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派出所250名民警进行职业倦怠量的调查,发现派出所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较全国常模高,具有较高的职业倦怠。其中情绪衰竭在婚姻状况、警龄和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成就感低落在性别、婚姻状况、警龄和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层民警的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对其进行心理的个体干预可以提高民警的适应能力。个体干预首先采用收集资料、追踪访谈、量表测试等方法了解民警的人格因素、职业倦怠及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和技术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加强个体情绪调节的能力,改善归因方式,增强自我效能感,以提高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最终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3.
公安派出所信息是公安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派出所改革的需要,便于操作,应将派出所信息源划分为:人口信息源、场所信息源、物品信息源、敌社政情信息源、政策信息源、资料信息源和内务信息源。并将派出所信息的内容划分为责任区民警、内勤民警和派出所领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会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建省和四川省两地警察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省公安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总体较高,其中警察的情绪耗竭现象最为突出,其次是人格解体,而在缺乏成就感上的倦怠水平相对较低;四川省警察无论是在总倦怠水平上还是在情绪耗竭、人格解体、缺乏成就感三维度上,均显著高于福建省警察;派出所的民警以及乡镇基层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最高;民警职场晋升通道的顺畅有利于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组织、个人人格特质以及情绪调节是影响警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宜从这三个层面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公安民警的职业倦怠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5.
面对基层民警职业倦怠较为严重的现象,研究者选取了两位典型个案,通过收集资料、追踪访谈、量表测试等方法了解其人格因素、职业倦怠及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个案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水平。结果表明个体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方案的设定对加强基层民警的个体心理服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量调查与定性座谈会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建省和四川省两地警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两省公安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总体较高,其中警察的情绪耗竭现象最为突出,其次是人格解体,而在缺乏成就感上的倦怠水平相对较低。在差异比较上,四川省警察无论是在总倦怠水平上还是在情绪耗竭、人格解体、缺乏成就感三维度上,均显著高于福建省警察;派出所的民警以及乡镇基层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最高;民警职场晋升通道的顺畅有利于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组织层面、个人人格特质层面以及情绪调节层影响警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从这三个层面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公安民警的职业倦怠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是个人不能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厌倦工作的感受。情绪低落、不愿承担责任、对自身负面评价等是警察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警察的职业特点和民警的个体因素是形成警察职业倦怠的两方面主因。调适职业倦怠心理,更重要的是民警自我的心理调适。要采取认知法,调适职业倦怠心理;要把工作当乐趣,调适职业倦怠心理;要记住人生箴言,调适职业倦怠心理;要积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调适职业倦怠心理;要增强工作适应力,调适职业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8.
公安派出处民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派出所改革对派出所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和提高派出所民警的素质,可从三个方面来实现:1.推行竞争上岗,确保派出所民警的整体素质;2.有针对性地搞好各类培训,不断提高派出所民警素质;3.加强民警的自身改造,实现派出所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9.
