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皇岛的名字真的和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有关系吗?这位皇帝建立的秦朝都城位于今陕西省的咸阳,其陵墓则位于今西安市东部。七十年代从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马俑”,成为轰动世界的考古发现。然而,秦皇岛市则位于一千多公里外的渤海岸边。原来,秦始皇称帝后,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安抚民心,曾多次到全国各地巡视,包括到渤海边的今秦  相似文献   

2.
新书介绍     
《观察与思考》2006,(3):126-126
《闲说西汉二百年》 作者:卢敦基 类别:社会 出版:2006年1月 定价:19.80元 公元前三世纪,秦王朝的暴政,令秦王朝以短时间灭亡,起而代之的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王朝。  相似文献   

3.
中国货币的昨天与今天我国的货币,起源于殷商,到了东周有很大的发展,而统一于秦始皇。殷商文献记载“殷王赐贝数,以十朋为最多”;在殷墟中发现的许多贝玉已经证明,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殷商的贝币。春秋战国时期,货币有了较大发展,出现布、刀、圆钱和楚币四大货币体系。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也统一了我国币制。外圆方孔的“秦半两”的采用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秦始皇迷信方土而采用,使中国的主要货币“铜钱”从此固定下来,通行两千多年,国民党政权成立后才逐渐绝迹。汉初,承袭秦制,先后九次改铸钱币。公元前118年…  相似文献   

4.
知人善任汉高祖杨亚伟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正式称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布衣”登上皇位的人,这之后,刘邦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生产,重建统一帝国,使秦始皇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这里,笔者不想过多地对刘邦成就与巩固帝业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利用他们手中控制的宣传工具,为其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妄想作党的主席,作“女皇”,利用评法批儒,极力吹捧吕后,自比吕后,胡说吕后“了不起”,“是个伟大的封建政治家”,“也是个法家”,“不仅贯彻了刘邦的法家政治路线,而且贯彻执行了法家的组织路线”,等等。“四人帮”豢养的御用文痞梁效、罗思鼎之流秉承其旨意,摇旗呐喊,在报刊上大肆颂扬吕后,为吕后涂脂抹粉。他们声嘶力竭地叫喊。吕后是“法家代表人物”,“女政治家”,“协助”刘邦“继承了秦始皇的法家路线”,“为创建和巩固中央  相似文献   

6.
在司马迁名著《史记一项羽本记》中,“鸿门宴”事件是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一个重要回合,并由此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鸿门宴”事件的发生与严重泄密关系密切,有着极为深刻的教训,令人深思。 一是刘邦军中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泄漏了军事秘密。刘邦、项羽在灭秦战争的关键时刻,与楚怀王约定:“先破秦入成阳者王之。”未料,掌兵仅10万的刘邦居然率先入关破秦,按约定刘邦理应为王。而此时拥兵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的项羽自然不服气,与刘邦争王是不可  相似文献   

7.
秦亡后,楚、汉争雄。起初,军事实力楚强汉弱(楚军40万人,汉军10万人),而楚终为汉所灭,其胜败之机何在呢?各有各的说法。项羽自恃“力拔山兮气盖世”,宣扬他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因此,他对最后的覆亡只能归因于天意:“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说明他输得糊里糊涂,至死不悟。汉高祖刘邦于胜利后置酒南  相似文献   

8.
正刘邦是西汉开国皇帝,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他之所以最后能取得胜利,其主要原因是善于用人,善于靠集体智慧和力量,在关键时刻用了关键人。问计高阳门监郦食其,袭取陈留刘邦衔怀王之约西攻强秦。刘邦领导的起义队伍,在诸路反抗暴秦的起义军中,还是较弱小的,这时的刘邦,在思想上还是急切入关,做一个关中王。至于如何利用入关的长途跋涉,在运动战中发展自己的有生力  相似文献   

9.
民心向背与秦亡汉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荡六国之后,秦始皇自以为古今天下第一,自以为强力刑罚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逆民心所向而动;反秦的刘邦则是一位宽厚长者,出身于平民的他更能体会百姓的意愿有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验之于无数朝代的兴亡、多少政权的盛衰,这确实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何谓民心呢?简而言之,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百姓的情感倾向,是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民心属于群体心理的范畴,具有广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正>《闲说西汉二百年》作者:卢敦基类别:社会出版:2006年1月定价:19.80元公元前三世纪,秦王朝的暴政,令秦王朝以短时间灭亡,起而代之的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王朝。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繁荣时期,由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强盛,使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刘邦是中国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但他打天下和治天下的正确决策均出自于谋臣,自己则是这些决策的最后核定者。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一个领导者有  相似文献   

11.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的瑰丽、豪华、奢侈,秦始皇的骄横奢侈、民不堪命写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字字铿锵、句句有力。秦王朝本想从“始皇”到“二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天下永远是他们的,哪知到了秦二世,就来了个“楚人一炬”,整个阿房宫化做焦土,秦王朝也就土崩瓦解了。秦始皇这位“独夫”天下归我、继世永昌的美梦,一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曾经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刘邦 ,说他是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 ,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出身农民 ,文韬武略难称超群 ,可是他却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乘机举兵 ,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最终亡秦灭楚 ,“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天下 ,原因可能很多 ,愚以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敢于使用某些方面比自己高明的部下 ,这也是刘邦用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公元前200年 ,刘邦即皇帝位 ,为了总结楚汉战争的经验 ,一天 ,他在洛阳南宫请文臣武将喝酒。席间 ,刘邦问大家 :你们说我所以能得天下 ,究竟是什么原因?项羽当初…  相似文献   

