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票据伪造刍议余文凯随着票居的广泛使用,票据伪造的问题也逐渐增多起来。因目前立法的不够完善,司法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尽一致。本文拟就此作一探析,以期对立法和实践有所裨益。一票据伪造概念的界定及效力票据伪造是指无权限而假冒他人名义的票据行为。票据行为...  相似文献   

2.
论票据     
票据是指某些可以代替货币流通的有价证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票据是指商业上的一切凭证,包括钞票、发票、保票、汇票、本票、支票等。狭义上的票据是指依照票据法规定所发行的由出票人签名于票上,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他人见票时或指定的到期时支付一定金额的特种有价证券。其中,出票人自行支付的,属自付证券,即本票;出票人委托他人支付的,属委托支付证券,即汇票与支票。  相似文献   

3.
票据伪造与票据变造的法律后果及风险负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票据伪造,是指以行使票据为目的,假冒他人或者虚构人的名义在票据上签章,伪为票据行为的违法行为。比如某公司职员盗用公司印章签发支票、一票据拾得人假冒票据权利人在票据上背书等;票据变造,是指以行使票据为目的,没有变更权限之人变更票据上除签章之外其他记载事项的违法行为。比如某持票人将票据金额由5万元改写为50万元、某人将他人票据上记载的付款地由“山西”改为“陕西”等。  相似文献   

4.
背书伪造是指在票据上伪造他人签名的背书行为。背书伪造对其他真实签名效力的影响,各国票据法的规定基本相同。关于背书伪造对背书连续性的影响,两大票据法体系存在相当严重的分歧。  相似文献   

5.
基于票据制度自身的特点和保护票据流通安全的立法主旨,票据法一般都规定了无权代理而以被代理人名义在票据上签名的人应自负票据上的责任。如统一汇票本票法第8条规定:任何人在汇票上签名代理他人而实无代理权者,即受拘束而成为汇票当事人。台湾票据法第10条规定:无代理权而以代理人名义签名于票据者,应自负票据上责任。代理人逾越权限时,就其权限外部分亦应自负票据上责任。我国学者也多持这种观点。这种归责方法作一般性原则运用于票据行为的无权代理并无不妥,但在出现票据行为的表见代理场合,此固守无权代理人自负责任的归责原则,却有违票据法的主旨,于票据流通不利。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凸现一股假冒商标新暗流:伪造他人印章,假冒他人名义,非法将他人的知名商标转让给自己或转让、许可给第三人,并通过商标主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在由类似假冒商标引发的行政诉讼中,原告的诉讼理由如出一辙:商标局在审查那些利用伪造的印章、签名申请商标转让或申请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时,未尽审慎审查义务,从而使非法转让或非法许可得逞。商标行政主管机关该不该为非法商标转让、非法商标使用许  相似文献   

7.
出票是指汇票、本票、支票的出票人,按照票据法规定的记载事项和方式作成票据并交付的一种票据行为。它是所有票据行为中最重要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票据行为。因此,公安机关侦查各种票据案件都要查证票据的出票行为。《银行汇票》出票行为的查证方法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查证银行汇票的出票行为,目的在于确认在出票行为中是否存在三种涉嫌犯罪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票据法》上,就汇票规定了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4种票据行为。所谓的票据行为是指以发生票据上债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具体而言,就是以行为人在票据上进行必备事项的记载,完成签名并予以交付为要件,以发生或转移票据上权利,负担票据上债务为目的的要式法律行为。票据行为一经完成,就产生行为人的票据义务,同时产生相对方对其享有的票据权利。  相似文献   

9.
票据的出票人,是签发票据并由此承担相应责任的主体。作为创设票据关系的基本当事人之一,出票人在设定票据权利,承担票剧责任,保证发挥票据的疏通、信用、支付和融资等一系列职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对于出票人的票据责任的探讨,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审判实践当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各国的票据法体系来看,一般都将汇票作为票据的一种典型来加以规定。本文即从汇票出票人的票据责任这一角度出发,对有关问题略抒管见。一、汇票的出票在各国的票据法体系中,一般都将汇票作为票据的一种典型来加以规定。我国也不例外。在我…  相似文献   

10.
票据诈骗罪定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虚 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票据诈骗罪客观方面的认定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依照《刑法》第194条第1款的规定,金融票据诈骗行为具体表现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进行诈骗活动的;以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签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以骗取财物的。上述5种行为,行为人只要实施其中之一,即可构成本罪;实施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行为的,仍定一罪,不实行数罪并罚,但在量刑时可加以考虑。笔者认为,在票据诈骗罪客观方面的具体认定中应当特别  相似文献   

