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崔敏 《学理论》2012,(29):154-155
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中国英语是一种受母语(汉语)影响的中介语变异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依据中介语理论探究中国英语的本质特点、存在依据及其发展前景,以求使其在促进对外交流、弘扬中国文化、规范和发展中国英语方面产生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娟娟 《学理论》2009,(30):191-192
模因论(memetics)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语用学理论。语言是模因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模因,即模因语言,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发展规律。作为语用学理论模因论也为二语习得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本文重点从模囡论的角度分析二语词汇习得,旨在尝试性研究模因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启示,为二语词汇习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为广大外语教师提供参考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驰  王旸  王丽皓 《学理论》2013,(3):202-203
语言迁移是中介语理论应用的一项重要课题。语言正负迁移的差异也是直接影响中介语的使用效果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和恰当性的主要因素。根据以往相关研究,从迁移理论出发,就研究生在英语视听说课中产生的偏误,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为了更好明晰语言迁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克服语用失误,促进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学习。  相似文献   

4.
李晓霞 《学理论》2012,(8):138-139
母语,语言环境以及个人心理特点中的不同方面会对二语习得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年龄以及其他一些外在因素也对二语习得产生一定影响,了解和认识这些方面对二语习得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郑玉荣  张鹏蓉  栾岚 《学理论》2011,(18):245-247
回顾了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基于学习者语料库开展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方向分别从计算机辅助失误分析、中介语与目的语对比、中介语与中介语和/或目的语对比,中介语纵向对比四个角度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在这四个方向中纵向研究还比较薄弱。结合成果分析,还建议了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李郁  施秀川  王秋晨 《学理论》2012,(35):188-190
语际语用学研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是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的二语习得理论和跨文化语用学发展的交叉学科,是语际语言的语用学研究。语际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形式。通过认识和了解语际语用学,有助于二语习得者最终掌握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7.
唐敏 《各界》2008,(12)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研究的中心问题。通过分析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正负迁移现象,进而探讨其对翻译能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这对有效提高翻译能力是可行且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者处于目的语国家中往往会遇到语言外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因而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交流中,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造成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要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的内容应注重交际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域、历史、三语习得等原因,对内地大学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弱项,尤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更是英语教学中的瓶颈。本文通过自己作为中国医科大学的一名英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母语思维方式和文化、基础、兴趣三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因并总结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郝飞雪  陆华强 《学理论》2012,(30):227-228
错误在语言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它们被认为是一种中介语,而不再是一个需要彻底根除的学习障碍。错误是走向完善的路标,通过对这些路标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中介语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文章主要介绍了语言教学中的错误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了错误类型,如何进行错误分析,以及如何对待错误。  相似文献   

11.
李夏怡  徐婕 《学理论》2013,(20):247-248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教学和学习方法等因素,习得的效果不尽相同,其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动机、性格、态度、焦虑、自信等方面。以两名来华学习汉语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在中国计量学院的学习情况为例,并借鉴已有的二语习得研究成果,探究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为优化第二语言习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方华 《学理论》2009,(29):165-165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关注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习得性基于不同语言习惯之间的差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基于文化习得性的英语教学必须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3.
韩坤  危鸣辉 《学理论》2013,(9):228-230
中介语石化是国内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引起了学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在介绍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定义、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具体探究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通过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多角度的分析,作者总结出一些英语教学启示,教师可以用来减少石化现象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杨庆娣 《学理论》2011,(14):295-296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二语习得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个体活动,配对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互动式教学对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璇 《学理论》2010,(15):148-149
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首次提出了内隐学习的概念,并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两种。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外显学习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借助手段的有意识的活动。两者有着不同的学习机制,但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够将两者完全割裂。而研究者如Dekeyser、Hulstjin将内隐和外显学习引入了第二语言习得中,开辟了二语习得研究的新领域。在二语习得中应将两种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和动态权衡,提高学习者习得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立场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内隐,以及语言人通过语音、语调、句法等外在结构形式赋予的情感态度。学生在本族文化的固有影响之下,再从媒介语的文化立场去理解目的语文化有很多困难。在民汉外三语教学中,让媒介语的文化立场朝向少数民族文化的方向倾斜,谋求民、汉语言的文化共性,有利于提高三语教学的成效和消减民族学生潜在的无意识的文化对立。  相似文献   

17.
罗文苹 《学理论》2010,(21):277-278
通过广泛阅读实现词汇附带习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词汇习得方式。回顾了词汇附带习得概念的提出,指出词汇附带习得的必要性,总结了影响二语阅读过程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三语"教学是在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深入落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继"双语"教学之后的一种新的民族语言教育现象.但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三语"教学受到文化差异、母语的负迁移干扰、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大阻碍了民族地区"三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9.
要习得一种第二语言,必须习得该语言的文化。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也是一种逐步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语言是表现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简单讨论了语言和文化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20.
蔡名言 《学理论》2013,(32):300-301
运用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对比分析法对英、法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分析的难度等级对二外法语教学中的难点进行预测,从而提高二外法语教学质量。将二外法语学习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英法两种语言现象完全相同;英法两种语言现象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英法两种语言现象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