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济法的理念是指对经济法的应然状态的一种理性认识和追求。经济法的理念不同于法的理念、其他部门法理念和经济学目标,也不同于经济法基本原则。它不能脱离法的理念,但具有固有的特质,其最核心的特质是"经济性"。经济法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实质公平、经济宏观安全、经济整体效率。经济实质公平着眼于经济问题中权利的倾斜配置和分配结果的公平;经济宏观安全意味着经济法追求的是国民经济整体意义上的宏观安全;经济整体效率区别于短期、个别的效益,要求重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性质上看,循环经济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统一,是经济法与环境资源法的统一。在循环经济立法中应当体现资源本位法和行为本位法相统一、财产法和人文法相统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理念和改革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和实现改革目标,我国相继修订了大量经济法.本文拟分别从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企业破产法等三部代表性经济法的修订来分析经济法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便洞察微观如何体现宏观,具体法律条文如何贯彻指导思想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行经济立法的不足,经济法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上还存在着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经济立法在"扬弃"的基础上,从市场主体、市场规制、宏观调控等方面加以完善,最终实现经济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强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的法典化不仅可以整合经济法规范、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而且契合新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历史时期,经济法法典化既面临着域外经验欠缺、基础理论共通性不强等挑战,也有法制建设、法典化浪潮和学术理论的积累等机遇,我国经济法法典化应当选择阶段式、渐进式的“三步走”立法路径。首先,制定《经济法通则》以整合、统领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其次,完善各类经济法律法规,加强《经济法通则》与经济单行法的良好互动关系;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制定结构严密、体系完备、各部门法有机联系的《经济法典》。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成本与效益是一对辨证统一的关系。如何使有限的经济法成本发挥最佳的经济法效益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立法活动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认为经济立法是一项投入立法成本,产出立法效益的活动,对经济法的立法成本方面进行探讨,意在寻求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法律的二元模式,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法可分为西方经济法和东方经济法两家,中国经济法属于东方经济法。厘清中西方经济法存在的差异,对纠正经济法学界以个性代替共性和立法界盲目移植等不良倾向,是一副很好的清醒剂。从中西方经济法生成道路视角来分析中西方经济法主要差异的表现和原因,中国经济法的发展既要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法中体现共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中国经济法的个性,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法道路。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所固有的社会经济利益本位的属性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具有共同的基点.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法秩序中的实现途径应借助于经济法制的实现,而经济法实施是经济法制实现的关键和保障.在经济法实施中,有必要将检察机关作为一个重要主体加以研究.经济诉讼是经济法效力的保障,是经济法实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在操作意义上就是经济制度的改革 ,是经济法的改革 ,其核心是经济法律制度的改革。为此 ,必须按国家的立法规则 ,加快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法与刑法共处的格局下,经济法中的刑事责任要落到实处必须有刑法的相应规定,只有保持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经济法中的刑事责任的实现,本文通过对经济法中有关刑事责任条款的研究,探究经济法中的刑事责任在实践中落空的原因,并针对我国经济法的立法和司法现状,提出了经济法中的刑事责任实现途径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法治建设中对法律移植的过分强调,轻视法律背后的整个社会背景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对法律本土资源的忽视。作为规范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法律——经济法,在发展中不可避免要进行法律移植。但同时更应关注经济法本土资源,关注中国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2.
商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因特定时期的需要而产生,也应随特定环境的发展而变化。“民法商法化”使民 法和商法越来越趋于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而经济法并不能替代或包括商法。我国应将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而实行民商合一 的立法体例。  相似文献   

13.
论第三部门经济法主体地位的理论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为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法,社会性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第三部门作为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的补充和制衡,构成了一种介于国家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之间的新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符合经济法“社会本位”宗旨的内涵,体现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它和市场、政府一起组成经济生活运行的有机体,享有公共经济利益、承担公共经济义务,具有经济法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法诉讼的反思与再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大量产生的经济法纠纷需要得到解决,而司法解决无疑是最后且最权威的办法。对于经济法诉讼的定位,学者们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学说,本文通过对这些学说的反思,给经济法诉讼再定位。经济法诉讼是一种多元化、开放性的诉讼类型,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以及经济法的各种特别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而重要的法律部门有着自己的体系。对经济法体系的科学认识是利用经济法理论指导经济立法的重要前提。学者对经济法体系的认识不尽相同。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经济法体系进行廓清。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法是经济法部门下的一个子部门法。循环经济法的定位关系到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问题,文章将从循环经济法与经济法"三个特性"、"两个核心"、"一个归宿"的契合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循环经济法与经济法这样的高度契合并不是偶然的,其是社会规律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所谓法益,其基本含义即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各个部门法的设立与存续都是为了保护其专属的法益,经济法也不例外,但由于经济法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且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因此,要探究经济法的法益必须先说明经济法的法理渊源,然后进一步说明经济法的价值所在,并从中理解经济法的法益。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全球化与完善反恐怖主义国际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反映,它主要表现为:国际法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日趋明显;国际社会在法律领域的合作国际化、全球化;各主权国家法律法规及法律制度的趋同化;国际法日益内化为国内法和国内法日益外化为国际法。当前,国际恐怖主义作为一种严重的国际犯罪,是全球法律打击的重点。而实现反恐怖主义立法全球化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反恐怖主义国际斗争需要的理想选择。这就要求实现反恐怖主义法律法规及制度的趋同化,使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从而加强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的统一性、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部分法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对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其间的联系与区别按照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的排列顺序,从民法到行政法,私法属性不断减弱,公法属性不断增长。其中,以社会法为纽带,私法属性与公法属性的消长变化,说明法律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分别有自身的任务和功能,并呈现出相继联结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作为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不仅有着独特的调整对象,而且与其调整对象相适应,也存在独特的调整方法,即更加注重非强制性调整方法的运用,充分合理利用市场主体"经济人"本性,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本文对经济法调整方法框架内的经济奖励方法进行尝试性研究,从而为经济法调整方法的丰富完善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