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传统研究视域里,人们较为注重时尚文化对青年价值观的单向影响,而没有深入考察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从而未能全面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规律.实际上,时尚文化以其独特方式介入青年价值观的生成过程、嬗变过程和功能发挥过程,促进价值观生成和变迁.同时,青年形成的价值观又主要通过催生作用、选择作用和引领作用与时尚文化进行互动,创造、甄别和引导时尚文化.我们应该促进积极的时尚文化成为塑造青年价值观的新视界,充分发挥时尚文化的价值意义;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价值观教育之中,以更好支撑时尚文化;应该增强时尚文化与青年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共进效果,发挥二者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运用"考据学"的方法,从传统思想材料中寻找对应的概念与范畴,而应从理论逻辑、历史经验、现实表现及实践取向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理论与历史的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现实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继承;根据实践的取向,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价值观五种力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慕贤 《前沿》2012,(16):53-54
文化价值观是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认为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包括五个方面的力,即批判力、选择力、运用力、传播力和创造力,这五种力之间具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在对文化价值观五种力的诠释与建构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用先进文化武装头脑,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建设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和合观念”,对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心灵和谐,为我们构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台州作为“和合二圣”的故地,是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地域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和合思想资源.本文通过对台州“和合”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以及对台州历史人文精神的影响等进行调研,并对弘扬“和合”人文精神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建设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中华民族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实质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西方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谱。在处理当代公民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时要在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的继承与创新;在处理我国公民核心价值观与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关系时,要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的开放与包容。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者的兼和并存、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总体上认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文化价值观的宏观视角;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做出利害、善恶、美丑的价值评价,是文化价值观的微观任务.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2,(8):95-96
田发银在《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物质生活繁荣的是主流文化的萎缩和多元文化的兴盛。文化多元成了这个时代的基调。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文化多元时代境遇必然遭致现代人价值观的迷惘与困惑。价值观教育的历史使命是整合与通约多元,并用开放性、包容性和统摄性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来导引和形塑现代人的多元价值观,以期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对人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导、匡正和重建。  相似文献   

8.
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总体上认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文化价值观的宏观视角;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作出利害、善恶、美丑的价值评价,是文化价值观的微观任务.  相似文献   

9.
欧阳娟 《传承》2014,(1):116-118
工业文化价值观是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建构自身的工业文化价值观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在对柳州工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诠释基础上,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工业文化价值观现状进行剖析,存在制约工业文化价值观形成的问题包括乡土文化的偏见、士大夫文化影响、农耕文化的自足、享乐文化的作祟等,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树立入乡随俗、奉献社会、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价值取向才能树立正确的工业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王桂芬 《前沿》2013,(20):4-6
当下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对共产党员传统的一元化价值观形成了强大冲击,一元化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被颠覆和解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时代共产党员价值观建设,必须首先提炼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共产党员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能与充满包容性的新时期共产党员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统一在党员价值观建设领域.多元文化时代共产党员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开放兼容的有机统一体,贯穿于党的建设、党的先进性教育以及走群众路线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军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军队组织文化建设与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以军队组织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藕合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挥军队组织文化的价值观塑造功能,对于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西方文化价值观不断涌入,并与东方文化价值观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对我国高校学生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一定影响。对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所出现的问题,促进我国高校学生文化价值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最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众文化,直面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大现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升和引导.二是雅俗共赏,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点.三是本土视野,以人为本,聚焦现实,积累文化发展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直接决定着当代大学生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的认同、内化与把握。必须现实地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体系,关注大学生理想信仰和价值取向的方式方法,科学地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青年精神文化产品既是党和国家与广大青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又是党和国家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引领的工具。以"环境变量"和"产品变量"两组描述变量对承载青年价值观教育功能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行分析,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等四个时期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变迁轨迹,以期从中归纳出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当前在青年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提供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引致人们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本研究将从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支流文化三个维度上,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总体状况作出较为详尽的考量。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和媒介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正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全球化模式鼓吹文化的同质化或普遍主义,宣扬西方主流价值观和文化一元论,压制文化多元主义的发展,对其他民族文化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应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实现自主发展?通过追寻并激活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利用自身文明的成就创造新的价值观,重建共同体的文化主体性,构建更加健全的中国文化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8.
英格尔哈特提出的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是当代政治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二战"前后出生的两代人显现的价值观差异,既有的公民文化理论与国民性理论失去解释力。基于此,英格尔哈特开创了一个新的政治文化研究主题——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研究,引导政治文化研究由衰落走向复兴。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以现代化进程与后现代化进程为基础,以匮乏假设与社会化假设为中介,以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经济增长、个人需求层次变化、代际价值观转变之间的逻辑关联。作为政治文化研究领域的新理论,较之既有的政治文化理论,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对当代政治文化理论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价值认同必须以实现文化认同为基础,因此,从文化认同危机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困境、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文化认同的方向探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鉴了Walker L J和Pitt RC的道德心理学研究方法,设定被评价的目标人群,通过对2106名青少年学生的词汇描述调查和分析,以探讨中国人的道德原型特征.通过对本调查结果与西方文化中的道德原型进行比较,发现人类既具有普遍的道德价值观,又具有道德的文化相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