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案件速递     
《中国检察官》2013,(18):79
广西一号传销大案"开审近2000人涉案118人被告被广西公安部门列为"广西一号传销大案"的"1·18"组织、领导传销系列案在南宁开审。据介绍,这一系列案共有118名被告人,整个传销体系涉及近2000人,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永兵、赵晨江、常景等人自2008年、09年起在南宁市以交钱申购虚拟份额参加"纯资本运作"组织为名,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形成上下线"  相似文献   

2.
干传销赚钱吗?传销是怎样赚钱的?传销赚的是谁的钱?参与传销的人员中究竟有多少人赚到了钱?传销怎样把一名正常人引诱入局成为痴迷者?随着山东淄博警方侦破的涉及11个省市、参与者达10余万人、涉案金额3亿佘元的“4·08”特大传销案团伙成员的相继落网,一个个谜团被——揭开……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19日,广西桂林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桂林警方前不久破获了一个特大传销网络,抓获"经理"级人员76人,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在一次查处传销活动中抓获"经理"最多的。此案让人们不由关注广西传销回潮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案例启示:《刑法修正案(七)》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认定更为严格,"传销"在具体内容上不包括团队计酬型传销。即使存在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也不能据此否定传销活动的性质。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的范畴要大于传销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判断时需谨慎考量。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的"情节严重"不是定罪情节,而是量刑情节。传销是中国特有的名词,是伴随着直销这一营销模式进入中国内地而出现的,其在我国的法律规制经历了从最初的无法可依到全面禁止、有条件许可,再到刑法入罪等发展过程,其内涵和外延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正确理解适用刑法中的组织、领导传销活  相似文献   

5.
传销作为一种经营方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我国,经过了自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几个过程。近年来,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又在各省市多次出现,给参与者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对于以收取加盟费为手段变相传销经营,造成巨额损失的行为,刑法上应如何认识?其中发挥不同作用的人,应当怎样区别对待?这些问题在司法实务部门中一直存在争议。本刊特邀专家学者,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一鸣 《检察风云》2007,(22):40-42
这是一组让人吃惊的数字:短短一年多时间,通过"消费来福"、"双响炮"等所谓"创新经营模式",在全国发展了近3000家传销商行,敛财超过10亿元,"业务"横跨全国31个省区市.……  相似文献   

7.
张亮,湖北省咸宁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的一名年轻科员.他38岁,身材略显单薄,说话有些腼腆.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务员,却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达6.2亿元的网络传销大案——名列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七大网络传销典型案例首位的“云在指尖”案. 只身卧底传销队伍,辗转4万多公里取证,“蚂蚁撼动大象”,破获此案.张亮是如何完成这项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呢?  相似文献   

8.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有关传销的报道,用"浩瀚"来形容确实不为过.令人惊心的大案屡见不鲜,如轰动全国的玛雅传销案,涉案人员达50万人;震惊全国的301传销大案,传销人员涉及18个省市、60多万人,涉案金额20多亿元;亿霖木业传销案骗取的资金则达上百亿元.有业内专家估算,全国约有上千万人参与了传销活动,传销吸收了上千亿元的民间资金.目前我国的传销活动仍然十分猖獗,不仅"拉人头"式的传销组织数量居高不下,在个别地区屡禁不止,而且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传销活动正日趋严重,传销人员和作案的方式都更加隐蔽,也更趋向职业化.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从穷光蛋到百万富翁,最"慢"需要一年;参加传销,就可以坐在家里点钱;今天睡地板,明天当老板,成功就在眼前……这些听似天方夜谭的荒谬神话,却被传销组织奉为致富"圣经"。可曾想,多少人就是在这种痴人说梦的言语蛊惑下深陷泥潭。  相似文献   

10.
《刑法修正案(七)》专门设立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为有效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在刑法上提供了正式的法定规则。正确理解适用刑法中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司法实践中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的前提与基础。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探讨该罪中存在的几个争议问题。一、本罪中的"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本罪构成要件要求,传销活动是要"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以……为名"的叙述结构  相似文献   

11.
家住广州的张某系广州某传销公司的传销员。经其诱人的宣传鼓动,远在江西省某县公安局工作的远房亲戚李某按照张某所讲的参加传销的条件,先用3900元从张某手中买下一台广州某传销公司的传销产品健康器,并填写了该传销公司有关参加传销的表格,作为张某的下线传销员加入传销网络。听了张某的宣传,看了传销公司的资料,李某以为只要发展一些人成为自己的下线传销员,即可旱涝保收,多发展多得报酬,并将荣升经理、总裁,财源滚滚。但经过20多天的努力,李某一无所获,未发展一个传销员。李某大失所望,故要求退出传销,要退还3900元。张某…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玛雅”在广西各地成了炙手可热的名词“。买一份玛雅不但白送产品,还可以赚几百块钱!”高额的回报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玛雅”,雪球越滚越大,迅速由广西扩展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一时间50万人成为“玛雅人”。然而“,玛雅王国”却是一个变相的传销网络。它仅存了9个月,就被公安、工商部门摧毁。以往的传销行为,大都发生在城市里,然而玛雅不同,专向农村伸展,打着“扶贫支农”的旗号,因而玛雅传销又有了与以往传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在传销成为过街老鼠的今天,玛雅却迅速膨胀的一大原因。玛雅搭建“金字塔”玛雅是什么?现年47岁…  相似文献   

