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信力建 《政府法制》2012,(23):35-35
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百无禁忌,什么都能吃,什么吃了都没事;而当我们身体出了问题的时候,就会对食物百般挑剔。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喝——而且,身体健康时对那些稀奇古怪的食物更是倍感兴趣。其实,这不限于身体,国家社会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启程 《检察风云》2010,(6):66-67
一个刚刚出世的孩子对年轻的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最近“孩奴”成为网络热词,据《广州日报》报道,“孩奴”现象困扰80后群体,超过八成以上的年轻家长们感到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太大。据说,当上了“孩奴”的人,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自己省吃俭用,但对孩子却出手特别大方。  相似文献   

3.
龙沙结缕 《法人》2009,(5):42-42
晚上打开电视,CCTV3正在播出“欢乐中国行”,题目是《版权在我身边》,这是一场少有的知识产权专题晚会。特邀嘉宾(不知道这个称呼是否准确)撒贝宁向现场观众发出“一年不买、不用盗版制品”的倡议,在他的一再鼓励下观众陆续举起了手。老实说,如果我在现场是不敢举手的——不是不想,是不敢。在我单位和家里,几乎没有一台计算机完全使用正版软件。  相似文献   

4.
保生 《法庭内外》2010,(4):44-47
在人们一般的认识中,小保姆都是小心翼翼侍候主人的角色。然而,上海市的一名小保姆却牛气冲天,对男主人颐指气使,男主人对她亦惟命是从不敢得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个小保姆与男主人之间有什么情感纠葛?非也!那么,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位小保姆后来又有什么惊人之举呢?  相似文献   

5.
国家赔偿     
王绍智 《江淮法治》2009,(16):43-45
杨长林被法院判处死刑 杨长林出事那天,正是张运浦坐诊。他见杨长林是刑警开着警车送来的,就知道这人跟什么案子有关系,丝毫不敢怠慢,二话没说立即组织抢救。  相似文献   

6.
提起笔来,想写的似有很多,因为自己就是在从事律师职业。写点什么呢,写心目中律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是写应该怎样做个好律师。这些题目与内容已经被许多名家和前辈律师诠释得非常精辟了。在这里我是不敢再班门弄斧了。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写个关于律师的真实故事吧。这个故事对于想从事律师职业的青年学子或者初为律师者也许会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7.
刑事审判模式探析谢佑平刑事审判,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阶段,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什么罪,是否需要判刑以及判什么刑等内容,无不需要通过审判活动作出权威性、终结性的结论。因而,刑事审判是刑事诉讼活动的中心环节,审判以前所进行的立案、侦查、起诉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生活前几年,无论是在超市购买食物还是在外面的料理店吃饭,一直都没觉得有什么安全之忧,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对食品安全非常苛刻,商家也不敢有所怠慢疏忽。但是近段时间,日本的食品频频出事,虽然造假的企业是少数,但也足以影响到普通民众对日本食品安全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问:什么是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有哪些途径?企业在申请专利时如果让发明人自行撰写申请文件是否可行,有什么利弊?  相似文献   

