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直销的未来     
张驰  金村 《法人》2005,(3):110-115
《直销法》出台在即,围绕该法所涉及直销市场的开放问题、市场准入条件和管理标准、直销行业的国民待遇等问题,《法人》邀请法学界和经济学界权威以及企业界的部分代表坐而论道,将目光触及于中国直销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法人》2004,(8)
造成本土直销企业在立法中失语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直销企业如何才能在本土市场上与外资巨头抗衡?“政府应该给我们本土直销企业一个倾诉的机会,听听我们对于直销立法的想法和建议,了解一下我们的营销模式,给我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在《法人》的采访中,不少民营企业家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商务与法律》2005,(4):41-4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8月23日签署第443号国务院令,公布了《直销管理条例》,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8章55条,分总则、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变更、直销员的招募和培训、直销活动、保证金、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部分。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明确了相关概念,即“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直销企业”是指依照《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经批准采取直销方式销售产品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王万军  刘忠 《法人》2005,(3):117-117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认为,“立法的目的就是规范直销,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直销体系。”尽管邓并没有明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直销体系”。但2004年9月10日的厦门会议透露出来的相关信息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与“有中国特色的直销体系”最为接近的直销模式极有可能是雅芳模式。就在厦门会议之后不久,商务部再次邀请5家企业举行秘密会议,单层次直销模式的代表企业雅芳位列其中,其他参会的4家企业也与雅芳模式非常  相似文献   

5.
佚名 《法人》2005,(3):116-116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销理论和实践的南橘北枳,使得直销在中国的发展一路是非不断,是中国市场上最具有争议性的营销理论。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本刊社长杨谦打趣说“你们只要刊登有关直销方面的内容,杂志一定卖到脱销。”杨谦回忆,直销理论被引入中国大陆非常偶然。“1993年我的一个大学同  相似文献   

6.
2005年9月2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这两部构成直销法核心的管理条例出台, 意味着中国直销市场从此步入法治时代。去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场直销牌照争夺大战已悄然打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直销专家表示,首批牌照将发放20-25个,按照生效和申请日程推算,最早的一张直销牌照最晚在今年3月前正式颁发。为此,各直  相似文献   

7.
对于直销企业申牌来说,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的明君。雅芳已经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首家直销企业,拿到了中国直销的第一张“王牌”,这既显示了中国政府及时兑现加入WTO承诺的诚意,又对中美谈判相关内容有个比较合理的交代,并进一步明确了直销行业未来的走向。最重要的是,它可能暗示着政府已确立了在审批直销牌照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成熟一家审批一家。那么,在一些直销企业没有领取牌照之前,我们这些直销人应如何面对该问题所带来的相关矛盾呢?  相似文献   

8.
9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直销 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禁止传 销条例》已于11月1日起生效实施《直 销管理条例》将于12月1日起生效实施。 中国直销即将正式开放,进入一个新的 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立法上直销概念的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5年9月国务院颁布《直销管理条例》开始,我国现已通过一系列的法规,以期建立中国特色的直销业。本文从明确界定直销概念对我国直销监管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直销概念的学理定义及我国现行法规的定义,拟对我国目前颁布的直销相关法规对直销的定义作一个粗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2004年6月15日,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公开审理广州华侨房屋有限公司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名誉权纠纷。 2003年9月,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任总编辑和法定代表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以下简称《中改》)被告上法庭,原告是已被珠江实业集团(以下简称“珠江实业”)兼并的广州市华侨房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侨房屋”),诉讼理由是侵犯名誉权,诉讼要求《中改》赔偿名誉损失590万元。 此前的2003年7月,《中改》刊  相似文献   

