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司法部对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和公证管理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就队伍建设的要求而言可概括为四句话,即:法律服务队伍要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而在公证管理要求上,司法部强调要加强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公证处的自律管理.就公证处的自律性管理而言,很大一块工作就是公证处主任如何落实这三个层面管理中的基础管理,这是我们拓展规范法律服务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公证事业发展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远 《中国公证》2004,(5):29-31
一、公证质量标准的基本概念 公证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证质量是指公证管理部门和公证处从事公证管理和公证业务活动的优劣性质和程度.它不仅包括公证管理部门的公证管理活动,也包括公证处的公证业务活动即公证处的非办证业务(如公证宣传、公证咨询、商务谈判等)和具体办理的公证业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证》2009,(1):30-30
2008年12月6日-8日,中国公证协会2008年公证处主任培训班在桂林举办,培训内容包括:公证处主任基本职责和要求;公证处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公证质量管理与控制;新法律法规专题讲座;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证》2007,(5):55-56
北京朝阳区公证处配备新设备查出假身份证,青岛崂山区公证处 热心服务新农村建设,北京市公证行业积极引导市建委 在清欠工作中引入公证机制,滕州市公证处勇于开拓 创新办理增值税发票公证业务.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鲜明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用鼓舞人心而求真务实的笔触勾勒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辉煌前景。吹响了“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全国公证行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公证处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公证业务的公证处,在推进行业文化建设方面也作出了不懈努力。近年来,该处以建立“遵循公证发展规律、展现公证人员风采、反映公证行业特色”的公证文化为目标.确立了以“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公证文化体系,通过运用公证文化推动公证工作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鲜明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用鼓舞人心而求真务实的笔触勾勒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辉煌前景。吹响了“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全国公证行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公证处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公证业务的公证处,在推进行业文化建设方面也作出了不懈努力。近年来,该处以建立“遵循公证发展规律、展现公证人员风采、反映公证行业特色”的公证文化为目标.确立了以“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公证文化体系,通过运用公证文化推动公证工作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公证处作为共产党政权领导下的第一家公证处,在六十六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把公证为民作为公证工作的宗旨.近年来,哈尔滨公证处传承优良传统,培育文化底蕴,提升文明素质,提出了"唯诚是公,立信为证"的公证服务理念,将"提高公证质量和维护公证信誉"作为公证公信力建设的工作重点,把"人民群众和社会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公证公信力的根本标准.并通过4R路径(人眼、入脑、入心、入行),深入落实了"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位一体的公证文化体系,公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哈尔滨公证处实现持续长久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每个成员均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法治、服务文明、服务社会和谐为己任,在公证工作中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民分忧,为民解难,民生为上,公益优先的事例在处内已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8.
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公证协会的行业管理和公证处内部管理确立了当前公证管理工作的基本架构。其中.公证处既是执业主体,又承担自律管理的职责要求.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公证处内部管理的基础。而“以行政管理为主导、行业管理为辅助”的“两结合”管理体制则是对公证执业的监督与指导,既要确保公证预防纠纷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又要不断推动公证事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一、公证机构设置的组织形式 (一)新中国公证机构设置的沿革 80年代以前,中国公证机构的设置和公证业务的开展主要由各地法院进行.司法部重建后,开始着手进行公证机关的组织和业务建设,并于1980年3月发出<关于公证处的设置和管理体制问题的通知>,规定在公证法规未制定前,直辖市、省辖市、县设公证处,不要设省、自治区公证处和地区公证处;所有公证处,包括办理公证业务的基层人民法院都是代表国家办理公证行为的国家机关,其所出具的公证书效力相等,公证机关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公证处归司法行政机关领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证》2012,(6):43-43
加强公证文化建设是树立行业形象,培育共同价值观,促进公证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与兄弟公证处增进友谊,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上海市东方公证处承办了第一届“公证友谊杯”篮球邀请赛及篮球嘉年华,邀请了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北京市方正公证处、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公证处、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陕西省西安市公证处等七家兄弟公证处。  相似文献   

11.
李欣 《法制与社会》2011,(11):63-63
在2011年4月召开的昆明市公证工作会议上,昆明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程智宣读了《昆明市司法局关于授予明诚公证处等6家公证处为星级管理公证处的决定》,这标志着云南省昆明市明诚公证处继获评“云南省公证行业文明公证处”和“云南省十佳公证处”之后,又成功创建“四星级管理公证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证》2013,(9):62-62
今后,有人到某一家公证处通过假人、假证件骗取公证书被识破,全市各公证处都会收到“预警”,让骗子无处遁形:老人前后做了多份遗嘱公证,办继承时,立即就能查到最后最有效的一份……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公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会暨交流演示活动上了解到,北京今年内将建成统一的公证管理信息平台,全市各公证处将联网办理公证业务,提高办证效率,加强信息共享。中国公证协会也在着手推进公证遗嘱的全国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3.
明信公证处特色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归宿就是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最佳团队.特色文化品牌的树立取决于特色团队的构建.同时,团队也铸就品牌. 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具体文化表征形式的展现升华出团队建设的本旨,是明信公证特色文化品牌树立所选择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范国祥 《中国公证》2012,(10):54-55
一是组织浙江省绍兴市国信公证处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对“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的思想认识.深化公证处思想文化建设.探索建立公证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公证事业建设发展的旗帜和公证行为准则。二是组织全体公证人员开展“精通业务.提升素质,做好本职,实现价值”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证》2013,(6):58
为记录中国公证发展历史,展示公证工作改革发展成就,进一步弘扬公证行业的职业精神,促进公证文化建设,中国公证协会秘书处现向全国公证行业广泛征集公证图片资料。图片要求:图片要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能够展现公证事业发展历程、各地公证工作情况、基层公证处变迁、公证公益文化活动等内容。图片、电子相片均可。  相似文献   

16.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公证机构如何充分履行公证在预防矛盾纠纷、服务经济发展、减少腐败犯罪、防范金融风险、缓解资金短缺、服务民生、建设信用社会等方面的独特职能?以下是笔者所在浙江省绍兴市国信公证处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一、强化和规范行政监管,努力推动广州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规范,充分发挥市一级公证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 一是开展公证改革专项检查活动.成立全市公证改革专项检查小组,由市司法局和市公证员协会共同制定自检和全面检查的内容和计划,采取公证处自查自检和全市集中检查的方式,分两个阶段开展工作.检查对象涵盖全市所有公证处,重点检查改制后各公证处人、财、物的管理和运作情况.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4月辽宁省抚顺市公证处全面完成对市内四区公证处托管后,国内30多个公证管理部门及公证处派人到抚顺了解情况,并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公证集团化模式,产生了显而易见的优势,这种模式对于克服公证行业内不正当竞争,进一步提升公证人员素质和公证文书质量,提高公证的诚信度,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创建"名所名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前往了解者中实施托管或兼并的却不到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公证处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办理企业产权转让公证.二十多年来,包括股权转让在内的公司事务公证已经发展成为深圳市公证处的一项主要公证业务.深圳市公证处在运用公证手段依法规范深圳市的股权转让活动,保障股权交易的安全,确保公司行为的合法性和工商登记的准确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公证法规对公证赔偿责任制度无明确的规定.作为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和<公证程序规则>,仅规定了对错误或不当的公证文书,公证处及同级司法行政机关、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予以撤销,因公证处的过错撤销公证书的,所收的公证费应退还当事人.而对于因错误公证或不当公证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应如何处理法律没有规定,这不能不说是法律的一项空白.可以说,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关于公证赔偿责任的规定尚付之阙如.此亦使公证实践适用这一责任制度因缺乏依据而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