心理控制源与警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警察的心理控制源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市112名干警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ANSIE)的调查。结果:干警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除人际敏感外,均高于国内常模,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呈正相关,也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心理控制源与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相关关系,心理控制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警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和了解警察的职业倦怠状况.方法:使用四川警察学院课题组编制的警察职业倦怠量表,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各市州公安民警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在调查样本中,过半的民警具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有15.1%民警属于高倦怠范畴;通过对各变量在职业倦怠各因子上的差异性检验,在性别变量和警种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具有显著线性关系,其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警察职业倦怠最重要因素,年龄、文化程度、警种、婚姻状况等变量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警察职业倦怠.结论:多数警察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在男性、治安、侦查警上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国警察职业任务紧张、职业情感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为公安机关管理实践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职业紧张量表的职业任务维度、基层民警职业认同量表的职业情感维度和职业倦怠量表在警察行业中的修订版本作为测量工具,对B市公安机关442名民警和辅警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职业情感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验证了警察职业任务紧张对职业倦怠影响的假设模型。职业任务紧张对职业倦怠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对职业情感认同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797, p<0.001; β=-0.442, p<0.001);职业情感认同对职业倦怠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207, p<0.001)。结论:警察群体职业任务紧张水平对职业倦怠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警察职业情感认同在职业任务紧张与职业倦怠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层派出所民警的日常管理工作是我国犯罪预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重打击、轻防范思想及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缺乏专业培训的影响,基层派出所民警并不能充分发挥犯罪预防职能。提高基层派出所民警在犯罪预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途径是:确立基层派出所民警在整个犯罪预防中的重要地位;建立系统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建设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安全管理是公安部交管局近年来一直主推的一项工作,其目的在于化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力量建设的薄弱环节。派出所民警参与意识与能力是推进该项工作的关键。利用派出所民警交通安全管理培训会,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结果表明:派出所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改革正在推进;派出所民警的素质与交通安全管理之间存在差异;派出所民警赞成该项改革的倾向性态度并不明显。公安机关需要在理顺机制、加强保障、改变民警意愿与能力上继续努力,以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公安派出所民警体力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公安派出所民警的体力遭到严重消耗甚至透支,主要表现在派出所民警体能与精神状况不佳,工作压力大.职业病突出且伤亡日趋严重。其原因在于派出所工作本身的特点,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派出所要求高,下达任务缺乏协调,部分派出所民警自身素质低,社会转型期公众对派出所民警期望值升高以及派出所民警政治、经济待遇低等等。为此,应从公安机关上级领导、派出所、民警自身、社会等诸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派出所绩效评估指标对于提高农村派出所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村派出所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职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在民警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我国农村派出所的职能一般分为三部分:派出所自身基本服务与防范、基础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将农村派出所的这些主要职能具体化,基本可以制定出农村派出所绩效评估指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民警职业倦怠是公安工作对民警造成的情感枯竭、非人化、自我成就感降低的负性心理现象。民警职业倦怠影响到公安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进而影响民警的生活质量。认识民警职业倦怠现象,可以使我们的公安队伍建设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星软件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SN市公安局在岗民警(男性)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合数据挖掘和Logistic回归构建民警心理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评分表,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派出所、监管类和交管类民警群体,市局综合、分局综合和巡特警类民警群体在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他们的应对资源和心理储备相对不足,产生的负性心理情绪相对较多。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民警心理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较高;依据该模型建立的评估问卷减轻了民警的填写压力,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对民警进行心理健康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治安巡逻是公安机关实施对社会面动态管理和控制的一种专门工作方式,也是公安派出所严密辖区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建立在治安巡逻工作与群防群治工作紧密结合、派出所民警与社区保安队员协同联勤基础之上的“警辅一体”治安巡逻工作,既需要派出所全体民警重视参与,更需要社保队伍的鼎力相助。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压力知觉对监狱民警焦虑水平影响的心理机制,本研究基于一般压力理论和相互作用模型构建了一个调节模型,并采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一般健康问卷(GHQ-20)、心理弹性量表(CD-RISS)对西部某省某监狱406名民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压力知觉与焦虑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焦虑显著负相关;(2)压力知觉直接预测焦虑;(3)心理弹性在压力知觉对监狱民警焦虑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心理弹性可以有效调节在压力知觉下监狱民警的焦虑水平。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监狱民警在感知到压力时,有更多的应对手段,保持积极的认知和情绪,从而降低焦虑水平。研究结果解释了监狱民警的焦虑情绪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为降低监狱民警的焦虑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巍山县公安局大力加强派出所建设,促进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其作法是:一、党委思想认识统一,高度重视派出所工作和建设;二、优化警力资源配置,逐步实现警力下沉;三、实施关爱民警工程,让人才留在基层;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派出所工作和生活条件;五、加强派出所民警业务培训,提高民警素质;六、完善派出所考核机制,激发内部活力;七、加大派出所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工作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