13.
"别人说,广西有两样东西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嘛;还有一个,就是传销." "想成为千万富翁吗?来南宁吧,你要做的,就是先投入5万元钱'入股',然后租个房子住下来,再然后,你可以每天和朋友一起喝喝茶,一起吃饭唱歌聊天,闷了你还可以去旅旅游,够轻松吧?以如此轻松的生活状态,在南宁呆上两年,便可得到780万元、甚至1000万元的丰厚收入."如果有一天,你接到这样的电话,你会动心吗?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20日,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对共有50余万人参与、涉及金额近2亿元的广西玛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非法传销案作出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判处玛雅公司法人代表赵德强有期徒刑5年,并判处罚金50万元;判处玛雅公司犯非法经营罪,罚金300万元人民币;参与传销的玛雅公司职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在这起参与人数最多的特大传销案件中,究竟是什么力量令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50余万人卷入非法传销呢?消费利润神话南宁市大学路是进出南宁4大通道之一,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这里聚集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大代表"改称"人民代表"的问题,笔者以为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 这要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史阶段看,即建国初到1954年为一个阶段,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期;从1954年起,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颁布之后为一个阶段,即人民代表大会时期.前一阶段的代表统称人民代表,为什么呢?因为召开的是人民代表会议,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怎么能称"人大代表"呢?这时人民代表的特点,一,不是选举产生,而是协商、当然、特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类传销及变相传销组织如同一个个毒瘤,不断侵蚀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人们形 象地称为"经济邪教"。为了彻底根除这一顽症,1998年国家工商、公安等部门联手严打,使公开的、大 规模的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年春节以来,部分重点地区的传销活动又有抬头。警方 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联手行动,掀起了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的新一轮风暴。 日前,在公安部经侦局和山东省公安厅的直接指挥协调下,山东淄博警方一举捣毁了目前全国最 大的传销团伙,此案非法传销人员涉及北京、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贵州、山 东等11个省市,参与人员10余万人,涉案金额3亿余元。  相似文献   

17.
2014年5月,山西省离石区检察院受理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马某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一案.【案情简介】2013年7月,马某以推销美琪丽尔美容产品为名,要求受害人每人投资1.98万元购买一套美容产品,获得加入资格,加入后,再发展两人作为下线,获得担任组长资格即可出盘。在传销过程中,参与人以发展组员数量作为计酬、返利标准,引诱受害人高某等14人参加传销活动,从而获得巨额财物。  相似文献   

18.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领导的指令要不要执行?"当然要执行,下级服从上级嘛。"第二个问题是,制度法规要不要执行?"当然要执行,依法治国是国策嘛。"这两个问题,相信大家都能回答,而且也易言行一致。但是,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黑色"的事实,即领导的指令与制度法规相悖。这就引出第三个问题,在领导的指令与制度法规相悖的情况下,是执行领导的指令还是执行制度法规呢?如果是理论考试,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然而,如果是实践考试呢?有多少人言行一致?有多少人言行不一? 据2004年11月4日《检察日报》报道,原江苏大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陆燕行"雇凶砍副局长肖汝  相似文献   

19.
传销之恶     
正今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捣毁了一个涉案人员超千人的特大传销网络并抓获传销头目17人。同样的大案,在广西、江苏、江西等地都有发生。传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字塔诈骗计划","老鼠会",最早出现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传销进入中国,因为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90年代初传销在我国南方迅速发展。目前,传销组织或转入地下,或改头换面,在现实中或网络上,以政府支  相似文献   

20.
丁咚  智勇 《检察风云》2002,(2):10-11
当这期散发着油墨馨香的《检察风云》寄到亲爱的读者手中时,2002年的春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节日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喜欢呼朋唤友,恭喜发财。无论是熟识还是不熟识的人,见了面都喜欢问上一句:“老哥,在哪儿发财?”于是,有些热心人就会极为亲密且口若悬河地介绍发财高招。小心,这里面可能就有传销和变相传销的陷阱。我们特将违法传销和变相传销的犯罪特点及手法剖析如下,使广大读者从中了解一些传销招术,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