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常见的案例,但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情况下均为慢性退行性变,当其在外力作用下即表现出临床症状及体征,如何区分间盘突出与外伤的关系是临床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从椎间盘的解剖生理特点、间盘突出的诱因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第五掌骨颈骨折在临床及法医检案中均较常见,其损伤多较明确,但其成伤机理鉴定复杂,涉及疑难及争议案件较多,本文就一例第五掌骨颈骨折成伤机制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以期探讨相应损伤及法医学成伤机制鉴定特点。1案例资料2010年某月某日,甲某与乙某因琐事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甲某右手第五掌骨颈骨折。甲某称乙某用砖块打向其头部时用右  相似文献   

3.
鼓膜像观察是耳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准确判定鼓膜的伤病情况和性质,以及鉴定的正确与否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医学鉴定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其客观性和科学性往往影响到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法医工作者在应用法医学理论知识进行鉴定时,应根据证据收集原则,做到客观、公正。特别是在涉及损伤与疾病关系时,不应只注重收集有罪和罪重的证据,还应注意收集嫌疑人无罪与轻罪的证据,即做好伤与病之间的正确分析。我们遇到一例类似案例,因其过程中的诸多偶然性和伤与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认为值得介绍给大家共同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四例肋骨骨折的检验鉴定中医院影像学检查中的漏诊、误诊现象进行分析,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的法医学损伤程度检验鉴定中,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一般CT检查比X光检查出现漏诊、误诊的机率高,隔1周后再作检查,也可防止漏诊、误诊,必要时更换医院作检查,防止先入为主,而导致检查过程的疏忽,引起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6.
骨折是法医尸检中常见机械性损伤类型,在法医鉴定中经常需要对骨折形成时间进行鉴定,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众多,因此,研究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临床及法医学意义,本文通过观察伴有颅脑损伤的大鼠胫骨骨折愈合速度和骨痂量的变化,分析颅脑损伤对骨折愈合速度的影响,旨在探索法医学推断骨折愈合时间的精确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与损伤程度鉴定结果的相关性,提高法医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为同行评定头部外伤损伤程度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头部外伤100例,分别做出GCS及损伤程度鉴定,比较两者结果与相关依据的异同。结果未达轻伤程度的GCS均为15分,GCS在10分以下损伤程度均为重伤,GCS在10—15分之间损伤程度既可能是轻伤、重伤,也可能未达轻伤。结论GCS与损伤程度鉴定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呈负相关关系,可为同行评定头部外伤损伤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鼻骨骨折的类型较多,而目前相关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此没有明确的解释,给法医临床鉴定工作带来诸多困惑,引起不少争议。通过对鼻骨骨折法医学鉴定的论述,探讨了较准确的鼻骨骨折损伤程度的鉴定标准,以利对鼻骨骨折作出客观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9.
前臂双骨折在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鉴定中较为常见,其案件性质以斗殴最为多见,发生机理以直接暴力打击作用,常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在近年来,笔者受理的五例前臂双骨折损伤案例中,二例是粉碎性骨折,造成前臂功能严重障碍,根据我国《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二章第八条第四、五、六款规定,评定为重伤。三例是横断性骨折,骨折愈合好,前臂功能未见障碍,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规定,评定为轻伤。临床法医学在检验类似上述骨折作出伤情程度鉴定时,往往出现两种结论,一种是鉴定人根据损伤的当时检查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 ,对鼻损伤的鉴定并不少见 ,但鼻损伤后发现鼻中隔弯曲较为鲜见 ,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例 ,现报道如下。   1 案例1 999年 1 1月某日 ,孙某被人用硬物击伤鼻部 ,即被送往某人民医院急诊。医院门诊记载 :“因故被人用拳头打伤鼻部、胸部。当时自觉鼻部流血及胸前区不适等 ,检查见鼻中段一软组织挫裂伤 ,大约 4cm× 3cm× 2cm ,局部少许渗血 ,X线示鼻骨远端隐约可见一骨折线 ,骨折线模糊 ,但无明显移位及成角”。门诊作了简单的清创缝合。伤后 5天 ,伤者因鼻部疼痛和鼻塞而住院。住院病历记载 :“检查可见鼻部皮肤…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猝死案例比较常见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冠心病猝死案例的解剖及病理资料,讨论冠心病猝死案例鉴定时的注意事项。对冠心病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适宜采用排除的逻辑方法,在死因不能以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中毒等原因解释时,通过现场勘查、尸体解剖和案情调查,综合分析才可作出冠心病猝死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法医学检验鉴定中,常见到造作伤案例。造作伤的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司法鉴定的客观公正,违背公平正义的社会执法理念。因此,必须对人身造作伤的特点进行剖析,运用识别伤情真伪的法医学鉴定方法,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以维护法医学鉴定的科学、客观与公正。  相似文献   

13.
《广州政报》2011,(8):54
穗人社发[2011]39号各有关单位:为规范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鉴定(以下简称"伤病鉴定")程序,处理好伤病鉴定争议问题,做好职工伤病医疗期管理等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病休时间超过六个月(含六个月)的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以下简称"伤病职工"),以及伤病职工在劳动合同期将满之前三个月内,申请作劳动能力和伤病情稳定状态鉴定的,单位可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劳鉴会")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4.
活埋致死死亡机理为机械性窒息,该类案例在日常工作中较少见,服用安眠药后被活埋致死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该类案例的检验目的在于鉴定死者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从而确定死亡性质。笔者结合案例来谈谈如何对这类案例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和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法医学鉴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基层法医学鉴定质量,减少和杜绝错案的发生,是当前基层法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1基层法医学鉴定差错原因1.1检验不全面,不规范,得出的鉴定结论不具排他性。尸体腐败、现场条件恶劣的案件,一些法医放弃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或检验简单化,不注重对微量物证的发现收集,忽视一些能反映细节事实的损伤,仓促下结论,造  相似文献   

16.
二分髌骨较罕见,系因青春期二个或多个髌骨骨化中心(化骨核)未融合而形成,临床较易误诊为骨折。为提高对二分髌骨影像学征象的认识,避免法医学鉴定失误,现分析法医学鉴定的1例二分髌骨资料,并结合文献阐述其形成原因、影像学征象及临床症状体征。本例被鉴定人为成年,因膝关节外伤后出现膝部疼痛,曾被医疗单位诊断为髌骨骨折,误鉴为轻伤。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熟知二分髌骨影像学征象并与髌骨骨折鉴别,可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7.
法医工作中摔跌损伤的鉴定比较常见,如何从现场勘验、损伤检验等方面来定性摔跌伤,是实践中经常要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2例摔跌致死案例,浅谈该类案件的侦查分析思路与经验,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伤病关系,即人体所受损伤与疾病的关系。损伤是指致伤因素引起的原发性损害,疾病是指机体形态结构上的损害及功能障碍。研究和解决伤病关系是法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从实际工作出发,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伤病关系的类型 简单地说,关系即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作用即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法医学鉴定制度问题日益突出,存在着鉴定机构重叠设置、鉴定权混乱、鉴定规则各不相同、自审自鉴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法医学鉴定体制的分析及与国外法医学鉴定体制的比较,提出对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改革,从而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法医学鉴定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法律精神医学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法医学(鉴定)有许多共同之处,但这两个学科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和附属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因为二者在法律依据、学科渊源及发展历程、学科基础(包括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鉴定人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鉴定的目的和任务、鉴定意见所依据的证据性质、鉴定过程中对案情的了解程度、鉴定所涉及的时间、法律关系、鉴定意见的性质及法律效应、鉴定人的检查思维方式、鉴定人的隶属关系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