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慧 《青年论坛》2007,(5):45-47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孤独寂寞、自卑感、逆反心理、沉迷网络等方面.对这些心理问题可通过政策指导、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心理指导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多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充分利用意见箱邮箱、QQ等信息工具,或定期与学生座谈的交流方式等对策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田耘 《理论月刊》2005,(11):157-158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缺陷、大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行为的主动性特征,以及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自我观的重要性,探讨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偏离行为的持续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导致大学生发生偏离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则是引起偏离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因此,应该从心理方面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偏离行为的原因,以期探索有效预防和控制的途径,从而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其关键在于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本文立足高校实际,从德育教育的角度试论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性及其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单亲家庭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敏感多疑、自闭、焦虑等。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因而,解决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家长、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如此才能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青年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外界环境及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冲击,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应当从大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和深层的心理发展需要,将"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建立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身体技术、自我认同及时尚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性建构以及文化再生产的角度阐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行为,以及构成时尚之所以流行的社会心理机制,提出了时尚行为对当代大学生建构自我认同的符号意义,并对时尚行为对当代大学生身体的规训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陈小娜  魏晓玲 《人民论坛》2012,(36):100-101
就业模式转轨过程中,配套制度不完善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给大学生自身和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导致了焦虑、抑郁和患得患失等情绪心理问题和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嫉妒心理等社会心理问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竞争的异常激烈与就业压力的逐步增大,当代大学生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心理问题中自卑心理最为常见。本文就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形成及自我调节方式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意识是信念、行为动机及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内心真实的思想和诚挚的愿望,是行为发生的前提。因此,高校德育的目的就是在于促使大学生把自己了解和掌握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或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内在的意识,变为自觉的行为;高校德育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整合,还应包含意识、信念及追求的培养和强化等。只有审时度势地强化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才能促使其道德行为、法律行为的发生,为其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成长中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深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女大学生的特定视角出发研究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状况 研究表明,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表现出复杂多样性特点,存在着恐惧、依赖、困惑等潜在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容许度低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所受性教育严重缺乏 本文提出要加强女大学生科学的性教育,培养她们理智的性观念和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研究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从外在来看对大学生研究应着重于社会大文化对其的影响,从内在来看应主要着重于青年个体内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具体表现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特征以及生理、心理等方面.在广阔的社会大文化与大学生个体内在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大学生文化.何谓大学生文化大学生文化包括年龄与地域两方面的特指,具体地说是代表一群16、17岁至30岁左右的大学生在以高校为主要阵地面向社会的心态、行为特征、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方式.由于这是一群在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大多数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尚未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群体,因此,在心态与行为特征上表现出一些大学生特有的气质."校园歌曲"表现了大学生的纯真、活泼,抒发了他们的向往与情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服饰选择与服饰时尚处于互动关系之中,他们不仅是服饰时尚的追随者和创造者,而且是服饰文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回顾当代大学生服饰时尚的发展轨迹和现实,以及探讨影响服饰时尚的内在心理因素,可以对当代大学生服饰时尚给予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服饰追求。  相似文献   

15.
王琳 《传承》2010,(21):99-101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了解及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意义和必要性认识情况的认识。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问题方面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必然会引起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开放.当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起来之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出现了混乱和无序.本文主要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发展趋向,以期通过共同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修养水准,使部分处于道德盲区和危险地带的大学生走出困境,努力成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无愧于时代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了解及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意义和必要性认识情况的认识.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问题方面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必然会引起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开放。当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起来之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出现了混乱和无序。本文主要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发展趋向,以期通过共同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修养水准,使部分处于道德盲区和危险地带的大学生走出困境,努力成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无愧于时代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心理和需求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模式做出前瞻性的探索和思考.文章就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同时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教育与中国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郑洁  姬全生 《青年探索》2015,(2):97-101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基本情况,并从畅通和规范青年大学生接触当代社会思潮的网络路径,加强和深化高校历史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作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了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思潮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