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颜军  张春和 《求索》2011,(8):93-95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以尊重和发展"人的需要"为主题,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点。马克思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人的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这都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2.
苏瑞莹 《前沿》2010,(9):27-30
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经典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以及人的主体性问题等角度出发,在分析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新举措,从而为建构出新形势下的一种以"生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宗旨的本真的属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什么是以人为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触及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深深地契入到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了"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原因,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内涵,从现实的角度阐述了党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在精神关联。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结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既需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从学科领域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结构.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学理解为一个"七维结构",它们相互联系.互有交叉,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体系.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人学的研究比较成熟和富有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有待深入,而最为欠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生态学的研究,需要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理论,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信仰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信仰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其出发点和切入点;以人的现实性为其立足点;以人的社会性为其人性基础;以人的实践性为其有效途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其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中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深入透视时代的特征以及思想的变迁。郝孚逸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经过不断的探究,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框架:以现实的人为起点,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理论为基本内容,异化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发展轨迹。和萨特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相比,他的思想的起点、方法和框架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坚守和发展。与国内的研究比较,他的创新点在于深入挖掘市民社会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人学意蕴。这些见解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人本维度的创新探索,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居云飞 《前沿》2014,(13):65-66
自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人自我实现问题的研究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重点。在研究人的价值实现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强调要现实地、实际地研究人,要积极关注发展中的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立足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说,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人的自我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论.但在从事实证研究以后,马克思开始把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问题.他始终没有放弃人的本质论,而是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探讨“人的现实性”.忽视这一出发点,事实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功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人学 ,不能归结为人学 ,但必须包含人学。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2 1世纪的重要生长点 ,因为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拓展对人的研究。唯物史观只是对社会的研究 ,为了强调社会自身矛盾和规律的作用 ,不可能对人作深入的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占领人学阵地。资产阶级一直把“人”抓在手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人、研究人 ,占领人学阵地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塑造人、研究人。  相似文献   

10.
围绕农民的前途,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出现了两派基本的理论立场和观点:改革派和保守派。两派的理论渊源可分别追溯到马克思主义与老加图主义。澄清马克思主义与老加图主义在关于农民问题上的理论分歧,有助于从根本上理清当下中国关于农民问题的纷繁复杂的思想、观点和立场,进而为当下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老加图主义的区别,从当下的情景来看,并不单纯是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区别,而是"革命派"和"渐进派"的区别,也就是说,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这个大方向上没有根本的分歧,主要分歧在于方式、方法和途径上。借鉴两派观点中合理的成分,对于当代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进而最终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但不等于或归结为人道主义.用抽象的异化理论来解释社会历史和实现是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背离的.马克思主义应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各种人道主义理论.人学既然是一门学科,就应该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必须把人学和人的科学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张小军 《传承》2011,(31):24-25
在当今诚信缺失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中也涌现了多方面的诚信问题。究其原因,是其尊严和人格的丧失,是在利益驱使下的人性异化、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因此,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来解释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本质。这样不仅可以从人学角度了解人的内心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诚信问题,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意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人学意蕴体现在其两种时态上:从历时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统一性;从共时态上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宗旨。可以说,人的解放和发展状况的进步与否是评价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成败的标准,研究和发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人学价值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包涵人学思想一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充分地汲取了前人人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前人成果的简单叠加,而是结合了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与唯物史观一同成长,而最终形成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它的诞生是人类人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彭立春 《求索》2011,(12):117-118,134
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体现了整体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等特征,要促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科学发展,必须注重时代变迁、注重问题意识、突出中国特色,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特定时代问题的回应,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时代化与其内在理论品质密切相关。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立场,是当代任何意识形态都无法拒斥的价值,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这些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必然性。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需具备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唐传成  王兆响 《前沿》2010,(14):64-66
经济伦理学归根结底是探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它研究的立足点应该是现实的经济活动和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解"现实的人"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范式,对于经济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此后曾经历了三次高潮。在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遇到了两大特殊问题——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李斌 《求索》2011,(8):111-1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党的十六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刘娟  陈淑琼 《前沿》2012,(6):57-58
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的哲学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实践论》《矛盾论》从认识论和辩证法上为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作了哲学的论证,是沟通欧洲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之间的理论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