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迪 《学理论》2012,(13):186-187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在地理、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风貌,由此,习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习语的翻译不仅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进行转换,更要求在文化层面上进行转换。从文化差异入手,针对不同形式的习语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类历史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文化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形成的文化霸权,导致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策略:归化或异化.但事实上,人类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文化优劣之分.所以翻译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进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实现翻译的最高境界,促成翻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但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选取的翻译策略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入手,探讨了翻译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扩大,不同语言之间互译的增多,不同文化的差异、交流及相互影响也必然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文化差异的存在,对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即翻译的过程必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宁会勤 《学理论》2009,(24):207-208
中西方文化中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所积淀下来的习语也千差万别并且都具有各自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习语的翻译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尤为困难一本文拟对大学英语翻译课数学中汉语习语的英译处理方法加以总结和探讨,以期给学生以后的翻译实践给予总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它存在于社会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体育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介绍了体育英语中常用的一些习语,并针对其翻译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文化中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所积淀下来的习语也千差万别并且都具有各自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习语的翻译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尤为困难。本文拟对大学英语翻译课教学中汉语习语的英译处理方法加以总结和探讨,以期给学生以后的翻译实践给予总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语言翻译问题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翻译不仅与理解密切相关,而且是不同视域的融合过程;由于翻译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这种转换不仅仅是形式结构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世界观的转换,所以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差异和距离便无法消除.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的不可翻译性是一个"形而上学事实".这一问题可以透视伽达默尔关于理解、语言、存在三者的关系,而正是这一点为他的解释学本体论转向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3)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浓缩的文化",是文化的精髓,它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度和水平的不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文学传统,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情景。试从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几个方面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更透彻地理解语言,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李速立 《理论导刊》2008,(4):126-12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西文化差异常常是通过语言上的差异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称谓、问候语、习语、称赞、隐私及忌语、数字和颜色的表达方面.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学习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各种体现,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文化、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使语言交流成为更好的工具,为开展经贸、文化、科技交流服务,尽量消除中西方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语言用来传递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在Dagot看来是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造成了语义的空缺.列举语义空缺的类型,针对不同的语义空缺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通过翻译语义空缺不仅能达到语言的交流,更能达到文化层次上的交流.正是这样的沟通交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任何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民族特色鲜明。英汉习语与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随着语言的发展,英汉习语都相应产生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王玉峰  张雅秋 《学理论》2008,(24):70-71
英汉习语同为语言的一部分,也共同拥有着习语的语言上的一些共性,但由于英国和中国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和语言习惯,这也使英汉习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从英汉习语的五个方面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英两国习语差异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融合必然会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而语言的融合又必然记录着文化融合的趋势.语言翻译,尤其是词汇翻译最能体现文化融合过程中语言融合的现象.从文化融合大环境的角度看,语言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吸收异域文化和丰富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一种文化的形成和成长隐含着排斥外界影响的本质因素,在跨文化交际翻译活动中,个体所具有的语境意识差异持续地影响着客体范畴概念的界定.尤其在语言形式被当做语言内容的重要部分考虑时,语境意识中充满着哲学的思辨.而跨文化交际翻译正是从哲学层面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区为例,探讨该区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西语境差异,对提高交际者语境差异敏感度,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翻译,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2)
商标的功能是区分功能和促销功能。在商标翻译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往往要根据目标国的语言文化特点进行调整和转换,使商标译文符合译语文化中商标语的语言特点,译语文化的特点,及译语消费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刘冬妮 《学理论》2012,(30):124-126
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具有差异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翻译是文化的媒人,起着不同文化交流的中介作用,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桥梁作用"。面对不同文化差异,面对事实上存在的矛盾,翻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从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对文化的反作用,意在强调翻译上的语言问题往往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在研究翻译问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文化互动的一种形式.文化因素研究已成为译学研究的新切入点.本文回顾了"文化转向"的源流,分析了其对西方译学界理论发展的突破性意义,并将中国翻译学文化研究的现状与之进行对比做出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社会与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英语翻译不仅会涉及到语言问题,还会涉及到文化取向问题。翻译不仅要把信息传达给读者,还要注重语言的译文表达形式和本文化取向。不同的文化取向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即归化和异化。选取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个不同翻译版中的疑问片段,讨论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20.
没有文化因素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两个国家语言的交流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是翻译。汉语与英语的主要区别不仅在于表达方法,语法和修辞上的不同,而且在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已经深深的影响了翻译的过程与准确性。这篇论文认为宏观的文化因素将会扩大翻译的规模和丰富翻译研究的内容。文章首先在东西文化翻译方面作了对比,然后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主要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物质生活或经历,文化和价值这五个方面来解释的。第一个方面说明了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第二个方面阐释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翻译中的影响。第三个方面分析了随着不同的经济发展而改变的物质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并且深深的影响了翻译。第四个方面讨论了作为行动的基础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为而且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必然会有不同的交流行为。第五个方面说明了宗教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最后提出了对翻译工作中发展方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