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长锁 《法医学杂志》2003,19(3):165-166
近年来,各地需要进行精神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件量逐渐增加,不少从事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医工作者和精神病院的司法鉴定人员感到<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标准")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标准")确有欠完善之处,制定相应的"精神损伤程度评定标准"(以下简称"精神标准")已引起法律界、法医学界和司法精神病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结合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制定,为轻伤鉴定提供依据。 第二条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Lu GZ  Wang JH 《法医学杂志》2007,23(2):137-139
目的提出对硫酸二甲酯中毒案件损伤程度的评定方法。方法案例中44名中毒者根据GB/Z40-2002《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进行中毒程度评定,再依据重、轻伤标准作出损伤程度的评定。结果44名硫酸二甲酯中毒案件中重伤4人、轻伤4人;未达到中毒程度,不构成重、轻伤的36人。结论在涉及中毒的案件中,损伤程度的鉴定主要依照国家制定的有关职业性急性化学药品、毒剧药品中毒的诊断及分级标准,结合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4.
张奎  蒋富强  金菊  廖志钢 《证据科学》2006,13(3):215-217
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87条之规定,损伤引起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者属重伤;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9条规定,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属轻伤。结合我国刑法第96条对重伤的定义来看。重伤鉴定标准中的各种休克应是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伤害的“休克”,即休克进入抑制期;轻伤的休克尚处于休克代偿期,即休克前期。由于休克的发生、发展、变化复杂多样,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往往无明显的界限,所以法医临床鉴定中非常困难,常导致同一案例多家鉴定结果不一。为进一步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月1日施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肺萎陷程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一侧肺萎陷30%即达到轻伤一级,萎陷70%即达到重伤二级,如果是双侧肺萎陷则轻重伤界限分别是20%和50%。如何较为精确的计算出肺萎陷的程度,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供了利用Photoshop计算肺萎陷程度的方法,以供参考。1方法介绍1.1计算原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颈部血管破裂伤伤情鉴定时的条款适用。方法 收集本鉴定中心于1986—2020年期间受理的256例涉及颈部血管破裂的伤情鉴定案例(219例行法医病理解剖,37例行法医临床检验),解剖案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验伤案例则严格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重新确定条款适用。结果 颈部血管破裂致死类型及其破裂部位(单、双侧)、破裂程度(完全或部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破裂与动脉破裂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临床救治、案例实证、应用实践分析,建议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破裂评定为重伤二级,颈外动脉破裂评定为轻伤一级,颈外静脉、椎动脉破裂评定为轻伤二级。  相似文献   

7.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草案)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现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与新制定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草案)(以下简称“新《标准》”的比较,刍议新《标准》的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盲管创损伤程度的评定姚燧彪江西省安福县人民法院(343200)目的,我国实施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下称《重伤标准》和《轻伤标准》)和应用中的"轻微伤鉴定标准"中,对盲管创伤损伤程度的评定无明确规定,而实践中盲管创并非少...  相似文献   

9.
毒物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物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附3例报告)李晓强浙江省德清县公安局(313200)蒋瑞华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313000)目前我国施行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下称《重伤标准》和《轻伤标准》)对毒物引起人体中毒的损伤程度鉴定均无...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87条之规定,损伤引起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者属重伤;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9条规定,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属轻伤。结合我国刑法第96条对重伤的定义来看,重伤鉴定标准中的各种休克应是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伤害的“休克”,即休克进入抑制期;轻伤的休克尚处于休克代偿期,即休克前期。由于休克的发生、发展、变化复杂多样,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往往无明显的界限,所以法医临床鉴定中非常困难,常导致同一案例多家鉴定结果不一。为进一步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使之严…  相似文献   

