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不断完善治安学专业建设促进公安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学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进行本科专业设置调整时重新设置的3个公安学类专业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公安学类专业中的重点骨干专业。公安大学治安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今后我国各级、各类公安院校的专业设置均具有指导与示范作用。因此,加强治安学专业建设对于促进公安高等教育乃至整个公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治安学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促进了我国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公安大学在《关于我校1996-2000年学科…  相似文献   

2.
在公安学领域中对公安客体的研究十分薄弱,应特别加强。加强公安客体研究是做好公安工作和发展公安学的需要。将主体与客体的研究结合起来是科学认识论的通则。从广义上加强公安客体研究,才能适应公安工作的惩罚、保护、管理和福利职能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研究公安惩罚客体、公安维护客体、公安管理客体和公安救助客体。特别加强公安维护客体的研究是当前的国际性趋势。生命基因的研究启发我们在公安客体研究方面要无止境地探幽索隐。  相似文献   

3.
从1983年提出设立公安学,次年公安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出《公安学概论》,到1998年公安专业被列入国家高教本科专业目录,再到2011年3月公安学被列为国家一级学科,标志着公安学经近30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期间,作为参加创立公安学的学者之一,笔者从没有懈怠过,并为此尽了一点绵薄之力。在一级学科的公安学确立后,当前最要紧的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公安学科的研究机构,尽快成立“中国公安学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安学一级学科地位的正式确立,公安管理学作为二级学科建设的呼声日渐高涨。探讨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首先要弄清公安管理学专业与学科二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应将公安管理学的核心内涵、研究对象及范畴、研究方法等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推进其内在知识系统的完整性、独立性建设;最后,针对现有的实际条件,需从借助公安管理学专业的建设成果、发挥公安高等院校整体资源优势、加强学术人才建设、应加大软、硬件投入和遵循系统开放性原则等五个方面积极推进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5.
浅议公安学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公安科教界一直呼吁为实现公安学科的大学科地位而奋斗。取得大学科地位意味着公安学有一个高水平的、宏大规模的公安人文社会科学和公安技术科学的体系,它不再附属于其他大学科,而是具有与军事学、法学、行政学等大学科相并列的地位。应该看到公安学科体系,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发展水平上与此要求有很大差距。争取早日跻身于大学科之林应是发展公安科教事业的战略目标。这不但需要公安科教战线的广大同志倾力奋斗,更需要公安领导的倾心关注。一、公安科学的历史性矛盾公安事业担负着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6.
“科教强警”是解决公安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于国家和人民不断发展的治安要求这个基本矛盾的必由之路。公安事业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都离不开科学化。科学化的首位任务是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要从广义上理解“科学技术”(不要局限于技术科学)。大力发展自己的职业科学——公安学。全面加强科学投入。提高决策和勤务的科学含量。总之,公安事业科学化是公安改革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7.
包涵 《公安教育》2023,(4):61-64
<正>公安学自2011年增列为法学门类之下的一级学科以来,其学科体系逐步完善。与既往的公安专业脱胎于法学的状况有所区别的是,公安学一直在寻求学科差异上的制度化,在研究主题、群体、方法与需求上形成独立类别,从而树立其学科地位。1为此,公安学尝试在“标示知识组织和知识生成特殊性”的过程中展开了归类、建制和分立,在学科构成上建章立制与自立门户。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安学研究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2011年3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导论证的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同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新增设为一级学科,这在我国公安教育历史上是一件大事、盛事,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但公安学一级学科设置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得到部分学者的完全认同,公安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有待健全和完善。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公安教育的发展和对公安实践工作的指导。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国的公安学者和专家多多努力,使我国的公安学研究更上一层楼,使其学科体系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公安实践和公安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科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基础,公安学二级学科体系架构基本原则是:开放、前沿性原则,扶持新兴学科原则,二级学科体系生态化原则,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成熟学科原则.理想的公安学二级学科结构应该是树状结构,即以一级学科为主干,延伸出若干二级学科,再由二级学科生成多个研究方向,其特点是发展方向的单向性与学科关系的平行性.公安学可以设公安管理学、治安学、侦查学、犯罪学、情报学、警务战术与指挥、涉外警务学、国家安全保卫学、公安学基础理论、交通管理学、公安应急管理学、公共安全学、警察史学、警察法学等14个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10.
涉外警务学以涉外警务基础理论、涉外警务的法律依据、涉外警务的具体业务、与公安机关有关的涉外活动现象、规律和对策为研究对象。它与公安学、治安学、侦查学和边防管理存在密切的关系。涉外警务学的学科地位应是与治安学、侦查学和边防管理并列的公安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1.
