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戒严”改为“紧急状态”成为 2 0 0 4年修宪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紧急状态入宪进行宪法学思考 :紧急状态的内涵和外延比戒严更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宪法要求 ;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是宪法职能转变的标志之一 ;紧急状态入宪使得国家紧急权具有正当性 ;紧急状态入宪整合了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各项具体紧急状态立法 ,为制定《紧急状态法》提供了宪法依据 ;紧急状态入宪丰富了宪法秩序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宪法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新时代同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及时地通过宪法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体现实践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才能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才能以此不断提高宪法的实施水平,这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宪法修改的基本价值向度。要提高宪法实施水平的价值向度,现行宪法修改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宪法修改必须坚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二是宪法修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是宪法修改必须坚持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轨道。  相似文献   

3.
《公民导刊》2004,(1):M004-M004
“宪法不是预测未来。”中共著名理论权威逢先知5年前在中国第三次修改现行宪法时对记者说,“修宪是对改革开放实践和成功经验的肯定,并把它上升为国家意志。”5年后的今天,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对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再次成为必然。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年12月22日起开始讨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已形成议案,修宪步入法定程序。然而与以前三次宪法修改明显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4.
宪法,应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宪法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也是必要的。宪法修改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以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宪法监督的主体机构、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要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该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在人大之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该机构拥有违宪审查权、宪法解释权、受理违宪诉讼权以及裁决国家机关的权限争议;完善宪法监督的法律制度,制定宪法修改法、宪法监督法、宪法解释法。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对1982年的宪法做了三次修改补充。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对1982年宪法修正案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规定我国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肯定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将“反革命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活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对公安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公安工作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加强公安执法监督,实行依法治警是依法治国的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严格刑事执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邓小平年谱(1975-1979)》一书中,对邓小平同志在修改1978年宪法、制定1982年宪法中的主要活动和重要意见的记载,至少有14处之多。例如,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讲话中提出全面修改宪法的建议,并对修宪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我国宪法修改的方式主要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  相似文献   

9.
宪法修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萍 《人大研究》2003,(9):4-10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后 ,特别是十六大召开之后 ,国内的专家、学者发表了一些有关修宪问题的文章 ,现将有关内容整理如下。一、宪法修改的方式世界各国宪法修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部分修改 ,即对宪法部分条文进行变更、补充或删除。我国于 1998年、1993年、1999年分别对现行宪法进行的三次修正就属于部分修改。一种是全部修改 ,即按照宪法的修改程序对原宪法重新改写 ,原宪法废止 ,新宪法生效。我国于 1975年、1978年、1982年分别通过的宪法就是分别对前一部宪法进行全部修改而成的。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方式 ,存在三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宪法修改程序包括提案、审议、起草、议决、公布这几个程序,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为了使宪法修改的程序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民主化,以更好地保证宪法的实施,我们可以借鉴外国一些先进民主的做法,把修宪程序落到实处,把具体的修宪程序变成明文规定,而不是一纸空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民参政议政权利的实现,体现程序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权主要是由国家积极义务来保障实现的权利。对社会权的保障在于保障个人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过上健康而又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社会保障权、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属于社会权的核心权利。我国宪法从不缺乏对社会权的保障,这是由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结果,且随着宪法的完善,我国社会权保障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宪法委托"或"制度保障"的特点。但宪法规范对社会权的供给仍然不能完全适应权利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大》2013,(2):47-51
从这一天到二十七日,彭真一直在北京医院治疗。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日上午,彭真在北京医院约胡绳、顾昂然谈宪法起草的组织工作。还是前些天在北戴河期间,彭真就考虑,在已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的基础上,再设一个人员精干的工作班子,研究修改宪法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这样,修改宪法工作就可以搞得顺利一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大》2013,(8):47-50
这段时间里,在彭真主持下,秘书处根据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的意见,中央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同志的意见,对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大小问题的修改有八十三处。其中,比较大的修改:一是将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  相似文献   

14.
修宪,民营经济又一春——重庆民营经济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丰 《公民导刊》2004,(2):13-15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提出的14项宪法修改建议。其中第十三条,修宪建议作出了如下表述:“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相似文献   

15.
论宪法变迁的立论基础及其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变迁是一个不同于宪法修改的独立的理论范畴.经济基础论、政治动因论、思想根源论是宪法变迁作为独立的理论范畴得以成立的立论基础.只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之内的宪法变迁才是正当的,宪法变迁必须遵循宪法原则、宪法规范的基本含义及社会现实的合理要求这三重界限.  相似文献   

16.
住房权作为社会权被我国加入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确认,作为自由权则为宪法中的"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所保护。一般认为国家对住房权有尊重、保护、满足和促进的义务,但国家对住房权的积极保障乃是一种影响极为广泛的经济行为,必须受到宪法经济条款相关内容的制约。以协商比例标准为核心、以市场偏向标准为基础来平衡经济宪法的内在冲突是划定住房权国家义务界限的主要标准,其内在机理来源于以权利话语界定人们的利益和促进文明进展的假设。  相似文献   

17.
《天津人大》2012,(6):41-41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由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宪法正式生效以来,美国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根据宪法,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  相似文献   

18.
国情咨文(the State of Union Address)是美国总统每年年初在国会大厦所作的阐述政府施政方针的年度报告,主要内容是说明国家面临的情况和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是美国的惯例,也是其宪法职责。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总统应不定期向国会报告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和适宜的议案提交国会审议"。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在其所著《总统的国情咨文》一书中写道,“针对美国总统的平常的文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变成总统处理国会事宜的一个基本手段和发挥国家领导作用的有力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九九年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共6条,涉及到指导思想、国家根本任务、宪法原则、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等等多方面内容。为了与之相适应,公安院校的宪法教材也应加以调整与修改。本文提出了七个方面调整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奥地利宪法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解体后,奥地利共和国宣告成立。1920年10月,奥地利议会通过奥地利联邦宪法,1925年和1929年,奥地利议会两次修改宪法。1934年极右势力上台后,该宪法被废除。1938年3月,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1945年4月,奥地利临时政府宣布重建奥地利共和国,尔后宣布1920年宪法及其后两个修正案继续有效。此后,该宪法沿用至今并进行过若干次较大的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