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研究的代际关系,既有断裂,也有传承。青年研究的代际断裂呈现出隔阂、误解、排斥、冲突等状态;青年研究的代际传承则呈现出知晓、理解、尊重、支持、融合等状态。青年研究的代际差异有利于理论创新,青年研究的代际传承有利于知识积累,要倡导青年研究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合作,要构建青年研究不同代际之间的成果共享机制。进入新时代,鼓励青年研究的代际传承,推动青年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代沟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代际之间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差异,可能造成代际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以往相比,当代青年与长辈之间的代沟出现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话语、空间距离等方面。对此,青年与长辈均应明确各自在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的责任与角色,客观认识与理解代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剧本杀游戏凭借其娱乐性、表演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属性,成为当下仅次于看电影、运动健身的最受青年群体喜爱的线下娱乐活动形式,并且形成一种新兴的文化消费业态。深入分析青年群体在剧本杀游戏中的狂欢表征及其形成机制,洞悉青年群体在社会结构变迁中与市场消费过程中的亚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行为特征与代际更替的群体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年的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晓飞 《求索》2007,(6):66-68
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铸造青年“一元统领”与“多元取向”相统一的价值品质,树立青年关注当前与着眼未来相一致的价值信念,构筑青年传承文化与创新求变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主导青年基本道德与高尚品德相协调的价值诉求等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目标、方法、媒介建设,率先在当代青年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下教育振兴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实现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久关注的重要议题。乡村教育振兴作为破除代际贫困、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重要手段,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追溯精神根源,筑牢目标导引,从政策支撑和内生动力激发上蓄积动力,从而践行后脱贫时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的时代旨归。一方面,乡村教育振兴为乡村代际传递提供内化发展的核心动能、确立根本可行的关键方法、瞄准关键环节、构建系统持续的良性生态;另一方面,要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变革代际传递,需坚持全面覆盖、一贯到底,顺应时代、百花齐放,城乡统筹、公平公正,传承创新、融合共生的原则,最终促使乡村教育振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革乡村代际传递关系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家庭代际文化冲突是社会文化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经济转型、社会变革、文化创新等有着密切联系。从三喻文化理论看,人类文化传承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在社会转型期,文化传承的非连续性更加突出,往往会产生家庭代际文化冲突。对此,应当补偿家庭文化代差,传承优秀家风家教,弥合代际文化裂痕,减少家庭代际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基本任务。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先人们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理应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倡导的参与意识、忧患意识、道德传统等文化在当代青年身上理应得到传承和体现,同时,传统文化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形成的小家观念及中庸处世理念,也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结构缺失,导致逃避责任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拓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青年的现代化在代际更替中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航向。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离不开对青年的现代化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这要求我们既要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可大可久”的青春密码,也要着眼于当下,从代际变迁中认识和把握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群体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青年的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与此同时,还应重点研究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国家各项重大部署中青年人的作用发挥,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返县青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青年创新参与、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与青年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因此,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本刊特邀请六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视野下青年工作的战略性地位”“青年代际变迁与中国式现代化”“返县青年与县域乡村振兴”“青年的创新参与:建设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思维”“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参与”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学者...  相似文献   

9.
刘洁 《岭南学刊》2010,(6):112-116
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我国由于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去政治化、市场经济的主体性原则、社会转型期道德价值观的混乱、互联网的普及和家庭教育的弱化等社会文化根源,使"80后"形成了与前几代人相比具有鲜明差异、先进而又充满困惑的道德价值观。只有从后喻文化传递的特点出发,认同"80后"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价值观、从人类文化传递的一般规律出发,发挥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对"80后"的道德价值观的主导、调整作用,才能缓解代际之间的突出与对立。  相似文献   

