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附带诉讼:行政、民事争议交织案件的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着行政相对人的民事权益,导致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在一起产生.采用附带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行政、民事争议交织案件,既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又符合诉讼经济的原则,还可以避免法院就同一事实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行政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也可以附带行政诉讼,在具体适用方式上采用具有预决力的诉讼作为主诉,优先审理.  相似文献   

2.
诉讼方面涉及的法律概念较多,弄清这些概念在不同性质的诉讼中的区别,显然是必要的。一、不同性质的诉讼的区别诉讼是司法机关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的活动的总称。诉讼有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诉讼。三者的区别主要是:1.诉讼的任务不同。刑事诉讼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治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行政诉讼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民事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相互交叉重叠的案件,如何审理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法院的做法不统一,理论界对此争论不休。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制度、当事人诉讼制度和直接移送审查制度都有其局限性,惟建立和完善行民平行诉讼制度才能解决好此类案件。  相似文献   

4.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缘于维护消费领域公共利益的现实需要。与传统民事诉讼不同,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具有诉讼目的公益性、受案范围类型化、诉讼结果扩张性等特点。诉讼主体资格的界定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原告与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规定,诉讼前置程序的设定强化了保护公益及防止公益诉权滥用的目的;在消费公益诉讼的处理规则方面,对和解、调解、撤诉等方面的限制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而裁判效力的扩张又超越了传统既判力制度的规定,为确保维护公益提供了特别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5.
面对司法实践中大量涌现的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交叉关联案件,为求诉讼的经济性和裁判的确定性,贯彻行政诉讼目的及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在行政诉讼中应当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与否可以影响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的实质标准和民事争议的解决有待于行政争议的解决的形式标准来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行政裁决中的部分案件、行政处罚中的部分案件以及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中直接影响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合法权益实现的案件。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应从成立条件、审判制度、起诉期限、上诉、执行等方面进行全新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6.
房屋所有权纠纷民行交叉案件主要有房产买卖纠纷、继承纠纷、抵押纠纷和侵权纠纷,形成原因包括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法对民法权利的渗透以及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目的区别。该类案件的处理原则包括分步处理原则与并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需要通过调查取证获取支持公益诉讼程序的证据材料。但是,法律仅规定了检察机关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的调查核实权,该项权力是检察机关在审查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中的特定调查职权,无法直接推定为法律对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调查权的赋予。需要根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特征、法律价值、法律程序等,建构保障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调查取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奇涛 《民主与法制》2010,(24):71-71
一般来言,从诉讼的性质来说,诉讼有三种类型,即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有俗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笔者深知,作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的杨培国律师,承办的不仅有各种类型的民商案件,还有众多的刑事案件,以及众多的行政案件。以往的访谈中,杨培国律师谈论最多的是民商案件的代理谋略,以及刑事案件的辩护方略,因此,笔者一直想了解杨培国律师承办行政诉讼的代理谋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检察机关既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也直接影响着其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继而会影响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进展。当前,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角色定位应当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目的保持一致,需要在两类环境公益诉讼中各有侧重。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更加突出"法律监督机关"的角色,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侧重于诉讼"原告"。  相似文献   

10.
诸江  周训芳 《求索》2014,(11):121-125
依据《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由社会组织针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即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从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民事诉讼范畴,但需突破传统的民事诉讼立案机制。近年来地方法院的环境司法专门化实践,尽管未能破解立案难题,但催生了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确立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立案机制的突破口,在于实行民事案件案由体系改革,将环境污染损害公众健康纠纷、生态破坏损害生态安全纠纷纳入民事案件案由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人诉讼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处理群体纠纷的诉讼程序制度 ,它指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 ,从中选出数人作为代表进行的诉讼。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 ,内容上略欠充实和明确 ;限制代表人实体处分权的落实比较困难 ,不利于代表人充分履行职责 ,造成诉讼拖延和司法资源浪费 ;代表人一方承担举证责任有欠合理。为此建议 :在民事诉讼法典中对代表人诉讼作出更加完备明确的规定 ;赋予代表人必要的实体处分权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诉讼俗称"打官司",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为裁判或以其他方式解决案件而进行的活动。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诉讼一般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个诉讼法中都规定有独立审判、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合议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回避、审判监督等原则、制度,但它们又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概念不同。刑事诉讼是国家执法机关为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的诉讼活动;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行政…  相似文献   

13.
<正>从全国范围来看,行政诉讼撤诉率极高,这与法院大量运用和解方式处理行政诉讼案件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笔者认为,法院主动提出和解行政诉讼案件很有必要。行政诉讼案件中和解不等于调解。根据诉讼理论,调解与和解是两种不同的制度。调解主要是民事诉讼中的制度,是在法院主导下,当事人双方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解决纠纷的活动。法官主宰、控制和支配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中当事人的出庭比例极低,同时缺乏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特别程序,从而导致诉讼过程的"成人化"色彩非常浓重,不利于对未成年人合法 权益的特别保护.构建法官与适龄未成年当事人庭下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同时实现案件处理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少年民事司法制度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5.
潘君 《人大研究》2004,(5):10-12
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加以规范、改革和完善,笔者提出的思路是:将审判监督程序改为再审程序,再审程序只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民事案件,一类是基于法官行为导致裁判不公的案件,另一类是基于诉讼参与人行为及情势变化出现了必须改判的因素的案件。对第一类案件,再审的目的是纠正法官的错误审判行为,回复正常的审判秩序,这类案件的再审启动权属于审判监督的性质,根据我国的宪政体制和司法实际,应当统一由检察机关启动;对第二类案件,主要是给民事诉讼参与人提供一个上诉程序之后的特殊救济程序,这类案件的再审启动权应当完全由当事人掌握,在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6.
赵红星  刘郁 《前沿》2011,(14):76-78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诉讼。从诉讼客体、诉讼目的、诉讼主体、受案范围等方面静态地看,二者本不应存在交叉问题。但在司法实务中两大诉讼经常相互交织,且在审判实践中成为令法官棘手的难题。本文就民、行交叉案件的表现形式、形成因素,以及民、行交叉案件的影响、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交叉问题的解决方法,妥善处理民、行交叉案件的重要意义做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不享有独立的实体权利,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诉讼当事人。为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第三人可申请参加诉讼或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法院依据相关实体法规定可裁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建议以诉的理论为基础,以“准独立第三人”和“辅助参加人”概念代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重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制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不恰当的诉讼模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制没有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原因.确立恰当的诉讼模式,理顺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恰当配置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的权限,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民事诉讼程序,促进民事诉讼法制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民事诉讼法制的现代化.这种恰当的诉讼模式就是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各位代表:民事诉讼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是国家的一个大法,它规定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具体程序和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便于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便于人民法院依法正确、及时地审理民事案件,保证民事法律以及与民事有关的法律的正确实施。它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的民事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健全发展,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范祥 《前沿》2002,(9):90-92
民事代理存在于实体代理与诉讼代理两个领域。民事实体代理与民事诉讼代理各自均有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三种类型。 1991年修改后的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仍保留了这三种代理类型。认为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取消了指定诉讼代理的观点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