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廷 《前进》2011,(9):32-34
在"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华晋焦煤公司沙曲矿迎来了重组建矿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我矿在党的改革开放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倾情关怀下,在驻地各级党政的大力支持下,矿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紧紧团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春节期间,在海南工作的记者返回家乡山西省阳泉市过年。在与父老乡亲们的交谈中,总是听到有人谈论起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原阳煤集团四矿厂区的"大变样"。于是,大年初四上午,记者前往四矿选煤厂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3.
朱高文 《政策》2010,(7):40-41
应城市膏、盐资源丰富,资源型工业占经济比重较大。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为了做足矿文章,谋求大发展,真正做到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放大资源而不固守资源,加速经济发展转型,我们重点加强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旅游经济区"三大板块"建设,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打造"三基地一县市"(全国最大盐化产业基地、华中重要能源储备中转基地、全省一流温泉度假基地和全省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推动全市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4.
汪琦  王炎琪 《求索》2010,(6):92-93,67
中华民族"和"之乐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在先秦奠定,汉魏晋唐对"和"之乐的着力继承与发展,宋元明清"和"之乐与"礼德"得到了有机融合。"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静脉,"和"之乐彰显了东方人特有的气质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今年全国"两会"恰逢"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汇点。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确定"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代表们的"最热话题"。  相似文献   

6.
张燕 《前沿》2012,(6):59-60
本文明晰"情形"和"行为"的语义,对《刑法》中"情形之一"和"行为之一"进行语义和语法分析,得出两者使用存在两大问题:(1)"情形之一"和"行为之一"错位使用;(2)"行为之一"和"情形之一"杂糅使用。认为已有研究尚不足以解决两者使用混乱的问题,规范研究仍需进行。  相似文献   

7.
构建民意导向警务模式,推进警务民主化,营造警务共同体,这是"警务广场"的科学内涵。"警务广场"的价值,首先应该是民主政治价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湖州公安工作中的一个有益尝试和重大突破。深化发展"警务广场"行动,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做到自觉推进、主动入轨,同时还要解决好上下齐动、内外互动、左右联动等问题。"警务广场"是深化"三项建设"和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也是"三项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在湖州公安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警务广场"是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源头和基础,当前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其重点和关键就是要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贵州政报》2013,(10):28-29,26
黔府办发[2013]4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各有关部门:为充分发挥煤矿驻矿安全监管员(以下简称驻矿安监员)对煤矿的监督管理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驻矿安监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驻矿安监员队伍建设(一)驻矿安监员为事业编制的国家工作人员,各市(州)、各产煤县(市、区、特区)政府要根据本地煤矿情况及时落实驻矿安监员事业编制。(二)驻矿安监员对煤矿实施实时驻矿监督,每处煤矿派驻驻矿安监员不少于2名。(三)驻矿安监员的工作经费、工资、福利待遇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按照全额事业单位管理。下井补助由各地自行确定,但不低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李辉 《公安研究》2012,(1):83-87
派出所综合警务改革是公安警务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深化派出所综合警务改革对推进公安工作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不愿改"、"不敢改"和"不会改"的阻力问题,有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解决好"三警合一到所"和"三警合一到人"、"综合用警"和"专业用警"、"自上而下推进"和"自下而上推进"等改革的选择性问题,有利于确定改革的体制设计、模式设计和勤务设计及改革推进的连续性和实效性;解决好群众对改革的支持和激活改革参与者的潜力等改革保障问题,有利于增强改革的生命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刘蕴莲 《传承》2011,(8):16-17,27
毛泽东与墨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譬如,毛泽东"勤俭节约"与墨子"节用"思想的一致性;墨子主张"节葬"与毛泽东时代提倡"火葬"的一致性;墨子的"非攻"与毛泽东的"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一致性。深入探讨毛泽东和墨子的这些思想主张,分析其价值所在,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和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的特定对象、特定环境、特定行为特征,为我们掌握职务犯罪的规律性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并为建立起职务犯罪的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机制提供了可能。应建立统一的预测机构和信息采集系统,设立科学的预测指标体系;重视预警信息的研判、处理和发布工作,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同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变"形式监督"为"实质监督";适当分解权力,变"一把手"为"金三角";完善岗位工作规定,变"隐性公正"为"显性公正";加强预防立法,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加大对职务犯罪惩罚的严厉程度和科学度,变"养猪效应"为"零容忍"。  相似文献   

