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雅琪 《甘肃理论学刊》2012,(6):142-147,155
刘勰的《文心雕龙》堪称我国最具系统、最为成熟的文学风格论创作。其中《体性》篇更是风格的专论。本文详细分析《体性》篇风格论的特色,指出其以“人”为本的基调,并进一步分析此种论述所表征的“人”的形象及其出现之时代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勰在《体性》篇中论述了风格与作家创作个性的关系,在《定势》篇中论述了风格与文章体裁的关系,在《时序》篇中论述了风格与时代的关系。在《风骨》篇中刘勰则对风格提出了一项最基本的要求:“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即要求文学作品的风格做到“蔚彼风力,严此骨鲠”,表现出“文明以健”、“符采克炳”的特征;并对这一风格特征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1、“文气说”:文学生命论中国古代文论很强调文学作品如同有机生命体,应当充满健旺的生命力。所谓“文以气为主”、“诗文者,生气也”,倡导的就是这种生命力。中国古代的“文气”说,导源于哲学的“元气”论。元气论认为,气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它是自动的,它起初是混一的,后来分化为阴阳,再后来分化为天地男女、四时五行(这一环节,各家描述稍异),再后来化生万物;人禀“精气”而生,  相似文献   

4.
再论《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化传统●张少康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心雕龙〉和我国文化传统》的文章①,主要是从《文心雕龙》中所体现的刘勰的基本思想和思维特征角度,来看它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这里我想再从《文心雕龙》中的几个基本文学理论问题,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文心雕龙》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各方面的研究已逐渐深入,但也还有一些薄弱的环节,如《文心雕龙》的思想渊源就属这种薄弱环节,《周易》、道家以及佛学对刘勰的影响,已有少数论文可见,但还有许多家对《文心雕龙》的影响,迄今尚无一篇论文发表。著名《龙》家牟世金先生在《文心雕龙》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著作绝少涉及刘勰的思想渊源问题,他甚至不大同意这种做法,称这种做法为“查三代”。刘勰是个佛教徒,以此定成分,他属于唯心的一族。但通过“查三代”之后,必然得出他属于唯物的一族,因为他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6.
“刘勰氏出,本陆机说而昌论文心”。清人章学诚的这一说法,因较确切地道出了刘勰《文心雕龙》与陆机《文赋》之间存在的实际联系而早已为世所公认。在《文心雕龙》五十篇文章中,显然又以《神思》一篇与《文赋》的联系最为直接。近年来,不少学者曾就《文赋》与《神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这些探讨,大多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来进行。例如牟世金的《从<文赋>到<神思>——六朝艺术构思论研究》(载《中国文艺思想史研究》(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徐放鸣的《论中国中古时代艺术构思论的发展——从<文赋>到<神思>》(载《美学论丛》第九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其对《文赋》和《神思》的关系的探讨,都是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来进行的。由于艺术构思本身包含或涉及的问题较多,因此这类探讨所涉及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7.
嫦娥奔月神话本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奔月神话本末论李忠华一、秦汉及秦汉以前嫦娥奔月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一)先秦古籍文献中的嫦娥奔月神话说到嫦娥奔月,便会提到羿射十日。穷搜古籍,六朝梁代刘勰在其书《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说:“《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恒娥奔月。”经考证,《归...  相似文献   

8.
王连峰 《青年论坛》2004,(1):128-129
曹丕《典论·论文》中说 :“徐干时有齐气 ,然粲之匹也”。《文选》李善注认为 :言齐俗文体舒缓 ,而徐干亦有斯累。这个解释显得不够全面。本文通过对徐干现存辞赋和齐地的民俗特征、魏晋时代文学审美品质转变的考察 ,认为《典论·论文》中的“齐气”在形式上是指虚夸藻饰的言辞 ,其精神实质则是缺乏真实强烈的感情。《典论·论文》对“齐气”的负面评价 ,显示了建安时期从汉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虚拟经济我在以此为题撰写的前六篇论文 (“一论”、“二论”、“三论”、“四论”、“五论”发表于本刊 ,“六论”发表于《高校理论战线》2 0 0 3年第 2期 )里 ,对目前存在于美国的虚拟经济的内涵均曾在不同程度上作过说明。考虑到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就这个问题所展开的讨论 ,我以为有必要在此就这个问题再做几点说明 ,供参考。综合前六篇论文的内容 ,关于目前存在于美国的虚拟经济的内涵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 ,我所说的虚拟经济 ,是对美国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一步展开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所谓“新经济论”所…  相似文献   

