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9条明确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搜查对收集证据,防止犯罪嫌疑人转移、隐藏证据,揭露犯罪,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司法实践中非法搜查的情况时有发生。一种情况是无搜查权主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搜查的正当性理由是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搜查的对象为罪犯和隐藏罪犯、隐藏犯罪证据的人,搜查的范围是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搜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诉讼行为,搜查的任务是发现和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查获犯罪人。搜查既是查获犯罪人的措施也是查获赃物、赃款和有关证据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刑事搜查是警察为查获犯罪嫌疑人、收集犯罪证据而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力:警察的搜查权直接涉及到封公民人身和财产权益的限制和剥夺,如何封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历来就是一个事关人权保护的问题。为了预防和制约警察的不正当搜查行为,各法治国家都建立了严格的刑事搜查制度,明确规定刑事搜查的理由和条件是其预防措施之一,也是事後审查搜查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英美法强调搜查的合理根据,大陆法系和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则详细规定了搜查必须遵守的程序要件,这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搜查获取证据是自侦案件一种常见的侦查手段,但现有搜查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搜查权的行使不可避免地超越权力界限.现代法治文明要求改革和完善搜查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耿欣 《天津检察》2009,(6):34-35
搜查,是指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检查,是从事侦查、检察、审判等活动的国家专门机关的人员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刑事搜查,是指侦查机关为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犯罪证据或犯罪嫌疑人的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搜寻、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它是侦查机关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侦查机关及时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防止其逃跑、毁灭、转移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保证诉讼顺利进行,从而有力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搜查行为本身具有强制性,所以在获取证据的同时,往往会与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一样涉及对公民人身、自由以及财产权的侵犯,从而出现同维护社会秩序、安全与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价值冲突。搜查制度在我国还不尽完善,被搜查人的人身自由时刻存在被侵犯的危险。我国应当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契机,对刑事搜查进行控制和完善,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刑事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8.
搜查笔录是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人或可能隐藏罪犯和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所及其他有关的场所进行搜查时,客观,全面,详细地记载搜查情况和结果的文字记录材料。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搜查制度存在诸如实施搜查的实质条件不明、搜查证审批失当、无证搜查设计不尽合理、没有确立同意搜查的情形、秘密搜查于法无据等诸多缺陷,执行过程也不尽完美,更为重要的是违法搜查的救济体制不完善,常常导致对公民的人身财产权、自由权、隐私权等诸多权利的侵害,既不利于有效、及时侦查犯罪,更不能较好地保障人权。我们应从程序启动、执行过程及违法搜查的救济途径等方面对刑事搜查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刘梅湘 《河北法学》2006,24(7):70-75
搜查是发现证据、查获犯罪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同时又会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诸多基本权利造成侵害,构建搜查制度应兼顾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公正与效率的多元价值目标,我国搜查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既不利于有效、及时地侦查犯罪,更不能较好地保障人权,应参照法治国家先进作法予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电子证据是指以其储存的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程序等电子化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物品或电子纪录。随着网络犯罪的增多,电子证据的搜查、扣押问题日益突出。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此又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理论界的相关探讨也比较少。本文从讨论电子证据的法律性质入手,着重对电子证据搜查、扣押的对象和范围、第三人权益的保护及协助义务、电子邮件的搜查、扣押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推动相关立法的完善,并能对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作为指挥员,抓捕成功后,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安排好抓获后的工作。 1.依法公开搜查 抓捕成功后,应当立即搜查抓捕对象的人身和住所。一是注意搜查其随身携带的枪支和其它危险品;二是搜查能够证明其犯罪的其它危险物品;三是搜查能够证明其犯罪的其它物品和证据;四是搜查是否存在其他可疑人员。发现不明身份的可疑人员应认真盘查,必要时带回公安机关审查。如果发现不明可疑物应问清来源并请内行鉴别,要注意可能引起爆炸、伤亡等危害性的可疑物品。  相似文献   

13.
李泉 《天津检察》2009,(6):38-39
检察机关的反贪部门担负着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责任,在此类职务犯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采取及时有效的搜查措施,可以直接获取重要犯罪证据,  相似文献   

14.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公权力对公民人身自由权、住宅权、隐私权和财产权的侵犯。因此,刑事搜查制度的设置必须受到严格的程序规范,在追诉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寻求价值平衡。我国现行搜查制度既不能起到积极的侦查作用,也不能有效的保障人权,并且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对违法搜查行如何救济作出明确的规定。所以,笔者参照其他法治国家的搜查制度,立足于本国国情,为我国搜查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娜 《天津检察》2009,(6):27-27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搜查的规定及其缺陷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9条明确规定:“为了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这是侦查人员开展搜查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左勇 《法制与社会》2012,(28):13+16
侦查期间的搜查是指侦查机关为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嫌疑人以及可隐藏犯罪证据或嫌疑人的其他人的身体、物品和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搜索、查看的一种侦查行为.①搜查是各国的侦查机关最常用的侦查取证手段,但它本身也具有人身侵犯性.例如,对物品的搜查和扣押直接妨碍了持有人对物品使用权的实现,对住宅的搜查侵犯了公民的居住安宁权,人身检查不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②甚至会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和生命健康权.③随着技术侦查能力的提升,辅之以高科技的搜查行为具有更严重的人身侵犯性以及更高的隐秘性.④因此两大法系国家刑事诉讼法中对搜查行为均规定了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我国侦查措施中的搜查制度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搜查制度进行反思,从制度设计、实践运作、搜查种类、救济机制等方面指出其存在的缺陷。最后从分离搜查决定权与实施权、搜查证内容的规范化、完善无证搜查以及完善救济机制等这几个方面对搜查制度进行改革,以期达到制约国家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同意搜查是侦查人员为发现应拘捕之人或者犯罪证据或者得没收之物,在获得搜查相对人同意的前提下,未经令状申请而直接进行的搜查。同意搜查的合法性源于搜查相对人舍弃其基本权利的承诺,同意搜查的性质属于任意性侦查行为。鉴于同意搜查具有潜在的侵犯搜查相对人基本权利的可能性,因此对同意搜查应予以规范。同意搜查的实施必须基于有权同意人的真实同意才能进行;实施同意搜查前,侦查人员应履行告知义务;搜查的范围受搜查相对人同意范围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网络犯罪借助现代科技,使得传统侦查手段难以应付,而网络留痕的技术特征使实施网络搜查打击犯罪成为可能。实践中的网络搜查包括网络通信审查、"黑客行为"、植入计算机"病毒"、利用后门程序等类型,具有专业技术性、远程非接触性、受客观条件限制小、高度封闭性和秘密性等特征,可能给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为实现网络搜查的依法运行,应明确其本质属性仍为搜查,需遵循搜查之原则,如强制侦查法定原则、比例原则、令状原则、司法审查原则。根据此种属性和原则,可以通过限制网络搜查的适用案件类型、程序启动的证明标准,明确司法审查机制和实施程序,实现对我国网络搜查制度的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不当搜查对策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传统上就重视对警察权力的限制 ,搜查令的取得和执行的运行机制和违反运行机制所获证据效力的救济机制构成了其相当发达的不当搜查对策体系。不当搜查对策体系确立的基础是其诉讼价值取向及社会对“正义误差”的认知层次 ,正是确立基础的变化决定了不当搜查对策体系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