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春秋》2001,(4)
我党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新青年》。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1920年8月由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使用“中国共产党”名称的是蔡和森,他在1920年11月7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了《共产党》月刊,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开举起共产党的旗帜。  相似文献   

2.
章永俊 《北京观察》2021,(7):98-100
五四运动以后,共产主义运动在北京地区迅速发展,由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实体. 北京党团组织的建立及活动 1920年2月,新文化运动的精英陈独秀与李大钊开始商讨组建中国共产党.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立共产党组织作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这是中国最早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之一.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秘书马马耶夫来到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和先进青年邓中夏、刘仁静等人.维经斯基经李大钊介绍赴上海与陈独秀联络,在上海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小组.秘书马马耶夫留在北京,帮助李大钊开展建党工作.  相似文献   

3.
北京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旧门牌是箭杆胡同9号)既是陈独秀旧居,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这里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场所.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冈共产主义小组———共存社,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立在乡村的共产主义小组,在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却鲜为人知。共存社的建立不仅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黄冈就有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之前,中国农村也已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湖南(长沙)究竟有没有共产主义小组?历来的党史、革命史讲义和文章,以及近年出版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和《中国共产党史稿》,都讲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但是,也有的书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湖南没有来得及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组织。”一九八一年版《中国百科年鉴》刊的《中共六十年大事志》,列举了上海、武汉、广州、北京、济南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发起人和时间;唯独对长沙,未谈及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只是说“新民学会新年大会……涉及建团建党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前后,先后有21批共计1900余[1]名中国青年漂洋过海求学于欧洲,掀起了旅欧勤工俭学运动的热潮。他们中间的先进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探索建立了早期的党、团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旅德共产主义小组”合并为“中国共产党留德法组”,后改名为“中共旅欧支部”。中共旅欧支部在组织欧洲学生运动、发起欧洲论战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中比不平等条约、协助国民党筹建欧洲组织、培养和输送革命干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深入到工人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并把他们组织起来,是中国先进分子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步。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一贯重视工人运动。他是最早走近工人最早开展工人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1920年初,陈独秀到上海后,就开始到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陈独秀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他在各种工人集会频频发表演讲,称赞"社会上只有做工的人是台柱  相似文献   

8.
正王复生,原名王濡廷,1896年9月出生于云南省祥云县。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想的熏陶,王复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等19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等地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1920年11月,李大钊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王复生是第一批入团的团员之一。1921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王复生还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1,(2)
正上世纪20年代初,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借到广州工作之机,支持创办《广东群报》,广泛宣传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为广东党组织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成立后,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函约在广州建立共产党、青年团的组织,谭平山等人起而响应。此时,共产国际来华代表也派米诺尔、别斯林到广州,帮助建立党组织。米诺尔、别斯林在广州与几位无政府主义者接触,并于1920年成立了"广东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黄日葵,广西桂平县人,1899年6月12日生。1916年到日本留学,1918年5月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北洋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罢课回国。是年冬考入北京大学,后因故到1919年春才入北大读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李大钊领导下的革命运动。从现有的材料看,笔者认为,黄日葵应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下简称“北京小组”),1920年10月成立,1921年1月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北京大学单独成立支部。那末,黄日葵是否是北京小组的成员?抑或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把学习型社会纳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处于结构转型时期的铁路企业,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铁路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一、创建学习型铁路企业的重要意义 所谓学习型企业,与以往的等级权力控制型组织截然不同,它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增  相似文献   

12.
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书俊 《岭南学刊》2003,1(3):37-40,48
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是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目前,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归结为“物质”、“劳动”、“实践”、“生活”等等,从不同方面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本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应是“一”,而不是“多”。只有正确把握“能动的”自然的“先在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基”的真正意义。也是避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归结为实践的“本体化”、单纯的“社会性动物”以及缺乏客观性的“社会精神生活”的要害所在,从而使我们正确确立人与自然、人…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组织是把学习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的共同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型管理理论,它适用于各种组织。就企业管理而言,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是继"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程序重组工程"、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大致经历了管制型政府、引导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和内在演变说明,我国政府正由"全能主义政府"向有限有为政府变迁,我国民主正在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在运输一线党支部创建“安全屏障”工程是铁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铁路系统建立政治工作新格局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基层党组织“融入”安全生产、发挥作用、展示作为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何确保“安全屏障”工程顺利实施?我认为只有牢牢把握宣传引导重教育、学技练功提素质、“创岗建区”固基本、突击奉献攻难关、“三卡”联控抓预警、后进帮促求转化“六个着力点”,在提高能力、激发活力、增添压力上下功夫,才能取得理想的创建效果。 一、教育引导,提高素质,增强构筑“安全屏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和中共甘肃省委党校联合发起,在兰州市召开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共产党80周年"为主题的全国党校系统哲学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对邓小平理论创立过程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在 1973年以前就已经在他的表象中形成了自己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以及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 ,《邓小平文选》第 2卷和第 3卷中的所有文章 ,构成了一个内容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 ,描绘了一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画卷 ,因而那种认为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在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分阶段逐步创立起来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莲山纾灵脉,碧海育英才.在两种命运决战中诞生的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创建时称中共旅大地委党校),自1947年5月建校始,迄今已经走过整整60年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梅丽红 《岭南学刊》2004,9(4):58-6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纪检领导体制探索的焦点是,如何强化纪检监督权的行使,如何提高纪检监督的效能和力度。历史实践证明,权力结构对党的纪检领导体制模式的选择具有根本性的影响,而避免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处于同一个利益体,是党的纪检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改革和完善纪检领导体制,需要中央的统一部署,但更需要各地各部门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建国前后刘少奇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过对中国现实的深邃思考,逐步形成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