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姜黄素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所致大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采用APAP(300 mg/kg)造大鼠肝损伤模型。建模后,甘利欣药物组、姜黄素药物组每天分别灌胃甘利欣(80mg/kg)、姜黄素(150 mg/kg)一次,连续10 d。末次用药后第10小时处死大鼠,分离血清和肝组织匀浆,测定ALT、AST活性浓度,MDA摩尔浓度或质量摩尔浓度以及TP质量浓度,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ALT、AST活性浓度,MDA摩尔浓度或质量摩尔浓度,TP质量浓度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已成功建立肝损伤模型。甘利欣药物组、姜黄素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和肝组织匀浆中ALT、AST活性浓度,MDA摩尔浓度或质量摩尔浓度以及TP质量浓度变化明显(P0.01),说明姜黄素和甘利欣对APAP所致急性大鼠肝损伤有保护,而且姜黄素的保肝作用优于甘利欣。组织切片显示,姜黄素药物组在建模后,肝组织结构明显恢复。结论:姜黄素对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且优于甘利欣。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姜黄素对甲醛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甲醛(50 mg/kg)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50 mg/kg)、姜黄素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8只。连续灌胃14 d后,对肝组织的脏器指数、组织形态变化、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相关炎症和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甲醛降低了模型组小鼠肝的脏器指数,显著增加了肝组织中MDA含量、NF-κB、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凋亡因子(Bax、Caspase 3)的表达水平,并导致小鼠肝组织形态异常;与甲醛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低、高剂量组小鼠肝的脏器指数增加,MDA含量、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表达水平均降低,肝组织形态损伤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姜黄素对甲醛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醋酸镉对大鼠原代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镉对肝细胞的毒性,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并将其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醋酸镉中12 h,测定了细胞存活率,肝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释放,及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ALT和AST的释放量均增加,部分镉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内GSH含量下降,5.0和10.0 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GSH-Px、SOD和CAT活性升高,部分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MDA含量升高,10.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醋酸镉可致肝细胞损伤,并且氧化应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及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分体内与体外两部分。体内试验: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小鼠,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免疫抑制模型组、总黄酮灌胃试验Ⅰ组[50 mg/(kg·d)]、试验Ⅱ组[150mg/(kg·d)]和试验Ⅲ组[250 mg/(kg·d)]。上述小鼠试验28 d后,分别测定碳粒廓清指数和脏器指数(胸腺、脾)及小鼠血清IL-2、IL-4含量。体外试验: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后,试验分为4组: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作用组(试验组Ⅰ)、沙冬青种子总黄酮+Con A混合组(试验组Ⅱ)、Con A阳性对照组(试验组Ⅲ)、细胞悬液阴性对照组(试验组Ⅳ)。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噻唑蓝(MTT)还原法检测体外培养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灌胃环磷酰胺可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的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以及血清IL-2和IL-4含量,尤其总黄酮灌胃剂量为150mg/(kg·d)的试验Ⅱ组,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和脾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以及血清IL-2和IL-4含量,与免疫抑制模型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显著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且这种诱导增殖效应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作用剂量呈正相关性。此外,Con A可协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诱导体外培养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通过促进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改善和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硝基苯致小鼠骨髓细胞的突变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讨硝基苯对哺乳动物的致突变性,将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染毒组(26、52、104mg/kg)、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花生油)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连续灌胃染毒7 d,检测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以及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结果显示,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骨髓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均有增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减少,各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表明,硝基苯可导致小鼠骨髓细胞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甘青虎耳草黄酮抑制小鼠H22肝癌原位移植瘤的作用。给小鼠肝接种H22细胞建立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甘青虎耳草黄酮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生命体征和生存时间;停药次日,测定抑瘤率、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岩藻糖苷酶(AFU)水平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各剂量组ALT和AST低于模型组(P<0.05),ALB及A/G比值高于模型组(P<0.05),剂量组ALP、GGT、AFU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甘青虎耳草黄酮各剂量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上述结果表明,甘青虎耳草黄酮能够显著抑制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白鼠胎儿的致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妊娠的雌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 mg/kg环磷酰铵(CP)及高、中、低剂量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56.62、14.15、3.54 mg/kg),临产前剖腹取出胎鼠,将1/2胎鼠用茜素红染色做骨骼畸形观察,另1/2胎鼠用Bouins染色做内脏畸形检查,研究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胎儿的致畸作用。结果显示,3个剂量组孕鼠增重、外观畸形率、骨骼畸形率、内脏畸形率与空白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CP阳性对照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在此剂量和条件下,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无明显母体毒性,对胎鼠无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氟磺胺草醚中毒对大鼠生化指标和脏器的影响,先用简易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然后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1/20 LD50)、中剂量组(1/10 LD50)和高剂量组(1/5 LD50),连续攻毒8 d,采集血液和各脏器,称重测定脏器指数,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显微镜观察心、肝、脾、肺、肾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肝指数极显著(P0.01)增加,肾指数显著(P0.05)增加,心脏指数极显著(P0.01)降低。