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4月15日,在河南省郑州、鹤壁等地租房涉嫌非法经营人体器官的4名被告人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出庭受审。此前,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已对河南省首例非法买卖人体器官案的3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在开封的这起案件中,处在最底端的"供体"、召集"供体"的"三线"、提供黑中介服务的"二线"以及直接和患者联系的"一线",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非法器官移植交易链条。目前,我国刑法没有对器官买卖单独定罪,两地适用法律也不相同,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是以非法拘禁罪对其定罪量刑,而北京检方则是以其涉嫌非法经营罪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2.
再生证据是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在案发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在进行各种反侦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证明犯罪情况的一切事实。由于其生成方式和切入角度的特殊性,在反贪查案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往往会使案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本文结合办案实例,对再生证据的特征、种类、运用以及收集原则等作一阐述,以期有助于反贪查案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重新审判"发回重审"死刑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容易存在有罪推定的倾向、依据补强证据再次适用死刑的倾向和漠视侦控行为合法性的倾向,为此重审法院应杜绝片面依据侦控机关提供的不利于被告人的存疑补强证据对被告人再次适用死刑;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型"发回的死刑案件,如果经过重审认定的案件事实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一般也不宜对被告人再次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乌鲁木齐铁路局经济犯罪案件频发。两级铁路法院近三年来共审理铁路职务犯罪案件34件(不含被告人所在单位已从铁路剥离的铁通公司、医院、学校等案件),占案件总数的6.55%。铁路职务犯罪案件数量  相似文献   

5.
今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报道了一位退休检察官自我举报的案例。8年前,检察官孟宪君在领导干预下,将一起经检察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无罪的案件提起公诉,并在一审判决无罪后提出抗诉,致使被告人被改判有罪。去年,饱受良心折磨的孟宪君向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自己,以求纠正案件。该事件发人深思。长期以来,本应依法独立行使的司法权时常受到各种"隐形之手"的干扰甚至挟制。  相似文献   

6.
一、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分析 1.将出庭作证作为每一个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单位和个人法定义务的不合理性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相似文献   

7.
性贿赂入罪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的"性贿赂"案件屡见报端,此类行为亵渎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不可收买性,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对性贿赂是否需要动用刑法来制约问题上,法学界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即肯定与否定。目前,学界有关"性贿赂"入罪的代表性观点有两个,其一为利益或不正当好处修改说,其二为单设罪名说。对"性贿赂"犯罪案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具有可行性,主要是从有利于实现实体真实、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经济效益价值、有利于实现保护被告人权利与保证诉讼效率之间平衡、符合中国的诉讼结构模式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8.
在证据学理论中,人们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关系,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案件主要事实,是指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的事实。凡是本身可靠即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叫直接证据。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直接证据有四大类:(一)亲闻目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二)亲闻目睹案件主要事实的被害人陈述;(三)刑事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包括共犯对案件主要事实的供词);(四)某些案件中能够直接证明犯罪主要事实的物证和书证。例如:违反枪支管理案件中在被告人身上搜到的无号枪支;在伪造文件案件中被告人亲  相似文献   

9.
近日,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重庆市骗取社会保险基金处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个人骗取社保行为,还将作为不诚信记录,被记入社会信用信息相关系统。把自己的医保卡借给别人用、冒名顶替领社保等行为,不仅要退还骗取的社保基金,还将面临最高1000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10.
间接证据是指能证明案件事实中的某一情节和片断的证据。常见的间接证据有:犯罪工具,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痕迹或物品,被告人和被害人身体上的伤痕,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物,被告人为掩盖罪行所采取的行为等。间接证据虽不能单独地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但只要同其他证据相结合,同样能作出被告有罪或无罪的结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间接证据是查明被告人全部犯罪事实必不可少的依据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时,一般分侦察和预审两个阶段。侦察的任务是确认犯罪分子,查明其主要犯罪事实。这里说的主要犯罪事实是指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因此,有些案  相似文献   

