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了中药汉防己甲素单独用药及联合阿苯达唑用药对小鼠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的抑制作用 ,以探讨其作用机制并寻找药物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新途径。试验小鼠分组治疗 90d后 ,检测各组小鼠棘球蚴囊湿重 ,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 ,汉防己甲素单独用药及联合阿苯达唑用药对小鼠棘球蚴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汉防己甲素组、阿苯达唑组及联合用药组的抑囊率分别为 4 7.96 % ,6 4.86 %和 83.14 % ,联合用药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P <0 .0 5 )。病理组织及超微结构观察发现 ,各治疗组中棘球蚴囊壁组织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或坏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于1988年8月至1989年2月,在棘球蚴病的高发区皇城羊场,用X光胸透和超声波检查肝脏,从400只绵羊中筛选出55只包囊直径大于3cm未钙化的棘球蚴病羊,分为8组,用吡喹酮和丙硫苯咪唑进行了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剖杀。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原头蚴感染小白鼠试验、原头蚴活体染色试验、原头蚴和包囊的电镜和光镜的病理学观察、体重测定、临床观察、间凝和酶标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以原头蚴感染小白鼠这一主要疗效判定标准衡量,8个组的疗效从优到劣排列次序为:①吡喹酮,100mg/kg,肌注3次组,疗效100%;②吡喹酮,100mg/kg,口服3次组,疗效71.05%;③丙硫苯咪唑脂质体注射液,50mg/kg,肌注2次组,疗效58.67%;其余各组疗效皆不显著。临床观察除吡喹酮,100mg/kg,肌注3次组,注射后大部分羊表现一时性跛行,有的尿液呈浅紫褐色,少数羊精神食欲差,9只试验羊前后死亡2只,其他各组均未见大的异常。综合判定治疗效果,首选吡喹酮口服组。  相似文献   

3.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病,迄今还未找到一种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已有许多学者证实吡喹酮、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以及紫堇属植物的提取物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以下简称原头蚴)有杀灭作用。至于莫能菌素(Monensin)对原头蚴的作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系报道莫能菌素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杀灭作用初步观察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原头蚴:从甘肃夏河县获得刚宰杀的绵羊肝、肺棘球蚴包囊,冷藏条件下带回实验室后以无  相似文献   

4.
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对绵羊寄生虫的驱杀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1.5~2.0岁自然感染线虫和外寄生虫绵羊150只,分别按体重0.1、0.2、0.3mg/kg剂量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同时设口服伊维菌素片剂对照。结果显示,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0.2、0.3 mg/kg组绵羊的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9.2%和1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4.5%和100%;平均驱虫率分别为98.4%和99.9%;绵羊颚虱、绵羊足颚虱全部被杀死,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83.3%和87.5%。口服0.1 mg/kg组绵羊的线虫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驱虫率均次于0.2、0.3 mg/kg剂量组,对绵羊颚虱、羊蜱蝇的杀虫率较低。绵羊口服0.5 mg/kg伊维菌素干混悬剂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表明伊维菌素干混悬剂与片剂有同等的驱虫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犬钩虫对米尔贝肟的体外敏感性,试验设空白对照组,米尔贝肟高、中、低剂量组及伊维菌素对照组,考察了药物对犬钩蚴三期幼虫形态和活力的影响及对其移行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添加药物的钩蚴大部分保持笔直,而几乎没有弯曲或者卷曲,而在药物添加组,部分钩蚴出现大于45°角的弯曲,弯曲程度远远大于未添加药物的正常虫体;米尔贝肟用药量在1×10-5 g/mL时,8h杀虫率达100%,米尔贝肟用药量为1×10-6 g/mL时杀灭犬钩虫幼虫的显效时间及杀虫效果与伊维菌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米尔贝肟和伊维菌素对犬钩蚴的移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犬钩虫对米尔贝肟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绵羊包虫病是我国西北地区广为流行的常见病。近几年来日益重视化疗的研究。本文目的在于使用吡喹酮或丙硫苯咪唑治疗肺,肝包虫病后,观察其囊和原头蚴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求探讨这两种药物最佳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动物 甘肃省皇城羊场繁殖的甘肃细毛羊,经X线透视和超声波诊断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成年母羊55只。共分8组:1组9只,7.5%吡喹酮肌肉注射100mg/kg,共3次,间隔5日;2组9只,吡喹酮口服100mg/kg,共3次,间隔5日;3组9只,7.5%吡喹酮肌肉注射50mg/kg,共3次,间隔5日;4组9只,丙硫苯咪唑口服100mg/kg,共3次,间隔5日;5组4只,7.5%  相似文献   

7.
