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反复在强调一个基本事实: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了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土地纠纷为何会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昵?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国家向农民征用了大量的土地。而由于征用补偿标准低,失地农民所获得的土地补偿费不足创业,又没有建立合理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数千万失地农民成为了无地可种、无正式工作岗位、无社会保障的流民,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2.
戴以礼 《中国民政》2004,(12):24-25
我国农业人口多、比重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贫困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存在,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的政治稳定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江苏苏南、苏中、苏北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农民锻炼场地很少,参与锻炼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体育消费水平偏低且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农民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理解程度不够。同时发现苏南、苏中、苏北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苏北发展明显落后。  相似文献   

4.
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对于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黄淮四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传统土地制度的缺陷等众多因素,导致土地使用方面存在众多弊端,国家方针政策在此实施也并不顺利,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以及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伏鹏 《传承》2012,(16):32-33,49
农村的社会化进程关系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观念的变迁正是推动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特别是农民土地观念的变迁,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寻找土地之外的发展途径,寻找农村之外的发展空间,融入城市,融入二三产业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6.
农村贫困问题将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因此,应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出发给广大农民更多的发展机会。而要消除农村贫困现象,必须精简县乡机构、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及探索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去年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上强调":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势在必行,非抓不可,必须抓好。"其中,关键是要研究解决好"哪些人要搬""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房子怎么建""如何稳得住"等问题。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就这项工作作出部署后,在省、市、县各级共同努力下,苏北农民住房改善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受到农村群众普遍欢迎,但各个地方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实施进度还有较大差异。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不能孤立地就农村改农村、简单地就农房改农房,而要放在城镇化进程的大局下谋划,首先要搞清楚"哪些人要搬"的问  相似文献   

8.
杭冬婷 《人民论坛》2014,(8):107-109
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但是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抢占耕地等严重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土地的保护。新时期在政府管理中要逐步改变现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主体缺位、土地性质模糊等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与效率,这不仅关乎农民的土地权益,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但是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抢占耕地等严重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土地的保护。新时期在政府管理中要逐步改变现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主体缺位、土地性质模糊等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与效率,这不仅关乎农民的土地权益,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出身农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一生几乎都与农民紧密结合,领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始终坚信:农民只有走集体化的道路,才能摆脱贫困,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他十分担忧土改后农村出现两极分化,担心获得土地的农民重新失去土地,担心富裕了的农民不愿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过份的担忧造成了不切实际的判断,因而把土改后农村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夸大,并上升演化为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理论,造成了农业合作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阻碍了…  相似文献   

11.
胡晗 《创造》2020,(2):36-41
农村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农村土地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也是农村工作的重要步骤,农民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认知是国家农村土地政策调整和完善的重要依据。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乡那柯里村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民族关系,农村土地政策的实施与全国土地政策实施情况基本一致,研究那柯里村农民对土地政策的认知现状、面临困境、提升途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共性问题的扩展情况。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那柯里农户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土地政策十分关心,对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认知较为准确,对宅基地、耕地、产权等内容形成的观念基本正确,但是土地政策认知的主体存在差异,农户对各类土地政策的认知情况也不尽相同,导致差异和认知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宣传不到位,土地规划利用不明确,当地缺乏主动性、农民缺乏参与感,农户土地观念与行为的不统一,面对农村土地政策落实与农民认知之间的张力问题,需要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世界山地大国,国土面积的近70%是山地,大量农村人口分布其中,集中了中国的贫困地区。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利用程度低、开发潜力大。生态问题突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是山区土地利用关注的焦点。根据山区土地利用特点,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契机,建议按生态优先原则发展山区现代特色农业,加强山区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工程标准的研究,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山区土地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改善山区农民生活,促进山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玲 《中国妇运》2002,(7):28-3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权利是实现其他权利的重要基础。农村妇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首当其冲地在土地承包权问题上遇到权益受侵问题,由此产生的土地纠纷,已成为当前农村土地问题中的突出矛盾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民阶层政治参与权利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农民阶层处于弱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权利贫困。而农民阶层权利贫困主要是指政治参与权利的缺失。农民阶层在具体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已经在客观上处于与其他阶层不对等的地位,致使农民阶层在实际生活中不处于政治权力中心核心区域,在政府主导的利益分配体系和相关的公共政策中影响有限。研究农民政治参与权利的贫困与解困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核心利益是土地权益问题。当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呈现出"三权"分离的状态:即村集体享有所有权、农民享有承包权、国家享有最终处置权。"三权"分离的结果是地方政府攫取了土地、国家失去了农民、农民丧失了土地权益。而解决"三权"分离及其所导致的结果,不能通过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有制的办法解决,相反,解决的关键在于在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充分公民权,实现村民自治,使农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管理,以实现"三权"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较快增加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必须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一、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在现阶段,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谋生的主要手段,更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后果不堪设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最基本的制度,对农民来讲,家庭联产责任制长期不变,就要体现在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上。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农村、整个大局的稳定。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首先应将1993年中央11号文件关于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落实到  相似文献   

17.
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通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是导致贫困的浅表性诱因,真正深层的诱因是贫困地区的软环境建设滞后。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对贫困县域农村存在的软环境问题进行整治:改革用人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教育先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更新观念,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加大贫困县域农村社会支持力度,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罗迈钦 《求索》2014,(6):77-80
基于湖南旨60县、1500乡镇、4500个行政村、225792个农户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发现,制约农地流转的瓶预主要是:农地流转服务平台缺位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缺乏新型土地流转主体导致的农地流转需求不足;农地流转价格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农民利益受损;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民无法解除后顾之忧;部分农民就业渠道狭窄导致对农地的过度依赖。要破解这些瓶预必须打造农地流转服务平台,培育新型土地流转主体,建立价格评估机制,完善农村社保体制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安徽省祁门县在农村党建工作调研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党员生活处于贫困状态.许多党员运用先进科技难、带头致富能力弱.形象欠佳.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导致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强。针对这个问题,为搭建农民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平台.找准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县委组织部在新安乡开展了“农民党员致富工程”试点工作.以发展党员致富项目、培植党员致富典型、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为重点,切实解决农村党员“想富不会富、带头没能力”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3,(3):92-92
王三秀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撰文为,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存在着较多的运作管理问题,直接制约着反贫困绩效的提升。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应当创新,而真正确立贫困农民反贫困的主体性地位则是创新之根本。贫困农民在反贫困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贫困治理的观念心理、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