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治理:信息社会城市善治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徐晓林 《电子政务》2005,(14):53-61
本文在对电子治理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善治的基本要素,对电子治理对实现城市善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电子治理借助其强大的技术优势,能形成良好的网络治理结构,加固城市善治的合法性基础,增强城市政府治理的透明性、回应性,明确城市治理主体的责任性,从而能够构建有效的城市治理机制,成为信息社会城市善治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刘敏 《前沿》2007,(9):29-31
治理——善治既是一种全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又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统治模式。在介绍治理——善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政治发展中借鉴这一理论的理论上与现实上的必要性,并提出治理——善治理论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最后,指出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借鉴这一理论时应注意区分西方国家"治理"与发展中国家"治理"的差别,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等问题,只有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中国才能真正地步入现代治理社会。  相似文献   

3.
宋迎法  尹红 《前沿》2010,(11):166-170
源于20世纪末的治理革命与信息通讯技术(ICT)的结合催生了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的电子治理,它将成为信息时代政府实现善治的新思路。然而,电子治理的发展却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的风险,包括电子治理实施的制度、决策困境与政治欺骗;资金缺乏;公民参与缺乏、数字鸿沟扩大及网络传媒的负效应,以及信息安全与创新问题。相应地,电子治理的实现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领导能力;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培育公民社会、缩小数字鸿沟;保障信息安全、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重构城市社区--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范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治理理论审视和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的改革与创新 ,对于拓展目前正在兴起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实现社区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社会的进程引起了社区治理的巨大变革。治理理论为此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观照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 ,着手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组织体系、治理关系的转换是社区走向善治的理性取向  相似文献   

5.
善治做为一种良好的治理模式,有其历史必然性,将成为治理的一种趋势。善治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了一个理论平台,发挥着具大作用,并且二者在目标及本质方面存在着价值终极意义上的共性。在善治理论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政府自身治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通过善治,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政府与社会的传统关系模式。善治,作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状态下重新配置社会资源的新方式,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之一。信息技术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同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刺激下,出现了民主化电子政府的概念,成为政府在信息化时代实现善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实现城市社区善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考察Q、M、L三个公租房社区的治理实践发现,以公租房社区为代表的城市边缘社区处于城市边缘劣势地带、治理资源贫乏,具有产权关联弱、异质性强和行政性强的特点,导致社区三治融合面临治理主体积极性缺乏、治理方式融合性有限和治理规范衔接性不足的挑战,制约了城市社区善治的水平。基于城市边缘社区“宜居”与“安居”的善治需求,在党建引领的“强国家—强社会”的分析框架下,三治融合实现社区善治是一个“渐进均衡”的善治改进过程,得益于优化自治、法治、德治的组合力度和方式提升三治“指数”。从治理的主体、效能、秩序三个方面,优化三治融合的参与主体激励机制、三治功能提升机制、治理规范衔接机制,已经成为城市边缘社区因应治理挑战,提高善治水平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8.
吴长剑 《前沿》2011,(1):170-173
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的突发和频发亟须其治理模式向"善治"转变,在此背景下,NPO参与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考察NP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绩效现状,重点分析其参与治理的路径困扰和危害。进而,基于"善治"的研究框架探讨优化我国NP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变迁,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也不断随之发生变化,电子政务的演进趋势从追求"善政"的传统电子政务发展成为追求"善治"的现代电子治理。探究了政府2.0的理念和实践发展,论述了政府2.0环境下的电子政务服务创新趋势与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层面。一部政治文明史是社会治理的发展史,仁政善治是永远的社会理想追求。法治是善治之基,公平正义是社会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社会治理的精神力量,是塑造公序良俗,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的方向盘和定心丸。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缺陷和不足,而治理和善治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思维与研究范式。治理与善治理论表明,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在于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与新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种种不适应而产生的社会张力。防范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药方在于创建社会善治模式,主要策略有:培养公民价值与公共利益至高的价值理念;制定一套共同认可的善治制度规则;推进政府改革,提升善政能力;壮大公民组织,夯实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4,(8):I0003-I0003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治理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善治的概念,两者的巧妙结合使"电子治理"应运而生。治理理念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电子治理则为多元主体参与提供了日益完善的技术支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政府提供电子公共服务和民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探索其中的规律成为推动社会创新进步的动力。本期"专题报告"聚焦"电子治理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探究。《促进服务提供创新:孟加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运动.从历史实践的角度来看.网络反腐起源于公众舆论活动;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网络反腐由公众单向表达逐渐转变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并逐渐朝着合作共治腐败的方向发展.作为公共治理的运动过程,网络反腐解决了中国公共治理的工具困境,在共同聚焦于腐败这一议题后,基于对善治目标的追求,各参与主体正在努力实现行为模式的转变,共同促进网络反腐的发展.网络反腐是中国公共治理的成功实践,实现社会的共治与善治,需要政府与社会公众分析所处的历史境遇,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不断深化对公共治理实践逻辑的认识与运用.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政党向现代政党转型,这是政党继续保持执政地位与实现国家善治目标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也毫不例外.中国共产党应认真从世界大党的兴衰中总结并汲取经验教训,深刻认识政党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借鉴现代治理与善治理念,不断提升政党的合法性,尽量拓展政党的包容性,努力保持政党的稳定性,强化政党治理的规范性,推动政党治理的互动性,增强政党治理的有效性,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传统政党向现代政党转型从而实现长期执政必须选择的目标性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5.
秦浩 《电子政务》2014,(8):38-45
科学界定电子治理的概念是研究电子治理及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通过文献分析厘清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性分析和描述性解释两个视角对学界关于电子治理内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对狭义上的电子治理概念作了更为宽泛和明确的定义;从演进发展和内容范畴两个维度对电子政务外延的划分进行了归纳,提出电子服务和电子民主是电子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焦珍山  李海 《群众》2020,(11):67-68
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南京市江宁区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新路子,紧紧围绕构建善治乡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最大力度把社会治理重心和治理资源下沉到乡村,推动乡村治理由传统向现代、单向向互动、封闭向开放、管理向服务转变,全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史达 《电子政务》2011,(10):2-12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电子治理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电子治理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定义;比较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的异同;阐述了电子治理的特点和实施条件;对电子治理进行了SWOT分析以期评估政府开展电子治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最后在分析电子治理主体(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了评测...  相似文献   

18.
在制度结构上,西方治理以善治为导向,其要素包括参与性、共识取向、责任性、透明性、回应性、有效性和效率性、公平性和包容性以及遵循法治;中国治理以善政为导向,其要素包括人事关系的模糊治理、中央集权的简约治理和意识形态的教化治理。中西方治理语境的长期交融和制度结构的变迁互动,对于中国治理走向善治而言,比治理概念和制度的简单移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范围内,治理和善治理论已成为行政改革的全球性、国际性话语语境和分析背景,其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正在成为中国行政改革的前导性话语和有效的分析范式.着眼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新要求,在治理理论的语境和分析范式的解读下,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公共性与治理性有机统一的公共治理型职能模式为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20.
治理理论分析路径的差异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治理在不同的国家社会政治环境有着不同的形态。本文分析了世界银行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善治;欧洲大陆国家普遍采用的“社会-政治”治理;以美丽为代表的解制型治理,治理的三种形态表明并没有天然可以借鉴的治理模式,中国的治道改革必须从中国的问题出发,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寻找适合于可以对中国问题具有解释力、可以解决中国问题的政府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