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贤友:来信收到。您让我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谈谈阅读经验。您真把我考住了。书,是读过一些,经验却谈不上,从来没总结过,只能想到哪儿说哪儿。提起读书,不能不问:谁读书?为何读书?读什么书?读的后果怎样?先来个泛答:人活着要吃饭,也要求知;食色乃人之本性,求知欲也是人的本性。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漫无目的地随便翻翻。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读的好不好,要看实践。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结果造就的是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曾对王任重说过:对于你们这些省委第一书记,我不担心你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干事,你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所担心的是什么呢?你们忙忙碌碌,陷入事务主义、官僚主义,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没有时间读书学习想大问题,这样你们非犯错误不可,犯就犯大错误。毛主席的“担心”是很发人深省的。我们现在一些领导同志,年纪轻,有干劲,能吃苦,但是缺少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热情。挂在他们嘴边的理由是堂而皇之的:这成堆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坐下来读书?等等。毛泽东同志为一党一国之首,可称得上是最忙的人了,然而他嗜书成癖也是尽人皆知的,其…  相似文献   

3.
瞭望哨     
《瞭望》1985,(20)
如此“方便旅客” 湖北 叶达泉 四月份到北京出差,托运了两件行李,我下车以后到车站行李房去提取时,服务员同志说:“交八角钱!”我忙问道:“什么钱?”“搬运费!”她回答得很干脆。我想这点东西用不着他们来搬,于是说:“我自己搬行吗?”“不能进!”她有点不耐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作为组工干部,如何践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认真读哪些书呢?  相似文献   

5.
法国青年人在想些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法国“人口观察学会”受兴业银行之托,就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向一批十五至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作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厌恶消费社会的年轻一代已不复存在,今天的青年已与社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人口观察学会”会长雅克·佩特拉评论道:“现在这一代青年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们懂得我们面临着经济长期困难的局面,为此他们也作好了思想准备。”今天的青少年谈到金钱时并不感到难为情,他们希望有钱。然而,如果问他们生活中最需要的是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读书也是这样,啥人读啥书,爱读他才读。雷锋同志生前就特别喜欢读有关英模人物的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读书心得:“黄继光这本书,我不止看过一遍……我每当看完一遍,就增加一分强大的力量,受到的教育也一次比一次深刻。”雷  相似文献   

7.
冒怀谷 《民主》2006,(10):40-41
书生嗜书被书恼,买书倾囊心愉悦;卖书易米心不甘,永不买书心凄惶。郑振铎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发起人和创始人之一,也是著名作家和文学史家。他1898年生于浙江温州,其父过早逝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贫。郑振铎从小刻苦学习,好学不倦,因家贫买不起书。他说:“我要看书总是向人借”,读书贫里乐。他对自己读书要求严格,在日记上写道:“读书毋草率,每读一书必一页一页读过,随有所见,即做札记。”郑振铎20岁时到北京读书,常常去附近图书馆借阅图书。在那里,他结识了瞿秋白、耿济之和许地山等有志青年,在思想上和学术上进行交流。他们因志趣…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企业经理、厂长们的心愿是:给我们“松绑”,企业党委书记们的心愿是什么呢?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又怎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呢?他们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最近,福州市委企业工作部邀请部分基层单位党委领导进行座谈。下面是他们对几个问题的回答。一、企业党委书记对开放、改革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回答是一致  相似文献   

9.
杨明 《侨园》2005,(1):26-27
年过半百的澳籍华人陈佩珊女士,儿女成才、家境富有,而她却毅然到了广东省穷困山区做义务教师,是什么促使她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孩子们的眼睛把她留下来2000年春,已经回香港居住的澳大利亚籍华人陈佩珊跟着几个朋友来广东旅游。同行的一位朋友说她在怀集县山区资助了几个读不起书的孩子,当时陈佩珊很惊讶:“广东很富呀,怎么会有读不起书的孩子?”一位广东游客告诉她:“广东周边许多大山里人们生活得很艰难,许多孩子因为家里没钱上不了学。”于是陈佩珊跟着朋友去了怀集。  相似文献   

