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中学哲学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生活与哲学》本来是学生和老师都较为喜欢的一门课,但是随着课程的推进,哲学神秘的魅力却逐渐消失,老师讲课、学生学习、考试都不过是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渐渐地学生们失去了对哲学的兴趣。反思这种现象,关键是老师在哲学教学中缺乏哲学味。因此,我们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哲学方式来教哲学,从而改进哲学的课堂教学,还原哲学的魅力与价值,让学生真正喜欢哲学、热爱哲学。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哲学课中,结合有关哲学原理,给中学生讲一点自然辩证法,很有必要。首先,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它是一个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它揭示了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因此,讲哲学课,不讲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就难于讲清。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的第一课第二框,其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基础性。本课讲授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明确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为之后哲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宏观性。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这其中既有西方哲学也有中国哲学,既有古代哲学也有近现代哲学。课堂内容需要对不同阵营、不同形态的哲学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第一节哲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十个字:哲学能给人以聪明智慧。开始我有些怀疑,我想,哲学对我来说,仍然是一颗等待发现的明星,我有这个水平吗? “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老师就象一位挚着航标灯的领航员,引导着我们在哲学的海洋里航行。  相似文献   

5.
书讯     
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十一所高等院校编写、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书,是为适应高等、中等学校公共哲学课、干部理论学习和自学者的需要编写的。最近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和新编哲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做了修改。新版本除了保留原书简明通俗、条理清楚等特点外,又吸取了近几年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科学的表述:“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过去传统的解释往往是把哲学基本问题同哲学最高问题混淆起来、等同起来。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学校公共哲学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修改稿,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只有一个: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中主要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我认为,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同哲学的最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人教版高中《生活与哲学》教材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容。本课共分两目:一、实践及其特点。介绍了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的三个特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论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萍 《前沿》2006,(2):86-88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当前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健全心理品质的哲学基础;带生活进课堂,引哲理入生活,是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形成学生健全心理品质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为《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二框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内容,围绕"五水共治"主题展开,引导学生理解"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树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理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2.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二)能力目标1.批判与反思能力。"反思"是哲学的重要功能,哲学课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抽象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对人类社会生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发挥指导作用,并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使之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走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这是当代中国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新的课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语境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前基本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第一,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还有无必要?第二,如果有必要,那么在中国现代化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前一个问题诉诸于两个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性”理论的关系;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后一个问题诉诸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探索,即:在世界视阈、解释学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立场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走向当前的中国现代化实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内涵及其研究途径和方法作一综合梳理,以期对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有所帮助;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一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它仍然具有深刻的解释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误以为哲学远离时代,实际上工商文明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后果.一个时代就是一种哲学的必然导出.新时代呼唤新哲学,新哲学也将带来一个新的时代,这将为理解许多时代现象提供思想视角.如果过去曾把哲学理解为黄昏后的猫头鹰,现在应当把哲学看成报晓的雄鸡.  相似文献   

14.
王海滨 《桂海论丛》2010,25(2):26-2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开始复兴,在时代要求、中国现实与理论挑战的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逐渐成为显学。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各有得失的理论进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面临的前提性问题在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以领域定位、现实依据、理论维度、立体动态、旨趣倾向、研究路径和目标指向为结构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构想。  相似文献   

15.
蒋红 《思想战线》2004,30(4):15-18
文化哲学应当以理性关注人性 ,揭示人生的真谛。当代文化哲学是“属人”的哲学。实现理性与人性的结合 ,以理性引导人性 ,不仅是文化哲学本身的诉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哲学与人的相互接纳中 ,人提炼哲学 ,哲学改变人 ,理性与人性相携走向共生  相似文献   

16.
李兵 《思想战线》2002,28(4):6-8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的二元格局。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学理上的原因。对此 ,既要充分估计其积极意义 ,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今天 ,应当在保持“讲坛哲学”和“论坛哲学”“必要的张力”的同时 ,努力寻求二者在发展上的平衡 ,从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儒、佛、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哲学、西方现代性哲学乃至教科书的辩证唯物哲学,相继都陷入信任危机,中国的现代化实践频现哲学话语危机。所幸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激发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哲学观念和理论形态上都具备论说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话语潜质。所谓实践地论说发展,意在回归实践立场,充分汲取“中、西”诸家哲学话语的合理因素,深入阐释扬弃“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性社会”的实践机理,从构建优良社会生态人手,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发展实践提供话语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眼日常生活向度的家庭意识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家庭教化中的担当从学理和现实层面进行剖析。作为当下中国建设的指导性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样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日常生活,关照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立足马克思哲学经典文本及其精神实质,科学揭示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中的传播、指导功效机能,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精神、主体精神、人文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19.
苏联哲学教科书是长期在包括苏联、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读本。它从上世纪30年代传人中国后,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直接的中介作用,特别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蒋颖荣  张玉 《思想战线》2001,27(5):13-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两重性的实践统一,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层涵义.其一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两重性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而且是检验这一哲学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及其价值性的确定者.因此,人们只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性和真理性,并且理解它们的内在统一性.其二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最后都必须返回到改变世界的现实实践活动之中,实现它的现实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