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衣芳 《理论学刊》2001,(5):62-64
一、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辩证法的探求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以不懈的探求把握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辩证法 ,实现了主体的行动路线与历史发展客观逻辑的有机统一。在与世界历史的相互作用中寻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逻辑。任何时代历史条件下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都只能在它所处的世界历史环境中实现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就更是如此。 2 0世纪 2 0年代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及其趋势中 ,看到了同其他被压迫民族一样 ,中国已经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走…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党选择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统一战线策略的历史依据。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党和政府既不能为了消除不平衡而采取“同步”发展战略,也不能强化和扩大这种不平衡。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实行梯次发展战略,在原有不平衡基础上,逐步消除不平衡,最终达到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3.
拨开中国近代沉闷晦暗的天空,五四运动犹如暴风骤雨过后的一道彩虹,从真正意义上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回溯历史,五四先进知识精英们是选择了"民主科学"亦或是被选择了"社会革命"?本文试图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对蕴含于期间的历史逻辑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中的科学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理论,在认识上强调了真理与实践的关系,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当时社会生产实践和革命实践的结合.这一思想的形成,体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的继承和近代以来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结果.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中的科学现与所谓"唯科学主义"的指认存在着异质性的区别,对于如何认识科学在当代社会运用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仓 《党的文献》2013,(1):62-68
在陈云看来,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旗帜,是党、军队和人民的领袖,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选择的结果.因此,“文革”结束以后,陈云强调对毛泽东的评价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他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通过提出了关键建议,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之所以能够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于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中国革命数十载的实践中,贯穿在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据马列主义经济理论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理论源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具体到各个历史时期、发展阶段、不同领域,揉进了他巨帙浩繁的文稿中,内容极其丰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并得以发展的最根本保证,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研究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推动现代中国历史发展,使中华民族洗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历史伟人。对这两位伟人进行科学的比较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工作者一个长期的重要研究任务。目前研究这个问题的论著很多,各种观点至百花齐放之态。本文根据十五大精神,试从几个视点进行多侧面的综合比较,以期进一步客观地全面地揭示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理论贡献。一、毛泽东和邓小平代表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进程、两个阶段第一个视点,也是首要的比较,即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对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毛泽东和邓小平代表了历史发展的两个进程…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3):19-20
早在延安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就曾经深入研究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文化问题,并从科学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潮和文化变迁做出了总结,他不仅分析了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解放和文化更新的规律等,还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观点,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毛泽东非常看重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将其看成是构建新的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他指出,没有思想文化上的解放,中国社会的彻底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事业必须要纳入中国革命的总战略中。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平衡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我们认清中国国情,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关系及其本质特征和各种矛盾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由此而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发生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列宁的这一思想给予毛泽东一个重要的启示:即革命是在不平衡的状态中发生与发展的.那么,中国的不平衡状态表现在哪里呢?从大革命开始,毛泽东就将他的视角转到了农村,关注着构成中国社会不平衡状态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链条上说,党创立至大革命时期(1921年7月——1927年7月),是中国的新式民主革命由五四运动拉开序幕到实际进行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革命由失败到开始转向胜利的时期;就毛泽东本人的科学思想发展过程而言,是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由确立基本框架到开始在革命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时期,也是他开始把自己当时所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化为观察分析中国国情、探索解放中国革命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毛泽东思想论述了中国革命不平衡发展的内容及其形成原因,并指出了认识和利用不平衡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作者认为,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领域、城乡、地区上的不平衡。这主要是由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各种主观因素造成的。只有认识和掌握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规律,才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亍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13.
五卯时期,中国人民接受了世界革命的影响,初步认识到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自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阵线说来,则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①这样,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必然会受到世界革命形势的影响。本文仅就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对这一问题予以论证。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它是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势力展开斗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需要。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对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批驳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变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是中国革命、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1937年至1945年间,毛泽东构建了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对毛泽东的理论著述进行系统考察与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本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划分为基础理论、中层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面。毛泽东论述了客观世界的基本性质、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阶段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进而提出认识活动具有过程性的重要命题,对教条主义思想发起了认识论层面的批判。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理论。随后,毛泽东划分了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不同阶段,将此时中共革命的性质确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革命阶段为标准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历史分期,明确规定中共革命将朝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革命阶段划分与历史分期可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一种中层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与游击战争理论则是典型的应用理论,二者分别围绕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游击战争的战略性进行理论建构。以思想史为视角,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内在结构,有助于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之间建立对话关系,促进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综观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历史 ,中共三代中央领导核心都十分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科学地回答了“古今中西”文化之争 ,解决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问题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和实践支点。鸦片战争后 ,中国民族危机接连不断。由此而来的各种剧烈冲突 ,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 ,就表现为“古今中西”之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以及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相结合 ,对近代以来的“古今中西”文…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重视和加强党政干部对历史的学习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他说,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也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19.
毛泽尔认识论思想是革命的能动反映论。它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又服务于并指导着中国的实践。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且从中国实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科学的理论.从而构成f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根本特征。一7、坚持不懈地突出实践性原则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进程中,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他亲身经历的伟大实践.科学地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创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论。这一光辉思想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30年前后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论战内部的脉络及其历史方位,尤其注重论战对于中国革命而言所包含的思想和政治动能。为此,首先分析论战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所处的位置及其特点,继而探讨论战中农民问题何以被确定为革命的核心问题,进而阐述由生产关系论所引出的土地革命展开的可能性,最后分析部分论者如何从“不平衡发展规律”入手确定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总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对中国革命的目标、内容、方式、前途等作出了系统的学理论证,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政治经济学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