10.
最近,通过新闻媒介又认识了两位人民共和国的大功臣,事迹都很感人。一位是全国甲级战斗英雄中的唯一健在者——朝鲜族共产党员申日权,他隐居几十年,最近才被找到。当记者看到他珍藏着的许多军功章,问他为什么不据此向组织要求给予相应安排时,他这样回答:“无数贡献更大的战友为革命牺牲了,有的人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有什么资格伸手要名誉地位要待遇?!”一位是河南蔡县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人,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能够总览全局的“通才”。李晔自幼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革命,他的许多知识是工作以后挤时间学来的。他认为人生有两大乐趣:一是工作,二是读书。只要有书读,他就觉得生活非常充实。油田的各个图书馆、资料室是他经常呆的地方,有时一次借回几十本书,夜以继日地苦读。李晔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相当深厚。他系统地阅读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读《红楼梦》都想读明白,但有一位红学大师曾说过他的体会:“这部书越读越糊涂.”而另一位红学大师说:“这部书应越读越明白才对,怎么能说越读越糊涂呢?”对此该如何解释?笔者发表点个人拙见. 作者有意不让读者读明白.在《红楼梦》的开头作者就说:“故将真事隐去.”第七十八回中说:“太平不易之年,蓉桂竟芳之月……”作者说了一通,仍是“假语村言”,让你不知他写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发生的地点.而对下列问题也是糊涂不清.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两位青年朋友(以下简称甲、乙)和我聊天,话题就是“自由”。交谈中得知,他们读过一些萨特的书,谈起来有根有据,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下面就将我们交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或许能给青年同志一些启发。魏:从谈话中,看得出你们都读过萨特的书。能全读得懂吗? 甲、乙:说实话,萨特的书是不太好懂。象《存在与虚无》,很难读下去。但其中他论述“自由”的  相似文献   

14.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9,(Z3)
在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期间,不少在我国“三资”企业中工作的外方人员暂时离去,但也有许多外方人员留下来,与中方职工风雨同舟,坚持生产,有些外商还扩大了与中国的合作。他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本刊记者访问了京、津、沪地区的部分“三资”企业,作了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我长期从事民主党派机关工作,常常碰到一些已加入党派或将要加入党派的同志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称为民主党派呢?”“为什么只能是八个民主党派呢?”我想,这是由于他们对我国民主党派产生、发展的历史不太了解的缘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在1979年3月一次会上,提出了“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的观点,他说:“统一战线,包括民族、宗教工作是一门科学,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摸到规律,有  相似文献   

17.
“转不转行?下不下海?”这个题目的主语是政工干部。当我们领着这个题目下去采访时,基层同志说:“你们抓得晚了点,大家极想说话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认了,不想说什么了。”但我们又一考虑,经过了一段时间,“转行”者已经走出一段路程,“下海”者也已游出一段距离,岸上的人想也多了几许冷静:我们何不请他们谈谈各自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四川眉山车辆厂就“劳动、人事、分配 三项制度改革,企业职工都盼些什么?”的问题,组织调研,下发调查问卷1500份,结合个别访 问。召开座谈会。调查结果显示,职工主要有五 盼: 一盼改革能公正。回答“实施三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在延安,不论遇见谁,他总是点着头笑嘻嘻地同你攀谈:“你有什么困难吗?”“你对延安的生活习惯吗?”亲切的话语,温暖了许多初来延安同志的心。  相似文献   

20.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的经济滞胀,西方整个工业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失业危机,尤其是青年失业已成为更加紧迫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如果你去问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任何一个年轻人,什么是他们这一代人在八十年代以致八十年代后所面临的问题?毫无疑问,除了核裁军以外,他(或她)会立刻回答:“失业问题”。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目中,“失业已成为时代的显著特点;而在许多老年人的心目中,“失业”唤起了他们对三十年代的记忆——大量的失业和接踵而来的世界大战。“失业”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和忧虑。尽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