低剂量组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移酶(ALT)、丙氨酸转移酶(AST)、肌酐(Cr)含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都显著(P0.05)增加,尿素氮(BUN)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中剂量组ALT、Cr含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都显著(P0.05)增加,ALP、AST、BUN和LDH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高剂量组ALT含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显著(P0.05)增加,ALP、AST、Cr、BUN和LDH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病理学观察显示,随着剂量的加大,各组织的病理变化表现得更加明显,组织损伤也越来越严重,肝和肾的病理变化更为明显。表明氟磺胺草醚同其他毒物一样,主要经肝内分解代谢,经肾排出体外,故肝、肾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复方中药英黄散水煎液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抑菌能力及抗炎效果,首先对乳房炎患牛奶中的致病菌分离鉴定,通过牛津杯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英黄散对不同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将小鼠随机分为英黄散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药物组,空白对照组,然后开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棉球致肉芽肿试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试验,观察英黄散的抗炎作用。结果,经分离鉴定,得到3种致病菌,分别为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这3种致病菌对英黄散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其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31.25、62.5、125 mg/m L;最小杀菌浓度依次为62.5、125、250 mg/m L。抗炎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英黄散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药物组能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英黄散高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小鼠腹腔渗透液吸光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英黄散低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肉芽肿增重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英黄散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及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硝基苯对小鼠脾的毒性作用,采用灌胃的方法对试验小鼠用硝基苯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26 mg/kg、52 mg/kg、105 mg/kg,每天染毒1次,共30 d.于末次染毒后第2 d将小鼠脱颈处死,立即取出脾检测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和T-AOC,并对其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加大,MDA含量逐渐升高,SOD、GSH-Px酶活性和T-AOC逐渐降低;与油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光镜下白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生发中心不明显,高剂量组能见到少量的凋亡细胞;电镜下白髓区淋巴细胞染色质聚集,核周隙增宽,核边集现象增多,高剂量组可见个别细胞核膜破损,核内容物外溢.结果表明,硝基苯对脾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够诱发机体氧化应激和脾淋巴细胞凋亡,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伊维菌素对脂多糖所致内毒血症小鼠的保护率及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给C57BL/6小鼠灌服伊维菌素(1、2和4mg/kg)或等体积蒸馏水,2h后分别腹腔注射脂多糖32mg/kg或等体积PBS,观察7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采用夹心-ELISA法测定注射脂多糖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和IL-6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小鼠血清中NO的水平。结果显示,伊维菌素能显著(P<0.05)提高脂多糖诱导的内毒血症小鼠生存率,降低小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IL-6和NO水平。表明,伊维菌素可通过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体内炎性因子和介质释放提高内毒血症小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100mg/kg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观察了100、200、400mg/kg剂量蕨麻多糖配合应用后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FN-γ和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蕨麻多糖能明显升高正常小鼠血清中的IL-6水平,呈剂量依赖关系;能升高正常小鼠血清中的IFN-γ水平,而对TNF-α水平无明显影响。环磷酰胺能降低小鼠血清中IL-6、IFN-γ和TNF-α水平,蕨麻多糖能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升高小鼠血清中IL-6、IFN-γ和TNF-α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葛根素对镉致大鼠肝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葛根素组、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葛根素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以200 mg/kg剂量每日灌服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的葛根素;对照组和镉组大鼠每日灌服相同剂量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从第15天开始,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在灌胃的同时自由饮用镉水(50 mg/L),持续90 d。试验结束后,剖检采集大鼠肝,测定肝系数,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用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大鼠肝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肝系数和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GSH含量和CAT、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镉组相比,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肝系数和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GSH含量和CAT、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果表明,葛根素对镉所致的大鼠肝毒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研究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的诱变性.将昆明系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3组为阿维菌素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以9.60、4.80和1.92 mg/kg体重(相当于1/2、1/4和1/10 LD50)剂量的阿维菌素与1,2-丙二醇溶液1次灌胃;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以60 mg/kg体重剂量的环磷酰胺1次腹腔注射;第5组为阴性对照组,仅灌服溶剂.于给药后第12 d和13 d每组取5只小鼠,每只按2m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2 h后取材.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给药后第12 d和13 d,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相应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极显著(P<0.01),阿维菌素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与相应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证明阿维菌素对初级精母细胞不具诱变性.  相似文献   

15.
