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功能存在问题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性吏往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功能:(1)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感的发展;(2)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3)有助于增进友谊,并为日后获得成熟爱情积累经验。同时,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并且,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仍存在着教育误区,主要表现为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当前,有关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发展阶段、特点和正确对待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教育构想,缺乏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缺乏专门、科学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华伟 《青年探索》2002,(1):10-13
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中,青少年上网已成为普遍现象,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人际交往。网络交往在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深入地影响到他们“自我”的形成。本文将探讨网络交往中主体的特征,以及网络交往对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3.
具备一定的交往技能和沟通技能,能大方、自如地与别人交往,这是当代青少年必备的基本素质。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却不懂得该如何与他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屡屡受挫,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却无法得到同伴的友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就产生了社交退缩心理,将自己封闭起来,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听到别人的评价,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社交恐怖症。因此,及早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交往技能和交往品质,使自己能愉快地与他人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一、社交问题的基本表现(一 )人际关系不佳  有社交问题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必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互联网用户中 ,82 %的是 35岁以下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难看到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满足了青少年资讯与学习的需要 ,但也由于网络自身的一些特性 ,使得个别青少年疏离了与现实生活中亲人、朋友、同学的交往 ,而沉迷于网络人际交往 ,并给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困扰和障碍。在此 ,笔者就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教育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一 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正由于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作为媒体而形成的新型关系 ,使得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存在…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他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同辈交往方面的共同点要远远多于其相异之处,其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少受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的束缚;青少年在同辈交往中存在性别隔离现象,但在该问题上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并不一致;青少年对同辈的男性气质特征认可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生活、学习、娱乐以及交往的重要工具,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网络诱因越来越凸显。青少年犯罪的数量日趋增多,其诱因主要表现在网络交往、网络游戏、网上不良信息及网瘾导致的侵财类案件四个方面,除了青少年自身要自律,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的责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价值商谈理论强调了交往中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认为在交往行为中,个体间进行平等、民主、无障碍的沟通与对话,从而达成道德、价值观念的共识。创造性地将价值商谈理论引入到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将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交往”,看似平淡,实际上大有文章可做。也许有人说,交往人人都会,未必。特别是对刚刚步入社会生活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会健康交往,尤为重要。有人群就有交往,交往是人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短视频APP的井喷式增长使其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新宠,短视频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参与主体的全民化、传播内容的个性化、输出信息的多元化使其迅速成为青少年娱乐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满足了青少年释放和表达自我的要求、自由平等的诉求、关注认可的渴求、求新求异的追求。因此"短视频热"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交往价值观。为消解"短视频热"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学校应对师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利用短视频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家长要培育交往价值观,指导和约束并举;青少年自身应增强审美能力,树立道德自觉意识;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应做到雅俗共赏,用价值观引领算法机制。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由于共同的兴趣、需要、态度等而自发形成的彼此在心理上的相互关系。事实上,同伴关系在小学、幼儿期就已存在,但在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有了新的内容。进入初中以后,由于“自我意识”、“成人感”都有所增强,青少年更乐于和同龄人交往,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交友愿望最强、交友最多的时期。由于青少年更乐于和同龄人交往,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因此对他们来说,同龄伙伴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成人对他们的影响。一份问卷调查表明:当青少年受委屈时,有46%的学生习惯于闷在心里,38%的学生会告诉好朋友,而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