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街面侵财性犯罪特点、原因及侦查要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牧 《公安学刊》2003,(2):38-42
近年来,浙江省在发案形势总体趋缓的情况下,街面侵财性犯罪却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案件总量攀升、案值增大,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作案时空具有相对集中性,作案成员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等是其突出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整体防控工作用力不均、街面治安管理职责不清,犯罪侵害目标众、作案方法多、犯罪成本低,一些人防范意识淡薄、贪图小利心理,管理剖度不落实、群众法制意识淡薄、销赃渠道畅通,对打击街面犯罪投入不够、打击不力、破案率低等几个方面。刑侦部门作为破案主力军,在打击街面侵财性犯罪中要着重抓好巡逻守候、情报信息、阵地控制、专案侦查等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麻醉抢劫是抢劫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与传统的暴力、胁迫的抢劫方式相比 ,麻醉抢劫具有作案手段智能化、作案场所复杂化、侵害目标明确化和作案主体专业化的特点。由于市场经济的全面运行 ,人、财、物的流动加快 ,这类案件发案率骤增 ,其成因有 :防控不严、药品失控、打击不力等方面。公安机关要加强基础建设 ,加大打击力度 ;强化并案意识 ,实行整体作战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防范意识 ;全社会要综合治理 ,齐抓共管 ,遏制麻醉抢劫犯罪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车匪路霸对社会治安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其作案特点具有形式的连续性,时间、地点的选择性,手段的残忍性等。打击不力、管理不善是其猖獗的主要原因,加强打击与防范,提高群体防范能力,是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论增强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刘向东当前,反腐败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一是由于前段打击的威慑作用,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和智能化,反侦查手段增强;二是有些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暂时蛰伏起来,有的则顶风作案,铤而走险,而且犯罪数额越来越大;三是犯罪分...  相似文献   

5.
城市街面多发性犯罪呈大幅上升趋势 ,其以侵财为主要目的 ,作案时空限制小 ,作案对象随机性强 ,作案者多为外来人员。公安机关对街面犯罪的打防控工作应在充分研究此类犯罪规律特点的基础上 ,查找公安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 ,及时调整警力 ,科学使用警力 ,以降低打击成本、提高打击成效。  相似文献   

6.
贪污犯罪的特点主要有大案要案增多、内外勾结作案突出、犯罪手段越来越狡诈、犯罪的领域涉及各行各业。贪污犯罪成因有价值观念的扭曲、管理制度的混乱、权力缺乏制约以及打击不力等。遏制和打击贪污犯罪 ,必须强化预防意识、健全管理法规、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流窜犯罪的特点及打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财案件比例升高,流窜犯罪嫌疑人的职业化趋势,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带有区域性特点的犯罪团伙,选择交通便利的落脚点、向周围城市辐射、甲地落脚、乙地作案,不在犯罪地久留,团伙成员中女性和未成年人比例增加,具有地域性特点的逃避打击手段是当前流窜犯罪的新特点。针对这些新特点,要采取构建新形势下动态社会治安打防控机制,建立打击流窜犯罪的快速通道,转变执法观念,善待流动人口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8.
突破瓶颈     
马艺列 《人民公安》2014,(18):42-43
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的问题。作案地点多选择农村、城乡接合部等监管薄弱区域,隐蔽性强,且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打击难度大。我们在侦查办案中必须有果敢的决断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具有跨地区作案、作案技术含量提升以及家族团伙、自杀式、国际背景、女性参与等十个新特点;我国警察反恐培训正面临着反恐意识、异地作案、常品管控、社会情报、信息倒查、基地追踪、国际恐怖、差别防范、家庭防范、交流沟通等十个迫切要求攻关的新课题;因此,我国警察反恐培训应置于国家安全之中、建立警察培训区划、考虑效应时限因素、根据警情含量分级、适应对策分层需要、借鉴适度打击理念。  相似文献   