10.
廖小平  张长明 《求索》2007,(1):134-137
社会转型对社会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价值观出现了代际分化(或“代沟”)。对价值观代际分化的原因,可从社会学、文化论、知识论、评价论和心理学视角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具体而言:不同的成长环境导致了价值需求的代际差异;社会权利拥有者的话语霸权与无权者的自说自话造成了文化的代际隔阂;教育背景的不同使经验与知识出现了代际矛盾进而导致了价值观的代际冲突:价值观评价的代际互反是价值观代际分化的价值论依据;心理(主要是道德心理)成熟度的不同使道德社会化存在着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年道德表现方式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青年以其2008年在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的突出表现,使人们对他们的整体评价特别是道德评价发生了重大改变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其实,当代中国青年的本质、当代中国青年道德的基本状态是比较稳定的,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他们有不同的道德表现方式:隐性的或显性的道德表现方式.青年选择什么样的道德表现方式,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取决于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道德诉求的程度、道德这一价值在社会核心价值序列中的位次、社会心理和民间舆论对人们道德的行为之动机的评价倾向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86年,上海学者李新华于《当代青年研究》发表题为《关于代际理论的手记之一:“代”的时代》一文。应当说,“代”的时代——这一命题,对于16年后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结果,具有相当的预见性。跨入21世纪,无论是从代际理论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层面的变化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确实已进入一种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代”的时代,为我们认识与把握当下中国的青少年及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天地。当代中国进入“代”的时代的根本标志是:社会人口中诞生了一群不同以往的全新的一代人。他们与其前辈相比,…  相似文献   

13.
档案工作者既是文化的贮存、延续、传播者,也是文化的选择、吸收、加工者。档案工作者群体既经过了社会文化发展的传递历程,又经受了文化传递历程中的心理净化。因此,从服务与文化的功能来分析档案工作者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档案工作者保存、传递了文化,文化又孕育了档案工作者;档案工作经历了多年文化积淀与渗透,逐渐形成了当代档案工作者群体行为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的价值归结为道德价值。作为一种道德文化,它之所以可以长期、广泛、持久地影响着档案工作者的行为,是因为道德文化是民族传统中的核心文化,是档案工作者在行…  相似文献   

14.
刘佳 《青年探索》2023,(1):52-62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中国共青团是当代中国政治形态中的特殊存在。百年来,共青团在平衡政党与社会关系中优化组织功能、创新组织形态,提升青年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共青团组织的主体理性、主体自觉和主体能力日益显现。主体性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何以一路走来、何以发展壮大的理论视角,共青团具有自己的主体思维、运行逻辑、工作体系和文化传统,能够将党的要求创造性转化为青年群众工作,将青年群众的差异化诉求传递到党政系统,进而构建更加紧密的政党—青年共同体。历史经验表明,共青团不仅是党的意志和主张的积极响应者和执行者,更是引领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先锋队,构建具有主体理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是中国共青团百年发展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5.
李少多 《理论月刊》2023,(1):103-1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青年文化作为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新视角恰逢其时。这既源于青年群体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中坚力量,又源于青年文化赋予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主要表现为青年文化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涵价值、表现形式和消费业态的创新。要继续以青年文化为推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传播策略、消费策略上与当前新的实际相融会,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能量。  相似文献   

16.
刘怀光  江雪岩 《前沿》2011,(3):131-134
代际间的文化传承关系由原先亲代到子代的单一文化传递模式转变为亲代与子代间的双向传喻模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为我们阐释了代际关系冲突产生的根源,但是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合理代际关系的相处模式。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则为我们解决代际间的冲突暗示了一个可行的路径。亲子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以及更为广泛的公共交往领域中都需要根据交往理性的要求重构代际间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状 《传承》2013,(12):65-67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高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主要基地,其作用之一就是用精神文化的力量来感染人、培育人。在全国人民助力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要走在文化育人的最前沿,使当代青年感悟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习总书记五四讲话中对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为切入点,教育青年在新的文化环境下提高道德品质和责任素质,承继和发扬优良传统,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8.
王状 《传承》2013,(14)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高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主要基地,其作用之一就是用精神文化的力量来感染人、培育人。在全国人民助力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要走在文化育人的最前沿,使当代青年感悟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习总书记五四讲话中对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为切入点,教育青年在新的文化环境下提高道德品质和责任素质,承继和发扬优良传统,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思想教育向亚良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和代际整合是社会整体价值观分化和整合的重要方面,无视这一点,社会整体道德价值观的分化和整合就得不到完整和科学的说明。笔者认为,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分化是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道德价值观的代际整合也是一种客观的和基本的事实。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和代际整合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问题的凸显直接相关。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分化使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尤显迫切,同时也十分艰巨;二是道德价值观的代际整合应该成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