12.
王蓉 《传承》2012,(17):71-71
乡土青年留恋农村但不愿当"规规矩矩"的农民",兼业农"和"专业户"成为他们热爱的发展形式。务工青年虽然进入城市但并未真正融入城市,而呈现出文化上的"半城市化"和"边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的哲学研究的真知灼见,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自尊"回落到日常生活中:"自尊"只能是——也必须是一种个人对于自己是否尊重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由此出发,对性服务妇女个体在实施服务时所坚持的选择原则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捡拾和安放自尊的私人空间——边缘和底层者的自尊以私人体验的形式掏空了"自尊"原有的德性的意义,使之回归平凡;破坏了"自尊"原有的社会范式,使之成为一种私人体验;挑战了"自尊"原有的公共空间类型,使之具有了私人空间特有的张力。而也正是从这一人类原始精神出发的对他人生命—生活及其表现/表达的尊重和理解,使研究者能够突破自身"此在"和"此知"的疆界,进入研究对象"自尊"的"此在"和"此知"之中,并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空间接纳,认识和了解/理解了有关自尊私人体验和私人空间的"能在"和"能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是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可以分为"外在目的论"和"内在目的论"。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实践调研结果为依据,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环节的"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诠释为"整体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环节",在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探索优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环节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加强矿震监测,防范矿震灾害,提高矿震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减轻矿震对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对矿震监测与矿震灾害防范工作重要  相似文献   

16.
汪金友 《前进》2011,(11):56-56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发展"和"大繁荣",都用了一个"大"字。这个"大",既代表着高度和深度,又蕴含着速度和广度。在这个《决定》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大"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范琐哲 《求索》2011,(7):121-123
"苏氏蜀学"作为中国经学思想范畴内的重要一项内容,它对中国儒学的发展和延续起着不可替代的承上启下式的桥梁作用;通过对"苏氏蜀学"产生、发展、确立的流变脉络及其主要思想学说体现着作的细致钩沉与梳理,可以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苏氏蜀学"之"三教合一"的基本特征,并进而能够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人性论"三个具体的方面揭示出"苏氏蜀学"的核心理念内涵,为"苏氏蜀学"是在中国经学范畴内具有牢固地位的经学思想之说再次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人为本"中"人"指的是什么?各种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厘清这一问题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性问题,唯有明确以"谁"为本,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构建。而探究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去抽象地谈论以"谁"为本。必须从历史维度对照其他语境中的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才能清晰把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之"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  相似文献   

19.
刘祝环  李永洪 《前沿》2011,(24):64-65
老子的"道"具有不可言说的至高地位,我们的感性不能直观它,这使得"道"和康德的"知性物"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老子的"道"是可以为我们所认知的,这一点又不同于康德的"知性物"。老子认为我们既不是用"心"来思维"道"的具体特征,也不是用感性来直观"道",而是用"心"来观照"道",也就是直观"道"。这样就和康德"智性直观"的概念有了契合之处,但不同的是,康德认为人类不可能拥有"智性直观"。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对"线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狭义上的"线民"即指台湾地区《警察职权行使法》及其《警察遴选第三人搜集资料办法》所创制的"第三人";而广义上的"线民"除了包括"第三人"以外,还包括刑事法律及其他相关法律中所规定的"检举人"与"咨询人员"。台湾地区警察遴选"第三人"的法律制度包括"第三人"的概念界定,遴选"第三人"的条件,"第三人"的权利与义务,警察与"第三人"关系的终止与继续遴用,对"第三人"所搜集的资料的研判与运用等方面,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线民"运用中无法可依的问题,这对推进中国大陆地区"刑事特情"工作的法治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