10.
系列犯罪是指同一个(伙)犯罪分子实施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犯罪。近年来,系列犯罪日益增多,已成为刑事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章分析了影响犯罪分子选择系列犯罪作案地点的主客观因素,指出系列犯罪作案地点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规则型、无序型、疯狂型三种,并提出对系列犯罪作案地点的预测方法及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流窜犯罪是刑事犯罪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打击流窜犯,始终是公安机关,特别是刑侦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试从流窜犯罪的概念分析入手,搞清流窜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提出打击流窜犯罪活动的对策。一、流窜犯罪的概念(一)流窜犯罪的构成流窜犯罪的构成要件是:1.犯罪主体必须离开居住地所属区域,跨市(区)、县实施犯罪,即“易地作案”。2.流窜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物以及由此引起的人身伤害。3.主观方面是以犯罪为目的的故意犯罪,具有随时作案的犯罪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一、安全防控在盘查执法中的重要性盘查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依法对可能具有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嫌疑人进行盘问和检查,以发现或确认其是否具有违法、犯罪行为或具有重大犯罪嫌疑,并及时抓捕嫌疑人的工作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流窜作案、团伙作案、隐蔽作案”时有发生,为增强打击力度,提高公安机关主动预防、提前发现、及时制止的能力,抑制形形色色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警察“盘查执法”的机会与频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2007年1月至10月打击入民宅盗窃犯罪的统计资料显示,来沪人员作案突出,尤以安徽、江苏、贵州、四川、湖北等地人员居多,不同地域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有不同特点。当前对入民宅盗窃犯罪打防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情报信息的利用率和针对性不强,破案率偏低,来沪人员中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有较大欠缺。今后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情报信息研判能力,增强情报信息主导打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打击防范入民宅盗窃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票据诈骗犯罪的手段、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运用票据进行支付和资金清算的交易越来越多 ,由于监控制度不够健全 ,利用票据进行诈骗的犯罪也日益增多。根据这类犯罪的作案手段和作案特点 ,在防范打击上应切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及时查处 ,严厉打击 ;二、多方联系 ,严格把关 ;三、加强管理 ,严密防范 ;四、各尽其职 ,堵塞漏洞。  相似文献   

15.
制假售假类犯罪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链条式等特征,在作案空间上突破了作坊式生产的地区限制,跨区域作案特点明显。集群战役打击模式是公安机关对制假售假类犯罪的有效应对。为确保打假集群战役实现既定目标,应当加强信息引导、树立全局意识、强化区域间协作、各警种合成作战,并注重与各行政执法部门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两抢"案件系在街面、公共复杂场所以及偏僻路段实施抢夺、抢劫的案件."两抢"犯罪具有团伙作案多、作案时间短、手段多、防范难、逃窜快、不易侦破等特点.对此,文章详尽地阐述了公安机关应整合力量,建立打击"两抢"犯罪的网络体系,组建打击"两抢"犯罪专业队伍,控制销赃渠道,加强装备,引入竞争、奖励机制,采取和强化横向协作、宣传群众等侦查对策和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特点主要有 :作案形式多样 ,目的明确 ,行动呈团伙性 ,手段智能化、专业化 ,收受增值税专用发票者法制观念淡薄。对此 ,主要预防对策有 :一、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二、加大打击力度 ;三、加强税务征管  相似文献   

18.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常见手段有利用非法QQ群、假借公司名义、利用职务便利非法窃取、收集和交易个人信息。其作案流程是"上家"非法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中间人"联系"上家"和"下家",促成交易,"下家"收到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各类非法活动。其案件特点有作案团伙化趋势明显,作案手段逐步智能化;衍生犯罪多,社会危害性大;犯罪成本低,犯罪收益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应致力于分析下游犯罪,寻找泄露源头;切断利益链条,断绝资金流动;加强打击力度,建立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因铁路旅客列车麻醉抢劫案件作案手段较之传统的暴力胁迫抢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谋划的周密性,作案方法的技巧性,作案工具的多变性以及突出的流窜性等特点,常常使无辜善良的旅客·防不胜防,既侵害了旅客的健康权又侵害了旅客的财产权,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影响极为恶劣,此类案件应是铁路警方打击和防范的重点.侦破此类案件应妥善保护现场,认真勘查现场,开展全面深入的现场访问以及全方位的侦查协作,多种侦查措施、手段并用.  相似文献   

20.
代表微语     
正当前社会上网络、电话、信息诈骗现象时有发生,且存在隐蔽性强、作案地域分散、侵害对象不特定等特点,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建议有关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多警种、多部门协同作战,提高打击成效;做好舆情监控反馈工作,保持打击信息诈骗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骗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