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可以说,离开了汉字,就没有了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不可缺少的要素。换句话说,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有筋有骨、有血有肉地呈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意味,离不开这两者的相互滋养。追根溯源,书法之美与汉字之美的交织与融汇,从书法审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汉字的演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潜、流动,直至拓展、升华。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书法     
吴心 《黄埔》2006,(2):46-47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随着中国汉字的发生与发展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因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书写出来的有章、有法的一种艺术形式,离了汉字,则无从谈起书法,而只要说汉字,就不能不说书法,书法史与汉字史不可分割。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形式,书法史便从甲骨文始。甲骨文带有原始图画的形迹,构图形象简练,其成字本身就是艺术结晶。由于甲骨文是以刀刻于甲骨等兽骨上,用笔自有特点,虽然古人未必有意识追求刻字的艺术美,但甲骨文这一文字本身的形态决定了刻写的美感风貌。甲骨文从被发现至今已100余…  相似文献   

3.
文字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符号,书法则是中华文化独创的艺术奇葩。中国的汉字与其它各国文字一样,最初是为了论述事实而发明和使用的。对至今日,汉字仍然在各种场合有效地履行着记事功能。汉字在记述事实的同时,还成为书法家手下的艺术创造。飘逸如春风拂面,凝重如高山峙立,清秀如寒梅傲雪,狂放如飞瀑凌空。5000年岁月,留下了多少佳作,迷住了几何书家。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不够它纵横驰骋,在一衣带水的东邻,在隔洋相望的新大陆,书法已在得到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6,(2)
正存在决定意识,书法随时代。先民在刀耕火种时代,结绳记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以仓颉为代表创造了汉文字,由汉文字又创造了书法艺术。有历史记载的三千年文字史、五千年文明史,使中华民族光耀人类史册。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迅猛、知识爆炸。书法艺术是中国国宝,也是世界的独门艺术,人们以与时俱进的思维重新审视它,认识有了提升,觉得它不  相似文献   

5.
从汉字说起     
吴心 《黄埔》2006,(1):50-51
人类社会真正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从有了文字才开始的。文字,是人类的文明之光。汉字,则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说到汉字,可说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独具特点的。从文字发生学的角度讲文字分为自源字和借源字。顾名思义,所谓自源文字,是一种独立产生、发展的文字,历史一般比较悠久。汉字是自源字除了汉字以外,世界上的自源字,还有西亚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而只有汉字至今还在使用,其余的都已死亡,或只有后裔留存了。借源文字则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体系而建立的文字。如日文借源于汉字,英、法文等借源于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等。当…  相似文献   

6.
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高敬增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已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它以毛笔、宣纸、墨汁为书写工具,以线条组合为表现手段,以汉字的涵义和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为表现内容。它是象征性与抽象性熔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它深刻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神、优良传统、伦...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相生相伴,是中国文化之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的独特性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共通性,使其具有"走出去"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书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必将对世界文明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同时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要肯定汉字、歌颂汉字、学习汉字、应用汉字,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汉字在信息时代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9.
<正>听起来有点故弄玄虚。其实就是这样。它不止于此。人们常习惯于分出个三六九等,尊卑梯次。就拿书法文学和相近学科来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哲学的的最高境界是佛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符号化。书法不但在艺术门庭中居于首席之位,甚至说成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也不为过。文字的雏形一诞生,中华民族的灵魂便也附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着悠久的血脉相通的历史文化关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学、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的共同形式。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成员共同的传统心态、欣赏习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艺术形式、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犹如一条纽带,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任何外来势力所割不断的。使用共同的汉字、汉语和书面语汉字是以象形为本源的符号,从整体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会意文字,具有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表识功能,在世界文字中独具…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书法是写字方法,是一种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古人也说过,书法当随时代,各种书体应运而生,书法名家大家,与时俱进,各领风骚,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璀璨群星,列于河汉。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爆炸,中国书法艺术又该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我以为,书法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之宝,宇宙之瑰宝。书法博大精深,应该叫宇宙书法。众所周知,大凡民族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篆刻艺术,是中国艺术门类中的一个特殊门类,它与汉字、中国书法、中国画等艺术门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并在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本来是汉字的艺术化和个性化。汉字的结体规范、妥贴、谐和、悦目,用笔抑扬顿挫,有粗细大小、节奏,章法有起承转合、错落有致、有韵律,则产生美感,故被纳入艺术的范畴;书法之外另加“艺术”二字而称为“书法艺术”明显累赘,因为“书法”二字已含了艺术的成分。正如一个人之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是它的个性。惟其如此,真正的书法作品必是极具有个性的,况且,自古就有“书者、心画也”、“书如其人”之说。 然而书法又确是汉字,而汉字又是中华汉语言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人有一种天然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把汉字写得好看。中国的文字、艺术、文化,莫不与书法息息相关,须臾不可相离。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可以说是中国人精神的依止处。——衣雪峰"熊秉明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且不论这个论断是否有失偏颇,至少熊先生说出了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书法是古代中国的文明象征,也是汉字文化的独特载体,在今天社会活动中,尽管电脑词语与汉字信息的发达,许多人弃繁就简,用电脑打字代替书法写作;在今天的大学中,许多学生电脑打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20)
正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基石,自秦统一文字以来,到三国、魏晋时期,直至如今,可谓一脉相承。其中,5种基本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皆已发展成熟,有了丰富的书法理论。而历代各具特色书法名家亦是蜂拥辈出,使得书法艺术蓬勃发展、传承不息,成为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创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也有一位将文字用心画出独特生命力的书法家。他秉持"自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22,(3):23-24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书法课,但由于种种原因,开课率并不高.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书法 家协会名誉主席宋华平建议,要对中小学书法(含写字)教学情况开展一次全国性的调研摸底.  相似文献   

18.
孙昕光 《青年论坛》2013,(5):125-131
汉字文化是在汉字的使用、传播、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形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汉字文化的意蕴美、音韵美和书法美三方面.汉字文化的发展历经兴盛、衰落、复兴三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汉字落后论”、“汉字取消论”的荒谬,同时也说明文字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它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整体发展、尤其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从根本上说,汉字文化的一度衰落是由国力衰弱、经济落后等特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汉字文化的复兴也是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必然结果.随着汉字文化的再度复兴,汉字的差异构成汉字文化圈各国间交流传播的障碍,正在成为汉字文化发展中不可回避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是汉字文化圈各国通力合作,走汉字共通化的道路,从而在汉字字体、汉字字形、汉字编码等方面实现统一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汉字,从殷商甲骨到隋唐的楷书,走完了它字体演变的漫长道路。在这段时间里,书法艺术随同汉字的演变,也不断地发展,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藏。但是,书法艺术的发展更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现在所見到的北宋以前的书迹,多数为尺牍,诗卷、佛经、公文、刻石、墓志等很难看到以书法艺术创作本身为第一目的的作品。这时,没有所谓书法艺术与书写内容的关系问题,书法只是表现文字内容的手段,是为文字内容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王飞 《黄埔》2013,(3):95-96
中国书法,终究是一门线条的艺术。其书写对象是汉字,汉字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思想性。这样就决定了书法能够,也必须反映书家的审美心理、审美情绪和审美境界。书法有着深远的艺术意境,其艺术意境和情与理、形与神、丰富的结字和生动的韵律相一致,其表现形式与书写内容完美的统一是至关重要的。陈继鸣的书法作品就有着一种内敛,看上去有着道家学派的那种玄远、超脱之美,其表现形式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