11.
本文第一部分从直销的基础理论出发,介绍多层次直销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第二部分围绕我国2005年底开始实施的《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探讨了多层次直销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并对多层次直销在我国的法律规制状况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12.
雅力 《法治与社会》2006,(10):21-21
7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视察期间,随机停车走进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西山头村的村民家中。当地村民李剑雷因不满洛阳市区禁止进城卖桃,向总理“实话实说”,总理现场办公,这才解决了送庄镇桃农进城卖桃难题。洛阳其他县乡的瓜农也跟着进城直销的政策,和送庄镇桃农一样拿到了“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在总理解决孟津农民卖桃难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农民进城直销瓜果的重重“壁垒”,在许多城市大搞创建之时,禁止农民进城直销瓜果并非个案。  相似文献   

13.
纪亮 《法人》2005,(12):80-81
多层直销和团队计酬的传统直销模式在中国的“新法”面前丧失了生存的空间,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必须正视游戏规则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法人》2004,(9)
直销立法的迫切性近日拜读了贵刊所做特别报道《直销立法之本土失语》,对中国直销行业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文中所反映的中国本土直销企业的现状和遭遇发人深思。本土直销企业一方面渴盼着国家对直销进行立法,另一方面却又怕国家在立法时采用外企的标准从而与己不利。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究竟如何立法,或者立法采用谁的标准,这都是技术性的问题。我要说的,是立法本身的迫切性。堂弟有做直销的朋友,想拉他入伙,他便打电话便向我要点建议。可是这阵子国家正严厉打击变相传销,媒体有关大学生深陷传销、非法传销团伙被端的报道也铺天盖地。究竟何为直销、何为传销,一时还真不好区分。在凭一己之见对传销和直销做了诸如拉人头收钱与靠销售提成拿钱等等区分后,仍感觉心里不踏实。于是我便建议堂弟暂且将靠做直销养家糊口的念头打住,等国家对直销立了法再说。  相似文献   

15.
以《十一五规划》为切入点,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法经济根基的基本现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且正在探索建设好的市场经济;而现有经济法理论却一直以“市场失灵”为经济法的根基,这就导致了种种理论局限甚至消极影响。将“市场失灵”概念中国化,使之涵盖“市场不完善”的含义,从而使中国经济法的经济根基理论本土化,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中国化的“市场失灵”概念既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也可能克服原有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16.
王涛 《犯罪研究》2014,(2):90-92,99
传销是中国特有的名词,是伴随着直销这一营销模式进入国内而出现的。由于传销引发的混乱状况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其内涵和外延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作为传销类型之一的“团队计酬”(又称多层次直销)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当年,参与《中国司法鉴定》创刊号组稿工作的点点滴滴尚在眼前,蓦然回首,她已从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年,2011年6月15日,《中国司法鉴定》迎来她的10岁生日。抚今追昔,从2001年第1期《中国司法鉴定》面世到今天,从《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到2008年入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司法鉴定》在中国万千学术期刊丛林中占据了自己的一方之地。  相似文献   

18.
鲁迅曾经对《儒林外史》作过系统研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小说旧闻钞》和一系列杂文中,他对这部小说的作者、思想意义和讽刺艺术特点等等,进行了极为精辟的分析。1935年,针对资产阶级买办文人关于“中国没有伟大文学”的叫嚷,鲁迅在《叶紫作〈丰收〉序》中深刻指出:“《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象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鲁迅这段话,对《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作了总的评价,对民族虚无主义者进行了严厉批判,为《儒林外史》的研究工作指明了路子。  相似文献   

19.
2002年l2月14、15日,《中国律师》“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在天津宾馆举行。笔者作为一名律师,有幸参加了这次“讲坛”。课后收获颇丰,不吐不快。遂不揣浅陋,东施效颦,做古词五首,以记其事。  相似文献   

20.
<正>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保法》)修订于2013年,彼时平台经济、电子商务等商业现象刚刚兴起,数字经济尚未形成完全的“破坏式创新”之势。现如今,数字经济深切地改变了我们的消费环境、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念。《消保法》中的若干法律制度已明显不适应,亟待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