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是指在交通事故中颅脑遭受直接或间接外伤后,所产生的各种精神障碍。该类案例在法医学评残鉴定中较为常见。本文作者对1996年8月至2000年8月鉴定的19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伤残程度评定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溯即往一年半的鉴定资料,根据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对被鉴定人临床表现进行整理归纳。整理被鉴定人颅脑受伤的类型,统计分析评定时机及评定结论。结果 65例样本纳入本研究,平均评定时机10.23&#177;7.2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记忆损害,人格改变和神经症样综合征占有较大的比例,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较少,未见意识障碍和癔症样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智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障碍与伤残等级负相关。结论 智能和记忆障碍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应在伤后六个月才宜进行伤残评定。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后既有躯体损伤,也常伴有精神障碍。躯体损伤的伤残程度评定已为大家所共识。精神障碍近年来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收集了459例颅脑外伤病历资料,对其中伴有精神障碍的68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商讨。案例资料一、一般资料1.病历选择68例具备下列条件:(1)既往无精神病史及智力低下;(2)伤前无脑部疾患、癫病及脑血管病史;(3)可排除其它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病。2.性别年龄男47例,女对例;年龄在5~76岁,平均年龄42.33岁。3.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0例,钝性外力28例,锐性外力10例。二、临床资料1.本组68例病历…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42例颅脑损伤伤者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诊断按照病史资料和颅脑CT/MRI确定;精神障碍按照CCMD-Ⅱ-R、CCMD-3及龚氏修订的韦氏智力量表(WAIS-RC)确定;伤残程度评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将所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精神障碍以脑震荡后综合征居首位(26.2%),其次是遗忘综合征(21.4%)、神经症(16.6%)等。精神障碍以脑伤的低伤残等级多见(Ⅹ级52.4%,Ⅷ级14.3%,Ⅶ级19.0%),但整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多分布于脑器质性损伤(脑挫裂伤54.8%,脑干损伤16.7%);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多分布于脑功能性损伤,其中脑震荡占21.4%,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智力缺损多见于脑器质性损伤(P<0.05),80.6%分布于脑伤的Ⅹ级、Ⅷ级和Ⅶ级(P<0.01)。结论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及智力缺损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类型、性质有关,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并不平行。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事故所致精神损害的法医学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Chen GH  Liu JH  Zheng JL 《法医学杂志》2006,22(2):107-110,116
目的研究RTA所致PTSD的相关法医学问题,为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提供科学依据和司法建议。方法对156例因RTA申请伤残程度鉴定的被鉴定人,通过临床精神病学检查确定PTSD的诊断,法医临床学检查评定躯体损伤的伤残程度,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受害人的心理社会状态。结果156例被调查对象PTSD发生率为51.92%。男女PTSD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随着伤残程度的严重性增加,发生PTSD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加;PTSD组与非PTSD组在生活质量总均分和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四个维度以及焦虑、抑郁的各项得分中都有显著性差异;获得赔偿将明显降低PTSD的发生率。结论RTA作为创伤性事件,申请赔偿的RTA受害人存在较高的PTSD发生率,获得良好的赔偿可以明显地降低申请赔偿的RTA受害人PTS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 回溯即往一年半的鉴定资料 ,根据CCMD -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对被鉴定人临床表现进行整理归纳 ,整理被鉴定人颅脑受伤的类型 ,统计分析评定时机及评定结论。 结果  65例样本纳入本研究 ,平均评定时机10 .2 3± 7.2个月 ,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记忆损害 ,人格改变和神经症样综合征占有较大的比例 ,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较少 ,未见意识障碍和癔症样障碍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智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障碍与伤残等级负相关。 结论 智能和记忆障碍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应在伤后六个月才宜进行伤残评定。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范利华,吴军(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颅脑损伤后遗的躯体伤残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亦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损伤后遗症有精神障碍的人,生活质量及家庭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对家庭和社会来说要承受巨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由于症状表现的主观性以及当前客观检查方法所能提供证据的匮乏,加之赔偿伴生的症状伪装和夸大等问题,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伤残评定鉴定意见一致性不高.在人体损伤赔偿纠纷中,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伤残评定成为法医精神病鉴定的争议点和难题.通过对脑震荡及相关术语变化、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症状表现及诊断标准、脑震荡后综合征客观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脑外伤后司法鉴定案例资料,按照神经外科GCS评分把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鉴定案例分为重型(A组)、中型(B组)及轻型(C组)颅脑损伤;对案例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并探索临床症状与脑外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以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最多见。重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中以智能损害综合征为多。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不同严重程度的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癫痫的法医学评定要点,提出外伤性癫痫的法医学评定依据。方法对100例颅脑损伤后癫痫患者门诊及住院病历,结合临床脑电图(EEG)结果、CT片、MRI片等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GBl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有关颅脑损伤后癫痫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的相关条款规定,Ⅲ级伤残8人,Ⅴ级伤残10人,Ⅶ级伤残22人,Ⅸ级伤残40人,Ⅹ级伤残20人。误工期限、营养期限和护理期限评定结论时间长短差异较大,具有个体化特征。结论外伤后癫痫常继发于严重的颅脑损伤,其发作特点决定于颅脑外伤的部位和程度,外伤性癫痫法医学鉴定必须以外伤史及既往史为基础,结合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综合癫痫发作类型、频率及药物控制情况作出正确的伤残等级及误工期限、护理期限、营养期限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1.