10.
我在1999年4月和2001年2月、5月、12月先后以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为题撰写的四篇论文(以下简称《一论》、《再论》、《三论》、《四论》)里,均曾就物质生产萎缩、种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和股市交易恶性膨胀为内容的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亦即虚拟经济做过说明。现在根据最新材料,对美国虚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些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1.
邱美琼  胡建次 《前沿》2008,(9):169-173
清代散文理论批评中的文气论,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或对“气”作为文章审美之本予以标树;或对文气审美特征与要求进行探讨;或从文章写作角度时“气”予以考察。上述三个阶段、三个方面,标示出我国古典文气论发展到清代文论家手中,其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的学习中,不知为什么,梁启超一直是我记忆中的一个亮点。也许这起源于他那篇文气迭宕、一泻千里的《少年中国说》,或是他对报纸的职能和性质所发表的独道、超前的真知灼见。提起《少年中国说》,当然就不能不说一说梁启超所创办的《时务报》以及闻名天下的“时务文体”。《时务报》于188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是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报纸,宣传变法维新的各项主张。在他任该报主笔一年多的时间里,《时务报》风靡海内,数月之间,发行达万余份。当时“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时务文体”更是受到各界读者的欢迎。它…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 ,“法文化探论”栏目选登了两篇风格迥异的论文 ,尽管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同 ,但是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两篇论文都涉及了“身份”的制度和身份制度的变迁 ,并分别在制度理论层面和具体制度层面上进行有益的讨论。张永和先生的论文《血缘身份与契约身份》 ,以梅因的著名论断“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 ,到此为止 ,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为切入点 ,从该论断的理论来源、社会背景、现代影响等方面进行考释 ,并提出这样的观点 :“从身份到契约”的规律反映的仅仅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不能简单地将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我在1999年4月、2001年2月和5月先后就此题撰写的三篇论文(以下简称《一论》、《再论》、《三论》)(载《当代思潮》第57、68、71期)里,都曾对由物质生产萎缩、种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和股市交易恶性膨胀这两个方面组成的美国“赌博资本主义”做过说明。现在再就它的发展现状做简要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5.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了"体由性定"的文学思想。按行文的内在理路,刘勰应该阐明文体创造的根本动因,即创作者的思想情性问题;但是刘氏选择用低层次的"形式训练"(摹体以定习)的办法来创造文体,并视之为"文之司南"。故此,刘勰在阐发如何解决根本问题的途径上,出现了理论漏洞,这是刘勰在面对理论困境时使用了"分身术"的缘故。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质性》诸篇对《体性》篇的理论漏洞做了修补。  相似文献   

16.
所谓“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是说诗歌具有时代的特色,时代影响作家的风貌,并不是说那个时代的作家群,必然形成一个风格统一的艺术流派。这是因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社会的现实,决定文学的基本内容,时代的精神,必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去。例如建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受到“世积乱离”“风哀俗怨”的时代影响,就产生了以“梗概多气”为主体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盛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大、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因而作品中出现了乐观豪迈、朝  相似文献   

17.
正当经济理论界深入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上海《社会主义政治经验学》一书时,我们还没有忘记《商品自述》这篇煊赫一时的奇文。继姚文元的《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张春桥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这两篇反党黑文出笼之后,“四人帮”的御用工具《学习与批判》,紧锣密鼓地抛出景池的《商品自述》。这篇长达两万四千字的时髦商品说,通过对自己“生平”、  相似文献   

18.
“‘风骨’两字,就是文章的生命”;至于“所谓‘风骨’”,目加田诚埋头研究了好些日子之后,大大地叹息说:“意思很难捉摸!” 美国华裔老学者施友忠,英译《文心雕龙》,把“风骨”直译为The wind and theBone。大概很不得已:因为他不会不明白:绝大多数老外,看到这个名目,恐怕都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 论到我们表里都是华人的中国学者,对于本身的语言,应当比较容易破除“文字障”和“理障”吧?可惜,对《文心雕龙:风骨篇》题目两字  相似文献   

19.
读箴记言     
古人有箴文,其内容是属规劝、告戒的性质,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铭箴》篇中所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箴石也。”若从文体而论,除少数韵文外,大多可归之于散文之列。我之所以爱读箴文,原因有二,一是觉得箴文命意典雅,气势宏伟,是道德之规范;二是从读箴文中,既能见作者胆识之卓见,又可辨识那个时代中君臣的情操修养与时政优劣。箴,有所谓“官箴”、“私箴”两类。“官箴”,义在补阙匡弼;“私箴”,义在自警自戒。这两类箴文中,都有千古名篇。载录于《左传、襄公四年》的“虞人之箴”,就是一篇最早最完整的箴文。刘勰说…  相似文献   

20.
南朝人刘勰所撰《文心雕龙》,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论著。全书五十篇,其中《杂文》篇是我国古籍中首先提及并讨论杂文的篇章。今人研究杂文概念和源流演变,往往提及此篇。然而几乎众口一词,认为刘勰所谈的杂文与今日所谓杂文“完全不同”,因而抹煞了这篇作品的现实意义。其实,只要仔细认真地读一读这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刘勰所论确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