抗氧化酶在硝基苯中毒小鼠睾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将10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硝基苯染毒组(26 mg/kg、52 mg/kg、105 mg/kg)、花生油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各组试验小鼠进行处理后,于第30 d检测小鼠血清和睾丸中SOD、GSH~Px、CAT的活性及MDA含量,并通过DNA Ladder条带和透射电镜检测睾丸细胞的凋亡.结果,染毒组血清及睾丸中SOD、GSH-Px、CAT的活性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低于溶剂对照组,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高于溶剂对照组,染毒组均显示DNA Ladder条带;电镜下细胞核皱缩,异染色质边聚,呈现典型凋亡现象.结果表明,硝基苯中毒能够诱使睾丸发生氧化应激,进而导致睾丸细胞发生凋亡,抗氧化酶在睾丸细胞凋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成年雌性昆明小鼠360只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对照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1.5mg/kg(按体重给药,下同)给药组、DON 2.5mg/kg给药组、玉米赤霉烯酮(ZEA)20mg/kg给药组、ZEA30mg/kg给药组、DON 1.5mg/kg+ZEA 20mg/kg给药组、DON 1.5mg/kg+ZEA 30mg/kg给药组、DON 2.5mg/kg+ZEA 20mg/kg给药组、DON 2.5mg/kg+ZEA 30mg/kg给药组,每天腹腔注射1次,每次200μL,连续注射4d。分别在试验的第0、3、5、8、12天测定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抑制OH-能力、TAOC、GSH-Px活性和SOD活性。结果,ZEA或/和DON染毒均导致小鼠肝MDA含量明显升高,抑制OH-能力、T-AOC、GSH-Px活性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具有明显的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依赖效应。结果表明,联合染毒具有互作效应或亚加性效应,其中以2.5mg/kg DON与30mg/kg ZEA联合染毒所呈现的亚加性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翁苋颗粒对雏鸡感染鸡白痢后chTLR4、IL-1β、TN F-αm 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鸡白痢沙门菌菌液的方法人工复制鸡白痢的病理模型,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翁苋颗粒,于试验后各组随机取雏鸡剖解采样,检测法氏囊组织中chTLR4、IL-1β、TNF-αm 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感染对照组雏鸡法氏囊chTLR4、IL-1β、TNF-αm 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感染对照组比较,翁苋颗粒组、药物对照组雏鸡法氏囊chTLR4、IL-1β、TNF-αm 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翁苋颗粒可通过下调chTLR4、IL-1β、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防治雏鸡白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铅、镉单独及其联合暴露对SD大鼠机体的氧化损伤以及α-硫辛酸的保护作用,以300mg/L铅、50 mg/L镉单独或联合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SD大鼠,α-硫辛酸保护组在铅、镉自由饮水的同时用α-硫辛酸(50 mg/kg剂量)灌胃,12周后测定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CAT、SOD、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铅、镉单独染毒组相比,铅镉联合染毒组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和CAT活性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升高,与铅单独染毒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应染毒组相比,染毒的同时添加α-硫辛酸组大鼠血清中CAT、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所恢复,除镉与α-硫辛酸联合组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结果说明,铅、镉能够导致大鼠氧化损伤,α-硫辛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铅、镉引起的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用6~8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原花青素(GSPE)组(200 mg/kg)、醋酸铅组(2.5 g/L)、醋酸铅+GSPE组,连续用药30 d。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肝功能指标、肝病理学变化、肝铅含量、抗氧化指标、细胞凋亡情况和血细胞DNA损伤程度,用于研究GSPE对铅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GSPE会显著降低醋酸铅组大鼠肝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P0.05),提高SOD酶活性(P0.05),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显著改善铅诱导的肝病理损伤。TUNEL结果显示,铅会诱导肝细胞凋亡,GSPE可抑制这种凋亡。GSPE对铅诱导的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水平来保护铅诱导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铅、镉单独及其联合暴露对SD大鼠机体的氧化损伤以及α-硫辛酸的保护作用,以300 mg/L铅、50 mg/L镉单独或联合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SD大鼠,α-硫辛酸保护组在铅、镉自由饮水的同时用α-硫辛酸(50 mg/kg剂量)灌胃,12周后测定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CAT、SOD、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铅、镉单独染毒组相比,铅镉联合染毒组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和CAT活性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升高,与铅单独染毒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应染毒组相比,染毒的同时添加α-硫辛酸组大鼠血清中CAT、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所恢复,除镉与α-硫辛酸联合组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结果说明,铅、镉能够导致大鼠氧化损伤,α-硫辛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铅、镉引起的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