11.
认罪认罚的轻刑案件一审宣判后,被告人以"留在看守所服刑"为由提起上诉,司法实践时有发生,这种无实质意义的上诉本质是被告人通过拖延时间所作出的刑事诉讼时空选择。通过对179个上诉案件的分析,梳理案件的基本特征、留所服刑的具体理由与提出方式、法院的评判应对,指出留所服刑的成功率高达四分之三,被告人时空选择的主体性地位凸显。认罪认罚案件的上诉权有取消之声、限制之争,以留所服刑为由的上诉是权利善用而非滥用,应当以尊重短刑犯服刑场所意愿为原则,赋予法院对短刑犯的服刑场所决定权。  相似文献   

12.
在个别城市的药店里,连生活用品也可用医保卡购买,这种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普遍存在。在个别城市的药店里,医保卡已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购物卡”,不仅可以购买保健品这类与药品沾边的东西,就连洗发水、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也可用医保卡购买。虽然国家规定医保卡里的钱,即便是个人账户,也只能用于就医,  相似文献   

13.
证明标准的高低不仅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体现在文字表述上,其更主要体现在保障证明标准实现的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的繁简及合理与否上。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证明标准与普通程序案件一致,但由于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中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得到了充分尊重,被告人供认的模式也由普通程序的"要求被告人自证其罪"转向"奖励被告人自愿归罪",加之这两类程序对"从简""从快"的内在必然要求,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证明标准在实践操作中的降低是必然的,也是应当的。要保证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质量不会下降,应当根据认罪认罚案件的罪行轻重和适用程序的不同,适度掌握宽严不同的证据标准,确保被告人口供的自愿性,将目前的值班律师服务改为律师强制辩护。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在长春、贵阳等许多大中城市里,“医保卡换现金”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其“宣传攻势”铺天盖地。据记者了解,只要拿100元钱的药品就可以换到75元左右现金。 近年来,医保卡的身份不断被异化。先是一些药店推出医保卡购物,让医保卡变成了可以代替现金刷卡的购物卡。现在,这种方式则来得更直接——用医保卡换现金,医保卡成了储蓄卡。在身份不断遭遇异化的背后,折射的是一些人对国家法律的漠视,反映出医保持卡人对自身利益的忽视。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核心内容。从行为看 ,举证责任是一种义务 ,从结果看 ,举证责任是一种风险分配负担。在公诉案件中 ,公诉人负有举证责任 ;在自诉案件中 ,自诉人负举证责任 ,被告人没有举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反 ,让被告人举证有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16.
警察出庭作证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富成 《公安研究》2010,(1):56-60,87
在刑事诉讼中,警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警察不出庭作证,不仅剥夺了被告人的质询权,而且影响法庭的正确裁判,容易造成冤假错案。为了维护程序正义,保证被告人的质询权,发现案件真实,警察应当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7.
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或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制度是建立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交纳的保证金对其本人所形成的约束,保证人的人格信誉,保证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的特殊关系的基础之上,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证人与司法机关之间形成"保证关系"的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基层检察机关的司法实践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基层检察机关办案人数少与案件数量大的突出矛盾。当然也存在着诸如适用范围不明确、被告人没有选择权等方面的司法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刑诉法的修改,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刑事案件简易程序,明确了适用条件、检察机关的建议权和被告人的选择权,尤其强调对检察机关公诉工作影响最大的就是明确了公诉人必须出庭公诉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对550件盗伐林木案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盗伐林木案件多发生于经济落后、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被告人多为农民、文化程度低,多为个人犯罪,主要犯罪动机为谋财、认罪态度普遍较好,但上诉被告人对林业司法鉴定信服率低;案件审判质量高,平均惩罚力度较低,刑罚辅助措施适用较少;司法实践中将盗伐枯死木认定为盗伐林木罪。我国应当将"枯死木"、"盗伐"和"森林"等概念通过司法解释予以明确,降低非法运输、收购盗伐林木罪的起点,在司法实践中推广非刑罚措施的适用和合理的适用罚金刑。针对盗伐林木案件高发地区重点防治能够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20.
“攻心”攻破团伙堡垒董新辰,岳秀山剖析团伙犯罪案件被告人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制定审讯策略和方法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点、制定和运用不同于一般案件的审讯方法。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哥们义气”是团伙案件被告人对抗审讯的精神支炷,而“攻守同盟”则是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