10.
有得有失     
某局近几年招待费开支一年胜过一年,以至影响到正常办公所需经费的开支,干部职工怨声四起,令A局长伤透脑筋。年初,上级关于狠刹公款吃喝的东风一阵紧似一阵,有关刹公款吃喝风的规定一个接一个地下达,A局长想借助这股东风将局里的招待费坚决降下来。忽一日,一检查团来该局检查工作,办公室主任不敢怠慢,马上请示局长:“招待是否按老规矩办?”A局长说:“上级有规定,按工作餐标准执行。”又忽一日,一验收团来该局验收某项目的达标,办公室主任不敢马虎,又请示局长:“这次验收,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达标,招待是否提高点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陷害教唆,陷害教唆与侦查陷阱是否同一,陷害教唆是否教唆犯。陷害教唆是否具有可罚性等问题在中外刑法理论界存在激烈的争议,本文在评议诸说的基础上,对陷害教唆的教唆性以及其可罚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罗登亮 《四川审判》2002,(1):27-27,34
一、再审中存在的新问题。(一)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审理中的问题。检察机关在抗诉案件的开庭审理中的地位和角色是什么?出庭检察官是否可以询问当事人?法庭辩论结束后是否要征求出庭检察官的意见?对检察机关收集的证据是否可作证据使用、由谁举证、谁与谁质证?抗诉案件适用一审程序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找不到的,是公告送达、中止诉讼还是终结诉讼?尤其是受侵权的第三人提出的申诉的抗诉案件,怎么办?检察机关要求撤回抗诉的,人民法院是否准许?准许与否是否需要作出民事裁定?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底,一个恐怖的传言传遍湖北襄樊市的大街小巷,在这个百万人口的城市中,有一个恐怖杀手,专门盯梢、跟踪杀害穿红上衣、足蹬长筒靴的长发女郎。一时间,爱美的女子谈红色变,不敢穿红衣服上街,不敢单身出门。警方在报纸上公开辟谣也不能打消人们的恐惧,甚至连警察的孩子也不敢穿红上衣……  相似文献   

14.
李文燕同志在《区别强奸罪与流氓罪的关键是什么》一文(载于1984年第2期《法学》,下简称《李文》)中认为,以有无奸淫妇女的目的作为区别强奸罪(未遂)与流氓罪(侮辱妇女)的关键是不妥当的,他提出区别二者的关键要看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强奸行为。”对此,笔者不敢表示苟同。首先,《李文》在论证中混淆了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之间的界限。所谓犯罪动机,是指  相似文献   

15.
司法独立──行政诉讼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贺日开我国行政诉讼的现状如何?说它.正处于一种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尴尬境地,是不过分的,困境有三:一是"民"不敢告"官",反映在法院的收案率极为低下和过诉率的高居不下,二是法院不敢审"官",表现为该受案的不敢受和...  相似文献   

16.
〔死刑问题三人谈〕之三──生命的呼唤死刑人道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既然刑罚的价值在于公正、效益与人道,而我们已立足于公正与效益对死刑的价值作了相应的分析,得出了我们的结论,那么,这一次,我们的讨论自然应该转向死刑的人道性问题。据我所知,死刑是否人道,在国外死刑存度之争中是一个炽烈的焦点。我想,三位对此肯定有所看法。湖):死刑是否人道,实际上是指死刑是否符合刑罚的人道性的要求。而刑罚的人道性又是指刑罚是否符合人道理念。因此,讨论死刑是否人道,以在一般意义上明确什么是人道与什么是刑罚的人道性为前提。所谓人道,作为一种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观,其基本蕴含是爱…  相似文献   

17.
《法学》2006,(6)
一看文章是否有的放矢。这篇文章到底有没有针对什么实际的或理论的问题?若有,那么这个问题是否真正是新问题?如果不是新问题,那么作者对老问题的探讨是否有超越前人的新发现?如此等等,这些是本刊编辑部面对一份来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二看文章对读者、对社会是否有意义、有用。能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和改善人权保护状况的文章,都是有意义、有用的文章;能更合理解释法现象、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认识法现象的文章,也是有意义、有用的文章。 三看文章能否向读者提供什么新东西。这是最为核心的考虑。能回答和解决我国民主、法治建…  相似文献   

18.
珈珈 《政府法制》2014,(11):20-20
在加拿大,树木是否允许砍伐,是三级政府中最低一级——市政府的权限。许多城市制定了专门的《树木法》,对什么树可以砍、怎样砍,都有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定立功,立功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该问题,刑法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立功,关键看该行为是否具有有效性,该行为人是否具备“悔过性”。另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是否具备“悔过性”不应成为成立立功的前提条件。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应否将“悔过性”作为立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生活中,什么是对的?判断对错标准是什么?阶级社会的统治者会认为,是否最符合统治阶级的意愿是一条重要标准:而现代政治中,为了促进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治理者则应该转变观念,上述标准中的“统治阶级”应该也必须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替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