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荆楚历史文化中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在辛亥首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辛亥首义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勇于创新的首创精神和改革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辛亥首义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就要全面继承和大力弘扬辛亥首义精神,不断赋予辛亥首义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根据当代社会的新特点,使之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武昌辛亥首义不是偶然的。从城市现代化的视角来看,鸦片战争后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果,是辛亥首义在武昌爆发并获得成功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条件;辛亥首义又进一步加速了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大力开发首义历史文化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是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武昌古城,长期以来就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的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它不仅具有河湖交错、山水相间的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形成了以首义文化为主体的丰厚的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统战文化是指统一战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种形态,其中积淀着党的统一战线事业最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政治性、科学性、革命性、包容性、艺术性鲜明特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统战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需要在界定内涵外延的基础上摸清资源家底,在彰显独特魅力中提高辨识度,在加强品牌建设中提升影响力,在保护传承利用中健全工作机制,在央地互动中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0,(9):4-4
<正>本刊讯9月15日上午,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大力支持,武汉市政协主办,武昌区委、区政府、区政协承办的主题为"追忆辛亥首义历史、传承辛亥首义文化、迎接辛亥首义百  相似文献   

6.
贵州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凝练过程,贵州精神增强了贵州人民的自信、凸显了贵州文化资源的价值。文化资源与现代社会时差性、经济基础的薄弱性制约了贵州人民文化自信。需要通过弘扬贵州优秀传统文化、激活革命文化资源、着眼贵州先进文化建设来提升贵州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是北京3000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象征,是北京农耕文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地和代表性文化空间。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北京郊区拥有一批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是北京3000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象征,是北京农耕文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地和代表性文化空间。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北京郊区拥有一批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郭霞 《青年论坛》2006,(5):22-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和谐"基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和谐"性重要特征;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和谐"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庸之道"最高价值原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盈于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管仕廷 《传承》2012,(13):74-75,96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裴高才 《世纪行》2011,(5):27-30
辛卯清明,樱花绽放的武汉大学校园,游人如织。可是,校园里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一位精神矍铄的古稀学者,却无心欣赏美景。而是在一间被群书包围的简陋办公室里,敲击着键盘……他就是刚刚推出百年巨献、主创《辛亥首义史》的著名史学家、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  相似文献   

11.
郑建琼  张征 《创造》2019,(6):43-4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红色革命精神。作为中共云南省一大会址的芷村查尼皮地处偏远山村,有着辉煌的历史,而今却面临脱贫攻坚的难题。笔者认为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来推进查尼皮脱贫攻坚是一条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具有仁民爱物的基本价值取向,追求天下一统的大同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及开放兼容的理论品格。在现代化的张力体系下,齐鲁文化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人道精神,对物质、制度等世俗的力量进行整合,赋予这些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事实以历史与现实的意义,从而与现时代相接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尚仁 《思想战线》2013,39(1):79-83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于"道"文化中,中国因"道"文化维系中华民族而成为是世界上惟一延续5000年的国家。"道"文化贯通于中华文化的百家之中,又是民众的普遍意识。"道"文化的基础是道家哲学。道家哲学认为,"道"是世界的本体和万物的本原,具有惟一、无限、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精神、信息等多重本质属性。"道"的哲学早已发出人类生存存在深沉危机的预警,这一危机深藏于人的自然本性与人为生存而"人为"的内在矛盾之中。这一矛盾的发展,使人类历史呈现"失道"过程,持续下去,甚至可能导致不可往回的灾难。"道"文化就是要人类正视生存危机,为人类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文化,使之走向世界,是拯救人类摆脱危机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云萍 《前进》2012,(8):40-41
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群众文化是社区文化的主要特色,它体现着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社区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大文化建设的关键性环节,其基础性不可撼动。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1,(12)
正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奋斗历程的真实见证,是滋养初心、淬炼党性的精神富矿。江苏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组织并开展活动的地域之一。遍布全省的红色历史遗存承载着党领导江苏人民接续奋斗的历史记忆,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最真实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希望江苏"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以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岭南学刊》2008,(2):97-101
民俗文化资源是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富矿",它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发掘民俗文化资源应正确辨析民俗文化的"DNA",并善于提取其良性基质;要构筑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处理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传统与时尚、投入与节约的关系;要深刻认识民俗文化的历史内涵与现实价值,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传媒、社会组织、各级政府在传播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淮安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提炼,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遗存和集体文化的记忆,也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需要有合理的定位。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淮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人文气息。作为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淮北盐运集散中心,淮安有着"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当今的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9.
城市精神的定义城市精神即城市文化精神或城市人文精神,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可定义为深刻影响市民共同行为方式的城市核心价值观。城市精神具有历时性与现实性的双重特征。历时性即传统性,指历史积淀而成的城市核心传统,或城市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城市的核心传统,即贯穿于城市文脉之中、反映市民传统行为方式的核心价值观。一座城市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所堆积的理想与追求、教训与坎坷、光荣与屈辱,特别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独特生命气息、标志文化气质的个性符号,均以城市的核心传统来集中体现(除非是没有历史根基的新兴城市)。城市精神若不具有历时性,不以城市核心传统作为提炼和概括基础,就会失却历史根基与文化凭据,就显得可疑,充其量只是徒具文本色彩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20.
张爱国 《政策》2012,(8):64-66
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李鸿忠书记提出了"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的理念,这为我们加大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天门市,近年来围绕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着力培育新时期城市文化,使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