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民族的未来──迎接世界妇女大会亿万爱心献春蕾94—95系列行动大会在京召开本刊讯无论是中国现有的1.8亿文盲,还是每年失学的儿童中,70%以上为女童,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它告诉人们:女童的辍学问题是我国实现义务教育的难中之难,解决女童辍学问题,已...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我国女童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童受教育的机会与质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90年代,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开展的女童教育行动研究,以解决女童受教育的均等性和有效性为主要目标.与此同时,许多研究者就女童失学辍学的成因、大龄女童面临的教育困境和补救措施、女童上学的家庭投入与收益、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严酷的事实:中国共有1.8亿文盲(占世界文盲总数的1/4),其中70%以上是女性;每年有100多万失学儿童,其中70%以上是女童.教育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有关资料统计,近10年来,全国累计有1000多万儿童因贫困不能上学,其中70%是女童.在四川省,每年有近10万儿童辍学、失学,其中女性占70%以上.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女童辍学已是四川省实现义务教育的难中之难.在四川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女童就学难,母亲素质差,不仅使一个家庭贫困愚昧,更导致了早婚早育,使更多的女孩失去了求学机会.许多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教育家都明确指出,女童教育不仅对于妇女个人及家庭,而且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他们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教育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文学家们把天真活泼的女孩叫做“春蕾”,这是多么奇妙的比喻!然而,今天人们面对众多女童失学的严峻情况,却犯起愁来:有些社会主义的“春蕾”缺少文明的阳光啊! 在新中国,“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党和国家为提高妇女科学文化水平作了巨大的努力,使女童的入学率不断提高。据统计,1949年我国小学生中的女生只占23%,1960年提高到39%,1993年又提高到46.8%;1990年全国未入学的学龄儿童中女生占81%,而1993年则下降到66%,可见男女  相似文献   

6.
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减少人口出生量仅是浅层次目标,我们切不能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已有成绩而沾沾自喜。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育率的明显下降,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男女性别构成失衡、农民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等深层次的问题正日益显露出来。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现状是长期的、多元的、历史的等综合性原因所造成的。尤其是某些迫不得已而为之的阶段性人口政策,或多或少会将几代人酿成的人口“苦酒”强加到下一代人头上。这种人口问题的“代…  相似文献   

7.
卜卫  李潘 《中国妇运》2006,(2):20-23
自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举行以来,在女性和媒介倡导领域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依照北京行动纲领女童战略目标,结合中国主导媒体中女童报道内容的研究和媒体领域关于女童报道的其他实践,回顾十年来的历程,我们首先欣喜地注意到了十年来媒介在女童问题报道上的积极变化:1996年以来,女童问题已成为中国主导大众媒介中的一个议题。它不仅被表现在有关国家发展、教育发展、妇女发展、儿童发展的报告中以及国际报道中,也被当作教育、科技、文化、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问题独立地加以报道。女童问题常常作为国家发展、教育发展、妇女发展或…  相似文献   

8.
商城县观庙乡台胞熊智锐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1995年以来,他先后出资2万美元在商城高中和观庙高中设立奖学基金,以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从1998年起,熊先生每年又出资2万元人民币长期救助失学女童。他的义举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台胞熊智锐捐资助女童@  相似文献   

9.
谈美琴 《前沿》2010,(8):90-92,9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是占人口半数的农村妇女。而要使她们能够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女童的教育就不可忽视。当前女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失辍学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地农村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女童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的因素,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增强女童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问题史静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国外一些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改名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学院”,或增设“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和教育界在努力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在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中,开发最不充分的是...  相似文献   

11.
我是贫困山区的一名小学教师。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我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北京等大城市热烈庆祝“六一”的报道。在我们这深山沟里,智看不到这样的气氛,有的孩子还因为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尤其是女童失学现象更严重一些,很想请您谈谈如何关注女童的问题.谢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统一战线》2006,(8):F0004-F0004
去年以来,农工党山西省忻州市委会积极开展“春蕾桥”相资助学活动,发动广大农工党员,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先后为贫困山区的百余名品学兼优,困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女童解决了上学所需的学杂费用,直至资助到她们完成学业为止。因为市委主委张会田和首届山西省“十大爱心使者”获得者赵伟虎等在该市忻府区会里村与受资助的女童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李锡鹏 《创造》2001,(4):34-34
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了21世纪前10年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并将我国未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确定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新的世纪,我国将要赶上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经济的发展、教育科技的发展、西部的开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等等,都给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14.
绽放的春蕾     
《中国妇运》2012,(6):46-46
题记:中国儿童基金会实施的春蕾计划,凝聚全国妇联历届老领导心血凝聚社会爱心人士力量,帮助数以万计失学女童重返校园。  相似文献   

15.
“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六至十四周岁的学龄少年儿童中,有三千多万从未入学或中途辍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百分之十九,在这些应该接受教育而没有读书的少年儿童中,有八成以上分布在农村,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为了让中国贫困地区每年一百万失学儿童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在全国实施“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计划。该计划具体内容是: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全国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牵线搭桥,使捐赠者(个人或集体)与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结对挂钩,建立直接联系,实行定向资助直至其小学毕业。  相似文献   

16.
人口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定为基本国策。认真总结句\五”成绩,分析当前人口形势,明确今后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实现我省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八五”期间我省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但问回不容忽视“八五”期间,正值我省人口出生的高峰期。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人口计划,实现了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到200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3亿以内,较)l画度地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计划生育工f基本实现以宣传教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避孕5主,并逐步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由以2又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gg、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5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宗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到2010年,5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使出生人口素质进一Z怪高,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e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甄砚 《中国妇运》2001,(6):28-30
女童教育影响到世界发展。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共识,并且从一种道德观的认识发展为法律的条款和政府的行为。人类两千年社会进步和科技飞跃的实践证明:物质资源的稀缺,不能阻止一个国家从落后跃为先进,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贫乏,则可能使自己永远处在落后和贫困之中。因此,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得到175个国家的批准,1990年“全民教育世界大会”将女童和妇女教育作为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为什么女童的受教育问题影响并反映着社会的进步,而且要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为什么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女童被列为重要的关注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人口素质又是人口问题的核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我国农村人口占70%的基本国情,只有从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入手,做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才能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20.
山村孩子吃了一顿“文化饱饭”严福夫最近几年,中国掀起一股对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山区等贫困地区进行“文化扶贫”的热潮,如实施“希望工程”(一项旨在使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的计划)、“春蕾计划”(一项旨在为失学女童重新获得学习机会的行动)等等。中国福利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