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海洋生态资源破坏日趋严重,开展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研究,有利于利用经济的手段解决海洋生态资源面临的问题。随着南海资源开发的深入与南海纠纷问题的剧增,南海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建立南海海洋生态法律补偿是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CVM方法调查了603位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黄岛区)户籍居民对海洋滩涂开发建设对海洋滩涂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意愿。研究表明:该区域平均最小补偿意愿值为294.9元/(人·年),该区域海洋滩涂生态环境资源影响值(损失值)为4.1亿元/年。20年内,在不考虑生态效益折旧的前提下,区域内海洋滩涂生态系统总价值约为82亿元。研究还表明人居环境改善,旅游、商务等高端服务产业替代池塘围堰养殖等传统产业可以有效降低海洋滩涂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发展海洋经济应当听取社区居民意见,注重改善人居环境,补偿利益受损者,并积极发展海洋碳汇产业。  相似文献   

3.
《海南人大》2012,(8):13-14
7月27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耀红率领的省人大常委会南海生态资源保护专题调研组赴临高新盈镇调研,在新盈镇人民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了解南海捕捞、深海养殖、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海岛生态保护的有关情况,听取有关加强南海生态资源保护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是维护海洋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落实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海洋权益需要构建系统、科学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中国自秦汉就已经开始了针对南海地区的行政管辖,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从单一、分散的管理机构逐步向系统和全面的管理体制发展。目前中国南海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了中央、海区分局和地方政府三个层面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管理主体、管理职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应对南海地区的特殊性对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要求,需要形成一个权威性的决策主体,促进南海地区各个海洋行政机构之间的职能区分与协调,同时要充分利用三沙市的地理优势,尽快将三沙市建设成为南海海洋行政管理体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外交评论》2017,(5):113-140
2016年审结的"南海仲裁案"被视为"第一起全面涉及《海洋法公约》环境保护条款"的案例。菲律宾在其"海洋环保类"诉求中,指控中国南沙建设活动以及纵容渔民在争议岛礁附近海域从事捕捞珍稀物种和危害海洋环境的行为,破坏海洋环境,违反了《海洋法公约》。围绕"南海仲裁案",菲律宾及南海域外国家以"环境正义"为名展开对中国的指控,也暴露了南海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区域合作机制的缺位。本文从"南海仲裁案"出发并以此为主要案例,着重分析南海环境区域合作的现状,指出南海环保合作法制机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中国推动南海海洋环保和渔业区域合作的机制构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责任不明确造成了环境资源的任意索取和环境问题无人问津的现状。十八大正式提出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须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公平原则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法的正义价值、环境公平理论是生态补偿制度公平原则的理论支撑。生态补偿制度的公平原则包含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等内容,其内容都体现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宗旨,即平衡环境权利和义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人才众多,海洋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但同时,也存在着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海洋生态环境脆弱,淡水资源缺乏等制约因素。目前,半岛蓝色经济区面临新一轮蓝色经济浪潮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其他海洋经济区的诸多挑战。因此,建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建成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先导区。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机制。本文以庆阳市为例,探讨了油气资源开发对庆阳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法律原则。油气资源生态补偿必须贯彻污染者和受益者补偿原则、区分新旧帐补偿原则及国家补偿和市场补偿相结合原则,促进补偿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和多样化,才能实现油气资源生态补偿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南海是半闭海,应加强国际合作以保护海洋环境资源。南海低敏感领域合作主要应包括南海渔业资源养护机制、南海油污预防与处理合作机制、南海搜救合作机制、南海海洋保护区合作机制和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三沙市对南海诸岛、南海海域和相关专项事务具有行政管辖权,但囿于南海争端和本身执法装备及执法手段的问题,三沙市在落实行政管辖权方面存在困难。欲克服这些困难,三沙市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彰显行政管辖的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及打造海洋文化以服务于海洋强省及海洋强国战略,完善省级立法及强调职能部门分工以提升执法效率,加强对渔民的培训教育以提升执法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区域生态环境及其政策法制协调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强政策与法制协调机制建设,建立协调区域关系,完善环渤海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西部生态补偿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的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目前生态环境仍呈不断恶化趋势。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立法,建立起有效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才能确保西部生态补偿工作得以长期、稳定地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的具体体现,针对我国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对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洋法与国家海洋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是人类生命的真正渊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调整和支配全面利用海洋及其资源的规则,建立起一种全面、公平和可行的世界海洋新秩序和法律制度,是海洋法的新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杰出贡献。它的许多规则和原则已经成为习惯国际法,为世界各国所遵守。但是,由于国际法是动态的,是谈判折中、相互妥协和协商一致的产物,海洋法公约在扩大沿海国的管辖权和缩小公海自由的调整过程中留下了余地和空间,也就是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问题。当今的海事安全挑战日益增多,包括更多非传统的威胁,例如针对航运的恐怖主义行为、贩运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海盗行为和海上持械抢劫、非法贩运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和核物质以及偷运人员和武器。自然资源的耗竭、海洋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灾害也与安全议程直接相关.因为这些问题能够破坏数百万人赖以为生的自然基础,并对海上贸易以及渔业和旅游业等主要产业造成负面影响。海事安全的大多数挑战均波及全球,往往相互联系,并可能损害人类安全。为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和探讨,以期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海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化解资源富集区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陕北能源矿区作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其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冲突的背后其实是生态利益与能源利益的博弈,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帮助破解这一困境的现实需要。陕北能源矿区虽业已开展生态补偿的试点工作,但其中存在着不少法律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生态补偿在矿区内还未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应该确立生态补偿的法律原则,理顺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促进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改革生态补偿的税费体制,以推动陕北能源矿区等资源富集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担负着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任务,但目前面临着地方财政资金困难、当地经济发展受限、水源保护任务艰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法律和政策保证,适当运用公共财政手段和"水权有偿转让"等市场手段,内部补偿和外部补偿相结合构建双向"造血"机制,强化管理和监管,体现公平原则、维护水源区权益,以保证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问题,是“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机制。由于现行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不完整,环境利益及其相关经济利益在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分配不公平。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项真正以生态补偿为目的的政策设计。虽然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矿产资源税及补偿费等政策涉及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相关内容,但它们被制定出来并非为生态补偿.因此没有直接的生态补偿效益。尤其像贵州这样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将会带来更多破坏性开采。构建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需要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与补偿对象.确定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及运作模式。其中生态补偿成本核算与补偿标准的确定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附件6增设的新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设立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争端解决机制的一大创举,并且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比如,它 确认了争端当事方资格、克服了海洋法本身的缺陷、实施了强制性的管辖权等。目前,国际海洋法法庭在实践中 主要是处理"船只和船员的迅速释放"和"临时措施"的案件。国际海洋法法庭对于中国也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岛屿对于确定国家海权具有重大意义。海洋法公约对岛屿、岩礁及其他岛礁确定了规则,而对岛屿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却缺乏明确的规定。现存国际实践在确定岛屿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南海海域广袤,但岛屿小,其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补偿与生态赔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生态补偿主体在范围上小于生态受益主体,生态受偿主体即生态受损主体。生态补偿的条件根据生态补偿性质的不同而异。生态补偿的标准应高于生态受损主体的损失才能发挥其激励功能。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应多元化,生态补偿的方式也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闽江源生态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源生态保护是建设美丽福建的前提,发展闽江经济的关键,更是造福沿江居民的根本。当前闽江源生态保护存在资金相对匮乏及来源单一、法律法规有待健全与完善、生态保护规划科学性不够、日常治理松懈及方法落后等困境。建议要加快设立闽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优化闽江源生态保护的制度环境、健全闽江源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日常治理和创新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