13.
韩非入秦辨     
韩非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借其生平事迹传世甚少,出使秦国几乎是他唯一的重大政治活动。令人遗憾的是,仅此也被曲解了。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称:“韩非的政治理论,深受秦始皇的赞许。经李斯介绍,秦始皇出兵把他从韩国要了过去。这也正中韩非的下怀。但他的法术之学早已为李斯所蹈袭,结果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李斯、姚贾等所暗害。”(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则谓:“秦攻韩求韩非,前二三三年,韩非入秦。李斯伯韩非得信任,进谗言杀害韩非。”(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对此介绍稍有不同:“秦王政看到他(韩非)的著作,喜爱他的才能,把他招到秦国,不久,遭到季斯和姚贾的陷害,于公元前二三三年(秦  相似文献   

14.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振长策而御宇内”、创建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皇帝─—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然而,秦始皇的巨大业绩的取得,也离不开历代“秦王”创建的基业作为基础,其中,“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秦穆公就是突出的一位。秦族的先人原是一支长于狩猎、驯兽的游牧部落,与戎、狄等一些少数民族别着杂居于“西垂”——会官肃西费留。西罔宋庆,真菌领非子才被盲率工“S工为附庸”。平王乐还国都阿,秦霎公因‘护驾”育功,才被动力“后侯”,“赐之艰以西Z地”,“塞少于是治国,再后侯…  相似文献   

15.
据史料记载,贾鲁河原称“鸿沟,系秦始皇所凿”,当时为了“引黄河水以济大梁(今开封),为古汴水分支。秦亡以后,为楚汉分界处,沟西属汉,其东为楚”。贾鲁河又叫惠民河,史载元代工部尚书贾鲁,因治河有功于国、有惠于民,后人将河与人共名。  相似文献   

16.
李乔 《北京观察》2000,(7):42-44
洪杨,指洪秀全和杨秀清。洪杨二字,又可以看作是太平天国的徽记。我论洪杨,重在他们建都天京之后的表现,重在谈历史教训。主要是谈谈他们在“威福、子女、玉帛”这些欲望方面没有逃脱“周期率”的问题,其次再谈谈他们的“过激”问题。一、“周期率”即“取而代也”关于“周期率”,毛泽东与黄炎培曾有过一段著名的谈话,洪杨的由盛而衰,就是这种“周期率”中的一件史实。鲁迅先生在《“圣武”》一文中曾谈到过刘邦、项羽一类造反者的理想,那就是过帝王生活,满足“威福、子女、玉帛”一类的欲望。刘邦看到秦始皇很阔气,叹曰,“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看到了,也说,“彼可取而代也!”所谓“如  相似文献   

17.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神州大地上 ,曾崛起过一个强盛的西汉王朝。这个王朝由高祖刘邦奠基 ,经惠帝 (此人系一白痴 ,执掌朝政的是其生母吕后 )、文帝、景帝等几代人奋斗 ,到武帝刘彻即位 ,已经发展成为疆域辽阔、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泱泱大国。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往开来 ,把这个王朝进一步推向如日中天的鼎盛时期。西汉是继秦而起的王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朝强盛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疆域“东至海暨朝鲜 ,西至临洮、羌中(今甘肃西部 ) ,南至北向户 (今越南境内 ) ,北据河为塞 ,并阴山至辽东”。西汉代秦以后 ,在这一幅员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去年在一家杂志上写了篇《聚书而不读》,之后想起许多往事。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一切有“异端”思想或可能有助于造反的书都在严禁之列,然而张良仍能得到老人授给他的兵书,最终成了秦王朝的重要掘墓人之一。故而后人有“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铖有未烧书”的诗句。张良...  相似文献   

19.
萧何之贪     
萧何(?——前193),汉初重臣。久演不衰的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使萧何成了妇孺皆知的人物。稍有历史常识者皆知,萧何乃汉初法律专家:刘邦义军攻入咸阳后,他收取秦政府律令图书;刘邦称帝后,他身居相国高位,定律令制度,对巩固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并著有《九章律》,惜已佚。然而,正是这个萧何,知法犯法,行贿受贿。早在秦末,他任沛县吏时,即曾贿赂时任亭长的刘邦,“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堪称是重贿。尤有甚者,后来他凭借相国  相似文献   

20.
历来讲南越开发史者,往往只从秦始皇略取南越陆梁地讲起,很少甚至根本不讲楚人对南越的开发。这样做:是把开发南越的历史割断了。与楚人相比,秦对于南越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从始皇三十三年“略取南越陆梁地”,到二世元年南海尉赵佗叛秦自王,是秦经营南越,总计不过七年。而楚人经营南越,若从楚共王“奄征南海”算起,已有三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即从吴起相楚悼王“南平百越”算起,也有一百六十余年之久。可见,研究楚越关系史远比研究秦越关系史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