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向的《列女传》,是作者针对西汉末年的社会政治形势,特别是汉成帝的所作所为而创作的讽谏性著作。《列女传》虽然对后世史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它并非史学传记,而是对系列图画的解说。刘向广泛采用了史传、经传和诸子中的材料,以及他校书所积累的材料,反映了古代妇女的丰富生活和精神面貌,深刻、全面地展现了刘向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作为传播最广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长期以来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研究《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应以考察其全球性传播为入口和前提。对《宣言》全球性传播的考察,可从时间、空间、载体三个维度来进行。时间维度主要考察传播的历史进程及阶段划分;空间维度主要考察传播的地域分布;载体维度主要考察传播的介质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门史.该书虽有糟粕,却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客观、具体地展示了妇女在我国先秦时期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特定作用,为人们认识这一时期妇女的社会生活、精神风貌提供了丰富资料.另外,该书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史学上,使传体史学获得了独立发展;体现在文学上,则是促进了小说的发展,并在内容、题材与表现手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4.
《合同法》第79条规定了当事人约定不得让与的债权不得转让。对于此种特约的效力,一直以来有着物权效果说与债权效果说两种理解。我国判例的观点采物权效果说,并认为违反特约的债权让与绝对无效,不可补正。但是,从《合同法》第79条的立法背景与实际功能来看,禁止特约并不能达到保护债务人的目的。而新近的日本债法改革,从立法论上回归到了债权效果说。在《合同法》第79条的解释上,应当借鉴债权效果说。  相似文献   

5.
<列女传>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女史专著,各个朝代版本众多.在历代著录人所见版本基础上,对众多的<列女传>版本进行考察比较发现,自汉朝刘向校订本以来,<列女传>版本源流演变有其自己的发展线索,各版本有其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民间规则具有较为特殊的生长环境,而青县的社会环境契合了这种发展条件,并孕育了各种形式的民间规则,从发生在青县的两则案例来看,民间规则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分别为“辅助型民间规则”、“调和型民间规则”以及“调整型民间规则”.而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规则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自身的倾向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不仅喜好藏书,而且精通版本、校勘、目录之学.他在康熙年间奉旨刊刻了<全唐诗>并私资刻印了<楝亭十二种>等古籍,开创了康乾时期精写精刻的新风,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它设有七个类目,收录自传说时代至西汉中期百余名妇女的言行事迹,为我们研究中国妇女史,科学阐释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它对古代伦理思想史,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都曾起过重要作用.刘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和文献家,生活于汉宣帝、元帝、成帝时期.这一时期正是西汉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当时王氏兄弟以外戚身份独揽朝政,连刘向这样的宗室贵族和儒学名士都受到严重威胁.刘向编撰《列女传》的出发点和动机,就是要限制女主干政,反对外戚专权,保持宗法制度和刘汉王朝的稳固.  相似文献   

9.
自微博客等网络技术新应用诞生以来,每天裂变式滋生的网络谣言频繁引发网内外群体性事件.美国著名学者桑斯坦曾在《谣言》一书中阐述了网络谣言传播与治理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北京的现实中得到了验证与完善.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来看,北京乃至全国在治理网络谣言方面应当提高微博行业准入门槛、探索谣言预判模型、推广政务微博辟谣指南、健全谣言群防群治机制.  相似文献   

10.
工律是中国古代有关工程兴建、工事修造、钱币铸造和制造兵器以及其他手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最早可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从《秦律》、《汉律》、《唐律疏议》、《宋刑统》、《至元新格》、《大明律》、《大清律例》中关于工律的规定来看,历代虽屡有兴革,但大体上没有太大变化,始终保持一种历史的传承关系。工律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从《秦律》一直到《大清律例》,从设置上来讲,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历代工律律文基本上是因袭前朝,根据本朝实际,略作修改,工律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的分析与论证 ,对我国现有的担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完善制度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几起学生状告学校的行政诉讼案一度成为传媒的热点 ,也向法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生不服学校处分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校方处分学生的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诉讼标的 ?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18.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判断行使财产权行为是否构成夺取罪方面存在司法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缺失.传统观点认为,行使财产权行为不具有侵犯他人所有权的客体,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行为,不构成夺取类犯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夺取罪构成要件需要进行重构.夺取罪犯罪客体采用以平稳占有说为基础的财产秩序.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然具有债权的法律依据,但其夺取行为和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自助行为的成立需在主体、标的、主观目的、紧迫性和手段强度上符合要求.因此,行使财产权行为应构成夺取罪,除非其符合自助行为阻却违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刑法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让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的范围明确化,并建议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宣告刑作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