11.
票据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商事交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伴随着票据的广泛运用,票据伪造也层出不穷。当发生票据伪造时,尤其是付款人在已做出付款后才发现票据伪造的,如何在相关当事人,如出票人、付款人、持票人(提示付款人)、被伪造人等票据关系主体之间分配责任与风险,便成为司法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现行的有关票据立法虽有所涉及,但仍存在许多尚待澄清之处。本文试图以付  相似文献   

12.
假冒他人署名的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冒他人署名指的是作品的作者或出版发行者为达到使其创作的作品易于发表或使其出版发行的作品、复制品增加发行量等目的,未经他人许可故意在其作品或作品复制品上署上他人之名,即盗用他人名义发表作品。被假冒的他人往往为名人或权威。假冒他人署名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这种行为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其性质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论票据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权代理人签章的行为,应不属伪造票据之行为,无权代理人签章后骗取他人财物的,如果成立犯罪,并不构成票据诈骗罪,而有可能成立普通诈骗罪或者其他相关犯罪。无权代行人签章一般情况下应构成票据伪造。如果行为人以此来骗取他人财物的,有可能构成伪造型票据诈骗罪或者冒用型票据诈骗罪。行为人非法补记空白支票非法取得财物后据为己有的,对于非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要么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要么构成侵占或贪污罪;对于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代填人应构成盗窃罪。行为人非法补记空白支票骗取他人财物的,对于非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应区分情况分别构成票据诈骗罪或普通诈骗罪;对于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其不可能构成票据诈骗罪而可能成立普通诈骗罪。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票据法实行签名归责原则。票据法第4条规定:“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其他票据债务人在票据上签章的,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这条规定表明:第一,票据行为人成为票...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律师世界》2001,(11):34-35
一、票据抗辩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票据抗辩是指票据的出票人、承兑人或保证人等票据义务人提出合法的事实或理由,以此拒绝持票人或其它票据权利人提出的要求或请求的一种行为。票据抗辩是为了防止不法行为,由票据法赋予票据债务人有效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防御方法,其目的是在票据权利人和票据债务人在票据法律关系中谋求一种平衡和制约。 票据抗辩的种类,我国票据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对此我国学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以抗辩事由和抗辩标准不同,将票据抗辩分为对物的抗辩和对人的抗辩。物的抗辩是票据本身瑕疵的抗辩,无论票据转让到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一种票据行为。承兑是汇票所特有的票据行为。我国票据法规定了3种金融票据,他们是汇票、本票和支票,但是只有汇票才可以进行承兑,本票和支票都不能进行承兑。我国的汇票分为两类,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出票银行,出票银行的信誉是可以信赖的,所以,出票银行无须再对自己的付款行为做出承诺,也就是说银行汇票根本用不着承兑。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是商品交易活动中的一种远期付款票据。它的出票人和收款人是商品买卖的双方,对于收款人来说,商业汇票是一种远期收款凭  相似文献   

17.
票据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载体,要求其本身必须符合票据法的规定,不存在瑕疵,才能准确地表明票据上的一定票据权利义务的存在,并且据此对票据上的权利进行行使和保全。然而在票据实务中,由于票据上的记载事项是通过票据当事人的行为所实现的,因此,票据当事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出现与票据法规定的记载事项不相符合的情况,这样就使票据关系的法律效力受到影响。票据的伪造、变造就是影响票据法律关系的原因之一。本文仅就票据的伪造、变造作一初步的探讨。一、票据的伪边、史迪的法律性质票据法第14条第1款规定:票…  相似文献   

18.
票据作为一种财产权利的凭证,谁持有票据,即享有向出票人或承兑人(即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票据债务人负有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义务。因此,《票据法》对票据行为规定了严格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并明确规定了票据权利时效。如果持票人  相似文献   

19.
褚莹 《金陵法律评论》2006,11(2):146-149
盗用、滥用他人真实签章而为票据行为应该如何定性和分配责任归属,理论上和各国实务中都存在争议。笔者通过分析此种行为的特殊性,比较依据票据无权代行和票据伪造两种方式分别处理此种行为结果的不同,在介绍外国相关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为我国票据立法处理此类难题提出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20.
票据伪造的构成及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伪造是票据违法行为,其本质是欺诈行为。票据伪造往往引起多方面的法律后果,造成票据关系的混乱和当事人的损失,破坏交易秩序,票据伪造人应承担法律责任。根据票据文义性原则,票据伪造人不承担票据责任;一般的票据伪造行为构成民事侵权和破坏票据交易秩序行为,票据伪造人应分别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