6 g/kg伊维菌素预混剂是伊雏菌素的一种新制剂,对草食动物按0.20 mg/kg体重、肉食动物按0.25 mg/kg体重分别连续饲喂7 d和2 d.结果表明,伊维菌素预混剂对野生动物长角血蜱病、疥螨病、虱病的治愈率分别达100%、87.50%和85.71%,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EgM蛋白免疫犬、EgM蛋白免疫后感染原头蚴犬及感染原头蚴犬3个组的肠系膜淋巴结为材料,用FITC标记羊抗犬IgG扣羊抗兔IgG,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三步法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gM蛋白免疫犬肠系膜淋巴结上的IgG和特异性IgG.结果显示,EgM蛋白免疫犬、EgM蛋白免疫后感染原头蚴犬的肠系膜淋巴结组织有清楚可见的荧光点,而感染原头蚴犬的肠系膜淋巴结荧光较弱.两种方法均证明,EgM蛋白免疫犬后在其肠系膜淋巴结中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9.
分析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探究circRNA在宿主感染过程中可能参与的调控作用。采用高通量circRNA芯片技术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circRNA表达谱的差异,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circRNA亲本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调表达的circRNA有201个,下调表达的circRNA有9个,差异表达共计210个,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出其中4个上调和2个下调差异circRNA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芯片结果相一致。GO富集分析显示,在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及细胞组分均有富集;KEGG富集通路则有内吞作用、SNARE蛋白相关囊泡运动、矿物质吸收等与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提示,感染多房棘球蚴的小鼠肝组织与对照组小鼠肝组织比较,circ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这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及其潜在的靶分子可能与多房棘球蚴感染宿主早期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实验性小鼠正常多房棘球蚴以及应用西药丙硫咪唑、中药(消包丸)、中西药治疗等条件影响下的多房棘球蚴进行光、电镜观察。光镜观察结果,小鼠正常多房棘球蚴角质层板层纹理不明显,生发膜由2~3层细胞构成。囊腔内有大量原头节和育囊。经过药物治疗的小鼠多房棘球蚴都出现角质层和生发膜变薄,生发膜细胞变性坏死,囊腔内无原头节或育囊,PAS阳性反应减弱或消失。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正常多房棘球蚴角质层由疏松排列的纤维和颗粒构成。生发膜有大量发育良好的微毛伸入角质层内,皮层区有许多具有单位膜的空泡及少量微管。皮层细胞区主要由皮层细胞和肌细胞构成。经过药物治疗后角质层纤维和颗粒数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是透明状。生发膜微毛变得粗短或消失,皮层空泡增多,微管扩张破裂,线粒体固缩,高尔基体与粗面内质网解体,胞浆内出现大量脂滴,严重时生发膜细胞变性坏死形成髓样物质、不定形物质。病理变化以中西药治疗组最明显,其次是西药和中药组。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包囊壁(HC)和包囊液(HF)刺激培养在24孔板上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并用PBS作为对照,用G riess试剂检测不同时间点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显示,在短时期(48 h)内,PSC刺激巨噬细胞后在第8、24和48小时均产生大量NO,与PBS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HC也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与PBS对照组相比,在刺激后第24和48小时也均差异显著(P0.05);HF在刺激后第4、24和48小时均产生少量NO,但与PBS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可通过不断释放大量NO来抵御原头蚴的侵染,包囊对宿主具有损害作用,同时又能通过降低NO的产生来减弱宿主对原头蚴的杀伤作用,包囊液对巨噬细胞释放NO的作用不显著。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宿主在抵抗寄生虫感染时NO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在阿苯达唑作用下猪体内囊尾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PEPCK)、丙酮酸激酶 (PK)、延胡索酸还原酶 (FR)、异柠檬酸脱氢酶 (ICD)、苹果酸脱氢酶 (M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阿苯达唑可显著改变未成熟期及成熟期猪囊尾蚴的能量代谢。提示 ,阿苯达唑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干扰虫体能量代谢 ,阻断能量的产生导致虫体死亡的。  相似文献   

13.
