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应从普及金融知识与提升社会金融素养,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强化金融行业自律规范与自我调解,加强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升级,以及设立"金融消费保障局"专业监管机构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金融消费者基本概述出发,论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实意义,并借鉴了美国、日本等外国金融消费市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对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活动中,如何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历来是重点课题。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依然存在受侵害的情况,相关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也存在阻碍,必须继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设继承,不断丰富和完善基本保护框架,切实地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从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完善措施,如健全法律保障体系、设置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自律组织的建设力度、提高公众的维权意识、强化现有消费者权利的可操作性等。  相似文献   

5.
《公民导刊》2013,(1):2-2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着力推动《存款保险条例》、《银行卡条例》、《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规出台,为相关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在今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林荫茂等30名代表提出议案认为,当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多发频发,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建议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及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个部门,与多部法律存在交叉,实践经验也有待积累,制定专门法律的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6.
正国办发[2015]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不断深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日趋丰富,在为金融消费者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7.
陈涛 《桂海论丛》2019,35(6):124-131
通过对中国大陆目前建设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行深入阐述与分析,然后根据中国大陆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从而在金融消费者立法、保护机构、纠纷解决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便更好的保护中国大陆的金融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是国际公认的金融业相对稳健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其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这与加拿大日益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密切相关。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背景、立法概况、立法框架和执行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加拿大联邦的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制度,有助于建立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如何在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下更好地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还需要持续完善双轨并进的机制体制。要统筹融合各个部门,切实落实普惠金融政策,达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标,进而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秋萍 《前沿》2013,(3):117-118
金融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消费前必须建立在知情权的基础之上,这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在当今复杂的金融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在金融市场交易中迫使金融消费者陷入弱势地位,消费者的知情权时常受到各类金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立法并未完全贯彻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理念,尤其是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问题上存在诸多法律方面的缺陷,亟待相关立法、制度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金融商品与服务的综合化使得证券投资者、存款人或保险人的身份具有了共同的性质,将存款人、保险人与证券投资者依据金融领域简单划分并以不同的立法对其保护的传统法律实践方式,日渐式微,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概念日渐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然而,在我国,金融消费者概念在法律上至今尚未明确其定义,致使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本土情况,提出明确金融消费者立法界定,以适应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实践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公安研究》2014,(8):95-95
胡文涛在《河北法学》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金融消费者保护进入人们视野以来,在金融综合经营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金融消费者保护呈现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横向性立法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统一化保护、扩大金融安全网的适用范畴,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周全保护等趋势。我国应重视授予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权力,并着力构筑统一的金融产品销售规则,明确扩大金融安全网适用对象的同时建立显性的、规范化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对西方滞后,因此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还需不断改革和完善。通过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治实践进行探讨,并分析比较其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特色制度,可总结和归纳出其中对我国具有启示性的相关法律规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邱兰棣 《前沿》2014,(21):132-133
由金融产品的专业性、复杂性所导致金融交易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在接受金融服务及购买金融产品过程中,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为凸显,其相关权益亟须得到法律的保护。而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进行保护又是其他权利得以保障的前提。本文立足于探索目前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进行保护的立法现状并且剖析其缺陷,找出完善的方案维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我国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列举的消费者权利给予不了金融消费者应有的保护。立法总是时代的反映,我们应该适时地以长远的眼光坚持立法科学化和现代化原则,对金融消费者需要保护的但在已有立法中尚得不到合理保护的权益加以规范,这样才能实现"十二五"规划中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由贸易港内金融创新不同于传统内地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业务创新,它同时带有国际性、开放性特征。金融私法强调金融市场所有的交易主体地位平等,着力融入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中心的金融私法制度利益衡量体系。在自由贸易港金融创新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制度利益取向将更加倾向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知情权、隐私权。从金融私法的规则逻辑出发构建自由贸易港金融消费者的制度利益保护体系,即在自由贸易港金融消费者制度利益保护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跳出传统金融管制的思维范式,强调自由贸易港金融创新需要更多转向包容性监管,激发金融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通过法律制度引导与市场内生自律机制的合力保障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7.
短信服务中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的短信服务在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和娱乐的同时,也使消费者的安全权等权益受到一定侵害。为了保护手机服务消费者的权益和规范市场秩序,必须从完善立法、行业自律、国际合作、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王瑞 《求索》2012,(8):8-10
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过程中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对其进行特别立法保护的必要性,该文参考我国台湾地区公布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结合我国大陆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大陆地区未来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特别立法中所应该规定的金融消费者及金融商品和服务的定义、金融消费者权利和金融服务业者义务、金融消费者的特别保护机构、金融消费争议的特别处理程序等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宽带协议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周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电信运营商的强势地位和垄断地位是造成保护不足的根本原因,监管缺位和宽带协议作为格式合同自身的特点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足的重要因素。为更好的保护消费者利益应该从这些原因入手,完善监管机制,引入竞争机制,落实普遍服务义务,完善在处理宽带协议纠纷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73号《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局长张茅2015年1月5日第一条为依法制止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保护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益,对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第三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侵害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