论公安学(警察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及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职业警察的出现,为了警察事业的发展,人们必须去研究它,这便为形成学科提供了可能。从二三十年代开始,对警察工作进行科学理论研究在西方先进国家成方兴未艾之势,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但真正将警察工作做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并冠以警察学名称的是中国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曾出版过一套警察学术书籍《警察汇编》,共25册,其中的第一册就是《警察学总论》,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警察学这个名词。警察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在台湾已经确立,学科体系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构建,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更是开了先河。我国真正把公安工作做为一门学科并冠以公安学加以研究起始于 1983年,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确立公安学(警察学)基础理论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必须考虑:公安学(警察学)的研究范围问题;基础理论在该学科中的地位、作用问题;基础理论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必须符合理论性、科学性和逻辑性问题;基础理论的内容不仅要和公安(警察)工作同步,而且还应具有前瞻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1997年《公安大学学报》征求下列选题的稿件: (一)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当前,公安学的称谓学界有两种叫法:一种叫公安学;一种叫警察学。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公安学就是警察学;一种认为警察学不能同公安学划等号。同时,“公安”与“警察”的概念、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范围、体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需深化研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公安大学学报》征求下列选题的稿件: (-)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当前,对公安学的称谓学术界有两种叫法:一种叫公安学;一种叫警察学。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公安学就是警察学;一种认为警察学不能同公安学画等号。同时,对“公安”与“警察”的概念及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范围、体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需深化研究,展开讨论。 (二)公安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公安学各分支学科的一些基础理论,如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范围、体系、名称规范等,学术界尚存在分歧,需深化研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公安大学学报》征求下列选题的稿件: (一)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当前,公安学的称谓学界有两种叫法:一种叫公安学;一种叫警察学。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公安学就是警察学;一种认为警察学不能同公安学划等号。同时,“公安”与“警察”的概念、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范围、体系等一列基本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需深化研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广义公安论与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狭义公安,是指由现行公安法规所确认的“公安”涵义。广义公安,是指从科学词义上阐明的“公安”涵义。从词义上“公安”有较“警察”更广的容量,更易于适应自身事业长远发展。广义公安又称学理意义上的公安。“Police”的本义是广义公安,在一些国家, Police的职能宽于“警察”,相当于“公安”。是叫“警察”还是叫“公安”v要不要与国际接轨?在世界警察领域里从有近代警察以来就没有一个谁向谁接轨的问题,至于我们叫“警察”还是叫“公安”,纯系中国人自己的事。今后,我们要深入研究公安学基础理论,则应更自觉地以广义公安论为基前提。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公安学和公安技术被列为国家一级学科,分别归入法学和工学门类之下,实现了公安教育战线几代人的梦想,标志着公安教育科研事业迈入了全新的发展历程。在公安学一级学科获批的前提下,如何谋划学科的科学发展成了当前公安院校的紧迫课题。为此,公安院校应盘活现有的优势资源,将本科专业统一为“大公安学”,并努力构建学科共建机制,推动公安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安社会学是在变化着的社会领域内,综合研究公安组织及其活动和社会生活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内在联系的专门学科。它是社会学与公安学交叉的一门独立性边缘学科。公安社会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公安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加强公安社会学的研究,对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提高公安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促进公安活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等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18.
公安学基础理论是公安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建立与发展是和我校的课程建设分不开的。它的雏型是1985年出版的《公安学概论》(蔡诚主编),这本教材首次提出“公安学”的名称,其总论部分实际上是基础理论。1991年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戴文殿主编)是标志这门学科建立的代表作,曾作为我校和国家教委主持的自学考试的代用教材。1995年完成的公安高教规划教材《公安学基础理论教程》(柳晓川主编)成为“既适合于警察高等院校的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使用,也适合于公安高等教育自学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公安教育和公安科学研究的发展,创立独立的“公安学”已是公安科学界的共同愿望。经过公安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的潜心研究,不仅编写出了《公安学概论》,而且于1987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首次“公安学”学术研讨会,这对创立和深化“公安学”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开展“公安学”的研究,本刊陆续发表了一些“公安学”的研究文章,作为一家之言,子土同志的文章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公共安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范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当然,在一门新科学创立之始,有各家之言,这并不奇怪。然而,各家的学术见解正确与否,都要在创立“公安学”的实践中经受检验。本刊历来提倡学术民主,广纳百家之言。欢迎公安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就“公安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开展争鸣。  相似文献   

20.
高被引论文并不等同于高质量论文。高引用论文从数量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一个侧面观察一个学科研究发展的进程。通过对1984-2014年公安学学术关注度相关热门被引论文基本数据的统计,发现该时期公安学高被引论文呈波浪式发展,期间出现的三个高峰值与公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正效应,反映了公安理论研究和公安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公安学论文总量的增加不仅推进了公安教育教学改革,也推动了公安学学术关注度的内在提升。公安学科这一行业应用性特性决定了公安学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公安院校,也反映出刊载公安学高被引论文的主要是公安院校学报,其他人文社科类期刊并未足够重视公安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