Wang SF 《法医学杂志》2008,24(3):194-196,199
在现有的法医学文献中,多将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作为颅脑损伤的并发症进行介绍。但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非颅脑损伤所致的PVS并非少见。另一方面,目前通用的法医学鉴定标准中,只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评定》将PVS明确列为评残条文,并归入“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项内。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PVS、特别是非颅脑损伤所致PVS的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的评定均成为鉴定难点。在实际检案中.可以结合PVS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法医学检查特点加以综合分析,进而作出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对精神伤残程度评定的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伤残是指在各种物理、化学等损伤因素作用下,导致个体长期的精神障碍,存在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且此精神障碍与损伤事件相关性一致,才属于精神伤残。因此精神伤残程度评定与精神损伤程度评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损伤并不一定达到精神伤残程度,在我国,精神伤残程度的评定,大多是涉及到各种行业的行政执法需要。通常司法鉴定中遇到的精神伤残程度评定,多是因为当事人一方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伤残评定结论持有异议,使一般行政执法的伤残评定,上升为有关法律诉讼的司法鉴定。精神伤残程度评定的司法鉴定,可出现在民事人身损害…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其中部分颅脑外伤者以智能障碍为由提请伤残鉴定[1,2]。为了准确鉴定这类伤者的伤残等级,必须对其智能障碍程度做出客观评定,这就涉及到对伪装以及不配合检查者智能障碍程度的判断问题。本文通过对2例交通事故外伤后智能障碍的鉴定情况进行分析,试图初步找出此类鉴定的特点。1案例资料案例1黄某,女,41岁,初中文化。于2000年8月2日被一大货车撞伤,伤后住当地医院,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头皮下血肿,脑干损伤?经保守治疗,住院2个多月后出院。伤后7个月进行鉴定。阅其…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30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路交通事故所致人员的损伤及伤残程度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要内容。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损伤 ,它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而居第二位 ,但其致残率占首位。本文对 1997年~ 1999年发生在太原市的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者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对颅脑损伤的发生、肇事方式、损伤机制及伤残评定等问题进行初探。1 案例资料分析1 1 一般资料收集太原市公安交警支队事故处 1997年~ 1999年因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者伤残评定档案资料 30 0例。男性伤者 2 2 2例 ,女性 78例。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5岁。其中 10岁以下 16例 ;11~ 2 0岁 …  相似文献   

15.
精神损伤是指个体遭受外来物理、化学、生物或心理等因素作用后,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精神紊乱或缺损。狭义的精神损伤鉴定,即精神损伤程度鉴定,是相对于躯体损伤而言,应同属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范畴。本文试从精神损伤的广义层面上,将精神损伤程度及损伤后的精神伤残程度、精神障碍因果关系等相关鉴定案件统称之为精神损伤类案件,以探讨此类案件司法鉴定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Liu KL  Zhang XG  Kong B  Huang SX 《法医学杂志》2010,26(4):273-275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致儿童颅脑损伤的类型、特点、主要并发症及其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特点。方法对204例车祸致儿童颅脑损伤的伤残评定资料按伤者受伤的不同部位、有无并发症、并发症的类型及伤残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弥散性原发性脑损伤64例,单纯局灶性原发性脑损伤80例,全面性继发性脑损伤24例,局部性继发性脑损伤36例。主要并发症为外伤性癫疒间14例(6.9%)、外伤性脑梗死9例(4.4%)、外伤性脑积水7例(3.4%)、外伤性精神障碍5例(2.5%)。结论道路交通事故致儿童颅脑损伤,以单纯原发性颅脑损伤多见,容易并发外伤性癫疒间及外伤性脑梗死。对涉及儿童颅脑损伤的伤残评定应适当放宽标准,伤残评定标准应增加专门针对儿童的条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交通事故受伤后精神伤残鉴定临床特征。方法对109例老年人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后精神伤残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非老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老年人多为被动性损伤、受伤后颅内血肿发生率高、致残的原因88.07%是智能及精神障碍所致,损伤程度及伤残等级以中、重度多见。结论最佳评残时机为脑外伤一年后为宜,应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提高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8.
余家树 《刑事技术》2003,(6):55-56,60
由于各种生物性、化学性、机械性因素作用,可导致人体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以及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因此,人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就成了涉及审理刑事、民事案件中人体损伤与残疾程度的评定,公正确定侵权行为人所应承担合理赔偿的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研究人体损伤与残疾程度的评定是法医学、伤残赔偿学的迫切需要,并且对人身损伤与伤残赔偿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刑事技术2003年第1我国人体损伤与伤残程度鉴定的现状当前,人体损伤与伤残评级鉴定人员分专业司法鉴定人员和未实行司法鉴定人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19.
试论精神损伤评定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跃  毛书贵 《法医学杂志》1998,14(3):157-157,148
精神损伤的程度评定较之于躯体损伤程度的评定,具有复杂性和不易操作性【门。笔者认为应该首先搞清几个问题,才有可能较为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鉴定标准来。1损伤与疾病的关系当损伤与疾病共存时,一般有以下几种可能:(l)损伤与疾病完全无关:例如躯体损伤或社会应激发生后,出现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2)损伤与疾病直接相关:如反应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往往与精神及躯体损伤密切相关;(3)损伤与疾病间接相关:例如神经症的症状加重、疲症的诱发,或是其他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均与一定…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颅脑损伤233例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Jin L 《法医学杂志》1998,14(3):151-152
通过对233例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案例的分析,对受伤者的性别、年龄及损伤程度进行了统计。并对其颅脑外伤后遗症和伤残等级的关系、评定时间及脑外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认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