11.
准确分析伤病关系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伤与疾病的关系是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中往往直接关乎鉴定意见,值得高度重视。最新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伤病关系处理原则做出了规定,是法医学的一大进步。准确分析伤病关系,要掌握损伤、疾病、损伤性疾病及损伤后疾病、病理基础、潜在性疾病及既往伤病等概念,对损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进行恰当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到损伤程度的鉴定中。在伤病关系分析时,应当遵循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解剖部位上的吻合性以及逻辑上的关联等角度加以论证。损伤程度的鉴定须遵循刑事证据的证明原则.排除合理怀疑。故鉴定人应注意采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尽可能从更高的标准证明伤病关系是否存在。病理学、病因学、临床学上的因果关系,其证明价值要显著高于流行病学、案例报道及实验医学上的因果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解读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证据科学》2013,(6):724-730
本文就《人体损伤程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立法本意、“重伤一级”与残疾等级的对应关系、标准框架、标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等内容,予以解读。本文作者认为,(1)《标准》满足了司法审判中对“严重残疾”予以医学界定的需求,其中的“重伤一级”即是对“严重残疾”的明确界定。(2)对比分析显示:“重伤一级”的24个条款中,有23个属“严重残疾”状态,其残疾等级分属“1-4级”。(3)《标准》延续了原重伤、轻伤标准的鉴定原则不变,并修订大量条款,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4)《标准》大量吸纳了国际上ICF、GEPI等残疾分类的新理念,更具有进步性。当然,研究显示,标准亦存在一些技术问题:(1)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技术标准的形式要件要求;(2)标准条款之间有不平衡、不严谨的现象;等等。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对《标准》条款的解读、争议、规制,将是中国法医临床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impact of sixteen types of victim self protection (SP) actions on three types of outcomes of criminal incidents: first, whether the incident resulted in property loss, second, whether it resulted in injury to the victim, and, third, whether it resulted in serious injury. Data on 27, 595 personal contact crime incidents recorded in the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for the 1992 to 2001 decade were used to estimate multivariate models of crime outcomes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lf-protection in general, both forceful and nonforceful, reduced the likelihood of property loss and injury, compared to nonresistance. A variety of mostly forceful tactics, including resistance with a gun, appeared to have the strongest effects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injury, though some of the findings were unstable due to the small numbers of sample cases. The appearance, in past research, of resistance contributing to injury was found to be largely attributable to confusion concerning the sequence of SP actions and injury. In crimes where both occurred, injury followed SP in only 10 percent of the incidents. Combined with the fact that injuries following resistance are almost always relatively minor, victim resistance appears to be generally a wise course of action.  相似文献   

14.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的变化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鑫 《证据科学》2013,(6):709-723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在实施了二十多年的重伤标准、轻伤标准、轻微伤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标准科学、临床医学、法医临床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标准在形式上完全按照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将损伤程度分为3等5级,增加了大量的鉴定操作性的技术规范。标准在内容上解决了实践中部分疑难复杂问题,增加了判定损失程度的损伤类型,明确了一些有争议的损伤鉴定情况。笔者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标准的法律性质不明,标准不能穷尽所有损伤类型,标准涉及的专业知识发生变更,标准内容有争议的处理原则等。  相似文献   

15.
疑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云腾  段启俊 《中国法学》2006,9(3):152-165
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证据不足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罪行轻重、此罪彼罪与一罪数罪等方面难以作出正确判断的情况。疑罪的基本特征是证据不足。疑罪可分为罪与非罪之疑罪、情节轻重之疑罪、此罪彼罪之疑罪和一罪数罪之疑罪。疑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定疑罪要注意与疑难刑事案件相区别,把握好疑罪的认定标准,掌握好疑罪的处理原则:罪与非罪之疑适用疑罪从无;情节轻重之疑、此罪彼罪之疑和一罪数罪之疑适用疑罪从宽。贯彻好疑罪的处理原则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还就刑事诉讼各阶段如何具体贯彻疑罪的处理原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Chen YC  Liu SP  Guo W 《法医学杂志》2002,18(2):76-77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早期心电图的改变,并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方法复制挤压伤大鼠动物模型,标准Ⅱ导联记录心电图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结果挤压伤后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并持续24h,伤后6h血清cTnI则显著升高,并持续24h以上。结论肢体挤压伤早期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常林 《证据科学》2013,(6):701-708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明确了损伤程度鉴定的标准和原则。等级分明的鉴定标准和充分考虑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律属性、与-瞄床诊疗的关系及实践经验的鉴定原则为司法鉴定活动提供了新的技术类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体植入物和移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体植入物、移植物损害案件的报道也渐增多,与此同时必然会引起法律上身体概念的内涵变化和相关法医学鉴定等问题争议。本文对法律上身体的内涵和人体植入物、移植物损害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原则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Justice Quarterly》2012,29(4):561-59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determine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injury in incidents of assaultive violence. The analysis uses merge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and the Supplementary Homicide Reports for the years 1992-2008, in order to model the determinants of victim injury. The analysis includes all incidents of attempted or completed, non-sexual assault against victims 12?years of age or older. Injury severity is classified into one of four possible levels: no injury, minor injury, serious injury (requiring doctor, hospital, or emergency room care), and lethal injury.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way in which gender modifies the influence of situational elements on the presence and degree of victim injury. Whil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injury are by and large uniform for male and female victims, important gender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in the salience of relational distance.  相似文献   

20.
论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理的高度讨论了卫生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和确立标准,分析了目前卫生法学界对卫生法基本原则的归纳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新的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卫生法治和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