光  沈芸 《思想战线》2013,39(1):26-30
匈奴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强大的民族群体,制约和影响着中国民族在汉代的形成与发展,其游牧生产方式导致了他们的流动性和社会财富不易集中,当碰到内部纷争、外部力量冲击或自然灾害时便难以进行有效应对,故貌似强大的政权随时处于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很快兴起又很快消亡的历史原因。此外,匈奴的游牧生产方式还决定了匈奴社会的经济文化两面性、社会组织二重性、民俗文化的特殊性,由此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是在早期,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越大。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以民族志的方式得以记录下来,成为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9.
古今的《史记》标点研究论著篇帙浩繁,不可尽阅,故对《史记》标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利用非常必要。古人的《史记》标点研究状况可依时代划分为:萌芽期的汉魏六朝研究、形成期的唐代注释研究、发展期的宋明评论评点研究、高潮期的清代断句研究。古人研究常涉及《史记》篇章,多为散论;今人则致力于对《史记》全书断句标点,以便今之读者。  相似文献   

10.
陈金霞 《人民论坛》2014,(2):175-177
黄老学是战国中期至汉文景时期兴盛的重要学说,司马迁及其所著《史记》对黄老学的贡献极大.在《史记》之前的文献中没有出现过黄、老合称,更没有黄老学的名称,《史记》为黄老学命名,通过为黄老人物立传而记载了黄老学发展史,通过记述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诠释黄老若干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黄老学的若干理论.  相似文献   

11.
12.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史书,正是这一优良传统的载体及其凝聚起来的巨大宝藏;认识中国史书的特点,无疑会加深人们对于这一优良传统的理解,更加自觉地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