以阿苯达唑为主料,选择药用淀粉、十八酸、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作为辅料或疏性剂,以一定比例配制并压制成缓释药片,组装成以弹簧作为动力装置的控释塑囊。经实验室及野外扩大试验证实,该塑囊不仅能100%驱除羊胃肠道线虫,而且能预防再感染达90d以上。与普通阿苯达唑片剂相比,一次用药的药效持续期延长2个月以上,在甘肃环县实施的以控释和缓释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模式研究中,每只羊能提高经济效益分别达30.75元和25.50元,完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和氯氰碘硫胺钠 (佳灵三特 )对绵羊寄生虫驱杀效果的报道很多。为了解这些药物防治牦牛寄生虫病的效果 ,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于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5月在青海省刚察县进行了伊维菌素等药物控制牦牛胃肠道线虫春季高潮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伊维菌素 :商品名伊力佳 ,片剂 ,每片含伊维菌素 5mg ,批号 2 0 0 10 90 8。阿维菌素 :商品名阿力佳 ,片剂 ,每片含阿维菌素 5mg ,批号2 0 0 10 90 8。这 2种制剂为北京中农华威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氯氰碘硫胺钠 :商品名CA 佳灵三特 ,片剂 ,每片含有效成分 2 5…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达康灭毒灵的消毒效果、稳定性、腐蚀性与毒性 ,进行了悬液法定量杀菌 (毒 )试验、热稳定性试验、金属腐蚀性试验以及动物毒性试验。结果 ,在室温 (2 0℃左右 )下 ,以其含有效氯 10 0mg/L溶液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 2 0min ,对口蹄疫病毒 (OY80MF15鼠化毒 )作用2 0min ,杀灭率均达 10 0 % ;其粉剂于 5 4℃密封存放 14d ,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 2 .1% ;含有效氯2 5 0 0mg/L的达康灭毒灵溶液对铝、碳钢、铜、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 1.2 4 2、1.35 6、0 .4 6 4和 0mm/a ;其水溶液经口服途径对成年小鼠的LD50 为 2 5 48mg/kg ,经皮下途径对乳鼠的LD50 为1186mg/kg,对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为 0。试验表明 ,达康灭毒灵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效果与稳定性 ,毒性小 ,浓度较大时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建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研究马波沙星在肺部感染小鼠体内的血浆、肺组织、上皮细胞衬液的药动学。小鼠肺部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单剂量皮下注射10 mg/kg的马波沙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药物浓度,用WinNonLin5.2.1软件提供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显示,血浆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_(max))为0.5 h,达峰浓度(C_(max))为3.58 g/m 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6.91 g/(mL·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87 h;肺组织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0.25 h,C_(max)为8.14 g/m L,AUC0-24 h为15.89 g/(m L·h),t1/2β为3.56 h;上皮细胞衬液(ELF)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0.5 h,Cmax为3.89 g/m L,AUC0-24h为9.58 g/(m L·h),t_(1/2β)为1.98 h,ELF中AUC与血浆游离药物AUC的比值为1.98。结果表明,马波沙星在肺部渗透能力较强,这为马波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伊维菌素对脂多糖所致内毒血症小鼠的保护率及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给C57BL/6小鼠灌服伊维菌素(1、2和4mg/kg)或等体积蒸馏水,2h后分别腹腔注射脂多糖32mg/kg或等体积PBS,观察7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采用夹心-ELISA法测定注射脂多糖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和IL-6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小鼠血清中NO的水平。结果显示,伊维菌素能显著(P<0.05)提高脂多糖诱导的内毒血症小鼠生存率,降低小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IL-6和NO水平。表明,伊维菌素可通过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体内炎性因子和介质释放提高内毒血症小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对绵羊冬季投服伊维菌素阻止绵羊线虫春季高潮的效果 ,笔者于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5月在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进行了该项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伊维菌素片 ,5mg/片 ,2 0 0片 /瓶 ,为北京中农华威科技有限公司药厂产品 ,批号2 0 0 10 5 0 8。1.2 试验动物 系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拉脊山牧场自然放牧的藏系绵羊。1.3 试验方法 在湟中县上新庄拉脊山牧场选择自 2 0 0 1年 5月以后未投服任何驱虫药物 ,经粪便检查感染有多种胃肠道线虫的绵羊 1群 ,对其中 2 0 0 0年产的羔羊于 2 0 0 1年 1月逐只称重、打耳号、进行粪…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锌和维生素A对隐孢子虫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75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均饲喂基础日粮。其中Ⅰ组和Ⅴ组不添加锌和维生素A,Ⅱ组以饮水方式添加锌(38.5μmol/mL),Ⅲ组以灌喂的方法添加维生素 A(400 IU/只),Ⅳ组添加锌和维生素 A,Ⅰ、Ⅱ、Ⅲ、Ⅳ组均在试验开始时灌喂小型隐孢子虫卵囊( 2.56×106/mL),Ⅴ组作为不接种对照。试验结果,Ⅱ、Ⅲ、Ⅳ组小鼠的粪便排卵量和排卵持续时间分别显著低于Ⅰ组(P<0.05);在试验的第 2 周和试验结束时,Ⅱ、Ⅲ、Ⅳ组小鼠血液中CD4、CD8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表明,锌和维生素A均能够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隐孢子虫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牦牛棘球蚴感染率较高,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88年7~10月在青海省黄南州用国产丙硫咪唑对牦牛棘球蚴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在青海省泽库县牧区选经间接血凝试验诊断为棘球蚴阳性的成年牦牛27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第1、2组为治疗组,第3组为对照。 2.试验药物、剂量和投药方法:丙硫咪唑片剂,为青海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1987年产品,批号870524。治疗牛均为口服投药。其剂量分别为:第1组90mg/kg,分3次投药,每次间隔1月;第2组180mg/kg,投药次数与间隔时间同第1组;第3组不服药。各组牦牛合群放牧,观察临床表现,均于初次服药90天后剖检,仔细观察各脏器的包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