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农村,由社员入股,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信用为原则,以法规为依据,以效益为目的的新型机制。如何把政府的...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国论坛》2006,(7):87-8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深化农业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业金融服务”的战略部署和中央一号文件的指示精神,今日中国论坛拟召开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今日中国论坛·中国农村金融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突破,拓展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渠道,为银企之间架设互动合作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陈新国 《湖湘论坛》2002,15(5):86-87
一、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和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由国有商业金融性质的中国农业银行、国有政策金融性质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组成。在这三类机构中,由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只行使粮棉油收购贷款管理职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无暇顾及;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按照商业化经营原则对农村地区的机构进行调整,基层服务网点正在逐步收缩,对农村地区的贷款仅局限在有限的领域内。因此,为农村和农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责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农村信用社身上。因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逐渐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明显障碍。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同时推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已经成为构建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面临体制与定位、经营理念与管理水平、经营宗旨与资金去向之间的矛盾,发展一个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金融制度是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必然之路。突破对农村信用社的路径依赖,坚持农村金融合作与其他专业合作互动及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环境是我国农村金融合作制度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完善和落实中国农村金融全面发展的宏观政策;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合作金融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辅助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挥其特殊的金融支持作用;规范扶持农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加快互助金融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农村金融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理论月刊》2008,(9):169-173
纵观国外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农村金融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商业性金融阶段、合作金融阶段和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展阶段、现代商业性金融阶段。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揭示出农村金融的实质是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农村各业做出的有偿的资金支持和补贴,以及商业银行专门针对农村信贷需求特征设计的金融结构。由于农业的特性,决定着农村金融并非只是一定阶段存在的临时性"产物"。  相似文献   

8.
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下达后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农业银行和农业银行负责领导管理的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说明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极需进一步改革完善。一、农村全融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业发展银行县级机构确立以来,确实在支持农业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支持农业、发放扶贫专项贷款…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10,(5):F0002-F0002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成立于二十世纪50年代,是由农牧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组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目前,全区农村信用社共有机构网点2400个,职工总数2.4万人。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于2005年8月20日.是由全区93家旗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组成,经自治区政府授权.履行对全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0.
彭琳 《青年论坛》2014,(3):120-125
近年来,我国对于"三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完善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这一金融体系对"三农"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与金融机构追求效益偏好之间的矛盾,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资金短缺仍然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谢有武 《桂海论丛》2000,16(3):72-74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并以合作制的原则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问题和既有理论研究、政策主张的不足,将农村金融置于农村经济系统和整体金融系统之中,描绘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随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具体路径。新时期发展农村金融要以发展农村经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主线和依托,以市场化为目标,以商业性金融为方向,以业务为纽带,通过合作性金融改制和金融自由化改革形成商业性金融服务农村的倒逼机制。在发展农村金融过程中,要引导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商业化,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黄明  苏晓凤 《求索》2012,(2):49-50
农村恶劣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严重的社会排斥,以及农民金融知识和信息的缺乏是形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提出应该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政府规管,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制定缓释政策和加强农村金融教育和消除信息差距,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问题的措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顿规范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真正办成合作金融组织。改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整顿规范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村信用社和县联社要按照"自愿入股、民主管理、主要为人股社员服务"的合作制原则规范运作,健全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机制。抓紧组建信用社行业自律组织,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对资不抵债高风险信用社要实行跟踪监控,采取切实措施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改善外部经营环境,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秀萍 《前沿》2009,(13):36-38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困境下,农村民间金融这种由劳动人民自发进行的金融活动迫切需要现代金融法律的加以规范,本文作者主张通过健全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确立民间金融主体的合法地位,引导民间金融进入正规的金融体系,建立民间融资的保护性法律制度,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市场借贷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对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挑战。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影响了金融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重点是重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创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部农村崛起与区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越匹配,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渗透力就越深入。本文运用区域金融理论,对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中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和中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培育与中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支持中部农村崛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余谦 《前沿》2012,(14):87-8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为配合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农村金融的改革.本文就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胡柯 《小康》2016,(4):42-43
概念内涵是一种交易;以信息为前提;全赖信用维系。农村金融概念农村金融的准确定义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首要前提。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冠以"农村"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  相似文献   

20.
安起雷 《传承》2012,(7):64-65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逐渐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明显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