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码影像作为证据使用存在一定的争议,针对此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水印技术的司法数码影像防伪信息系统,该系统由加密防伪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和加密信息验证子系统组成,为确保司法数码影像的证据效力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亮 《刑警与科技》2005,(4A):115-118
有效管理好身份证件,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准确掌握相关人口信息,是公安机关长期面临的问题。传统身份证件防伪性能相对较差,缺乏机器识读功能。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二维条码PDF417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存储、传递技术,可实现机器识读和防止伪造两项重要功能,具备传统条码无法比拟的储存量、安全性、传真性、追踪性、抗损性、备援性等显著优点,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及身份证、社保卡等证卡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二维条码PDF417技术,特别是基于该技术的身份证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反光膜的特性论述了其在车辆注册管理中的使用。使用反光膜制作机动车号牌,可以提高机动车号牌白天和夜间良好的视认性,提高号牌的防伪性能,并提高夜间存放车辆的安全性。由于反光膜的老化,应定期更换号牌。本文还概要介绍了美国、挪威、墨西哥,反光膜在年检标志和第三号牌上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证处对公证卷宗、公证书、证明材料以及各类其他文档的电子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条形码和二维码的技术应用已引起了我们公证行业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条形码和二维码基本概念、条形码和二维码在公证系统中的应用和编码设计以及条码.  相似文献   

5.
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造假手段也日益猖獗起来,花样繁多。与此同时,防伪技术也在向高科技、深层次、多方位的方向发展。截至1998年底,全国从事防伪产品的生产企业已有上千家,防伪技术已有几十个门类,仅在国家专利局申报批准的防伪专利就近200项。防卫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九个方面。一、印章、印油、墨水的防伪技术1.印章防伪。主要是印章的图文加密、新型章体、光学防伪印章等。如日本TATYO集团SUN系列产品,采用了智能IC卡加密技术、条码技术与先进的电脑制作技术结合,使伪造印章几乎不可能。承德方达防伪印章设…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号牌资源指机动车登记编号。最初,机动车号牌资源由车辆管理部门分配给车主,车主没有选择的权利。后来,为了服务群众,车辆管理部门推出了计算机自动选取或按规则自编自选两种选号方式。部分省份还制定法律对好的号牌资源实施拍卖。目前号牌资源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地市号牌资源紧缺;二是号牌视认性存在不足;三是号牌资源获取有待规范;四是号牌资源使用不均造成资源浪费。号牌资源是公共资源,应通过资源的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促进公平公正公开使用。通过打破号牌资源使用的区域限制和规则启用废旧资源提高号牌资源使用率。建立类似于电话号牌升位的号牌资源升位机制,保证号牌资源充足,同步提高号牌视认性。改革号牌资源管理模式和创新号牌资源使用机制,使号牌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群众。  相似文献   

7.
国内药品防伪的技术及其现状目前,国内药品的防伪技术主要有纸张水印技术、油墨技术、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技术、条码技术以及电话电码技术等,这些技术科技含量低,容易被仿制,使用寿命较短,不防污,一旦染有污迹就无法辨别.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10%的药物属于伪药,其中发展中国家可能高达40%,致使消费者信心产生动摇,并产生消费后的争议,使诉讼案件不断增加,还有伪药治疗效果不佳,贻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钞票是国家名片,各国为了防范伪造都在钞票上采用了大量防伪技术。钞票的防伪技术一般分为公众防伪、专业防伪和专家防伪三个层次。公众防伪特征是公众无需使用特殊设备就能鉴别钞票真假的主要手段,也是假币犯罪分子突破的重点。为了应对制假技术的提高,增强货币的防伪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和欧美等国央行也在不断对钞票进行改版提升,将最新的防伪技术应用到钞票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普通民众对钞票防伪点的识别能力。本文调研了欧美等国央行在钞票防伪技术提升与防伪点的公众识别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新版人民币与部分国家和地区最新发行的纸质钞票的公众防伪特征,对比了不同纸钞的公众防伪特点,结合纸钞防伪设计分析,从更新钞票防伪设计、加强公众宣传等方面,为防范假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车辆号牌识别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机动车号牌识别的基本流程,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以及局部二值模式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融合两种特征提取方法,给出了基于特征融合构造卷积神经网络输入端的号牌识别方法,分别通过与"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卷积神经网络"、"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实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部分字符的识别率,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公安交警电子支付系统分为互联网侧系统和公安网侧系统,通过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二维码技术实现公安网至互联网数据的单向传输,通过市公安局的互联网边界实现互联网至公安网数据的单向传输。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我们的电子支付系统结合了微信和支付宝第三方平台,以先进的数字流转技术来完成信息传输和款项支付。该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满足加密支付等业务场景的需求,而且方便群众办理交管业务,同时还为窗口警力不足问题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而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时期,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亲自去做,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所限,他们的认识能力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养成不良品质和恶习劣迹,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考虑到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让他们既能改过自新又能健康成长,在对他们进行惩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启发、感化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政策,这就是所谓寓罚于教。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教育、感化、挽救的精神,从而达到治其心、治其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诱惑侦查之合法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的核心问题之一即是其合法性的标准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所提出的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标准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标准的利弊,提出了修正应立足客观,兼顾主观的标准,建立一种首先考察客观,然后考察主观的两步判断标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其范围的确定不仅涉及被继承人及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且关乎其他继承制度的设计.囿于当时立法环境和立法技术,现行法关于遗产范围的规定不能反映现实之需,与公众继承习惯亦不相符.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尊重民情,重塑我国遗产范围制度.  相似文献   

14.
谭建华 《河北法学》2007,25(9):140-142
早期罗马法极重形式主义,凡为法律行为必依一定形式进行,否则不具法律效力.形式重于实质内容是早期罗马法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但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经历了一个由盛及衰的过程.从罗马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影响及罗马民族的务实精神等方面对其衰落的原因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一种全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法学家》2001,(3):55-59
人类进入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由此也给法律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劳动法的立法和研究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在开放的社会和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下,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来研究和探讨劳动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之救济,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后,若有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则依照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审查申请,进而通过司法程序对裁决予以处理的一种机制。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两种方式来获得救济。本文在对仲裁裁决救济机制确立之依据从理论上予以阐释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有机制运行之机理加以析明,最终得出结论:申请不予执行之途与理不合,须予删除;申请撤销在适用上亦存在缺陷,须予改进。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法上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但通过一种形而下的还原性考察可以发现,罗马法及近现代范式民法其实既未采取绝对的一元主义,也不是纯粹的二元主义,而是以一元推定主义为共性,英美法亦不例外。我国立法尚有必要进一步契合一元推定主义的法理,妥善安排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得丧变更,以保障秩序、自由、平等和效益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发挥政府的转移支付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是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的、基本的方式之一。转型期我国的财力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转移支付的效用最大化,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减少政府投资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向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医疗、社保、农业等领域倾斜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与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命周期和身份认同历史均有重大关联。“知青作家”只有“正视”并且深刻反思其早期的“革命”身份,才能为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份形象和话语体系的重建确立一个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定位——从法律监督分类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 《行政与法》2006,(4):116-118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实践中的新生事物。从法律监督分类的角度,应当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做出如下定位:一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对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的外部监督;二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种权力监督;三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的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