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2例非透析CKD 3~5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实际完成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每日1次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每周3次结肠透析联合每周3次保留灌肠,两组同时予以基础治疗,疗程12周。采用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评价肾功能,采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AAG)评价炎症状态,采用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评价营养情况,采用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评价钙磷代谢紊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口干、口苦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UN、Scr、、CysC、Hcy、hs-CRP、SAA、AAG、P、PT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Alb、Hb、RBC、Ca、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可以减轻CKD 3~5期患者炎症状态,纠正营养不良,改善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2):F0002-F0002,F0003
上图3月9日上午,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2009年春季开学典礼在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焉荣竹同志(左三)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晓刚同志(右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学武同志(左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成波同志(右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延伟同志(左一)出席,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院长宋玉国同志(右一)主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因子分析探索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集193例PPPD病例症状、舌象、脉象,将每一症状、舌象、脉象作为一个统计变量,“有”则赋值为“1”、“无”则赋值为“0”,计算四诊信息的频数和频率,运用因子分析对高频症状、舌象及脉象进行非线性降维并提取公因子,得出病性、病位证素及中医证型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频率排名前3位症状的依次为头晕(90.67%)、心烦(54.40%)、倦怠乏力(51.30%),舌象中舌质频率最高者为舌质暗红(22.28%),舌苔频率最高者为白苔(31.09%),脉象频率最高者为滑脉(41.97%)。利用因子分析共提取1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798%。整合相同的证素,共得到5个病性证素,依次是气滞(71.50%)、阴虚(24.35%)、血虚(22.28%)、气虚(17.10%)、痰湿(15.03%);5个病位证素,依次是肝(93.26%)、肾(24.35%)、脾(16.58%)、心(0.52%);6个中医证型,依次是肝郁气滞证(56.48%)、肝肾阴虚证(21.76%)、肝郁脾虚证(15.03%)、肾阴虚证(2.59%)、脾肾阴虚证(1.55%)、气血两虚证(0.52%)。结论 PPPD的病性证素以气滞为主,病位证素以肝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证为主。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25日,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举行2012年春季开学典礼。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敏同志(中)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成波同志(右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延伟同志(左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勇同志(右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峰同志(左二)和我校党委书记、市行政学院院长李好臣同志(左一)出席,我校常务副校长纪宝华同志(右一)主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以及链脲佐菌素诱导复制DE模型大鼠。选取成功建立的DE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桃红四物汤低剂量(4.5 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1倍)、中剂量(9 g/kg)、高剂量(18 g/kg)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多奈哌齐组(1 mg/kg),每组10只,另取正常雄性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5周。观察各组大鼠血糖与体质量的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脑组织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 LP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β-分泌酶(β-secretase,BACE1)、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mRNA表达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能显著降低DE模型大鼠血糖水平(P<0.05),显著改善DE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能显著降低DE模型大鼠体内TG、TC、LDL-C水平(P<0.05),升高体内HDL-C水平(P<0.05),能显著减少DE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损伤,降低脑组织内LPO含量、NOS活性(P<0.05),能显著抑制DE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APP、BACE1、Aβ1-40、Aβ1-42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够降低DE模型大鼠脑内氧化应激反应,通过抑制APP和BACE1的表达,减少Aβ的积聚,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改善DE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黄芪-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 mg/kg)、黄芪-丹参组(0.75 g/kg),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 8周的方法复制AS模型,同时灌胃给药。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变化,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观察大鼠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严重,可见明显蓝色钙状斑块,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Berger-Parker、Simpson指数明显降低(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群落丰度明显降低(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以及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unclassified_f_Ruminococcaceae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群落丰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丹参组大鼠血清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P<0.05),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无明显损伤及增厚,大致恢复正常,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Berger-Parker、Simpson指数明显升高(P<0.05),放线菌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杜氏杆菌属群落丰度明显升高(P<0.05),变形菌门、疣微菌门以及布劳特氏菌属、unclassified_f_Ruminococcaceae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群落丰度明显降低(P<0.05)。〖JP〗结论 黄芪-丹参治疗A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血脂代谢和抑制炎症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我省各市(州)、县(市、区),乡(镇)党委,部分市(州)和县,乡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将自下而上陆续换届.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1、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是()。2、警察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体系包括警察组织中的()、()、()。3、警察组织行为学通过了解、掌握警察的心理和行为规qt来提高、()、()警察行为的能力。4、19&)年,麦格雷格根据“自动人”假设的观点提出()理论,同()理论是根本对立的。5、根据社会人似设,梅奥提出了()学说。6、行为越接近目标,其动机强度越()。7、在达到目的以前,个体不会()将要进行和正在进行的某种行为,表现出行为()特征。8、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9、影响抱负水平,取决于()…  相似文献   

9.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3月10日下午,济南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2010年春季开学典礼在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焉荣竹(上图,中)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晓刚(上图,右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成波(上图,左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延伟(上图,右一)参加,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院长宋玉国(上图,左一)主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白花败酱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20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白花败酱石油醚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化合物1),豆甾醇(化合物2),松脂素(化合物3),ent-eudesm-4(15)-ene-1β,6α-diol(化合物4),波甾醇(化合物5),阿魏酸(化合物6),5,3′,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化合物7),乌苏酸内酯(化合物8)。结论 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7、化合物8为首次从白花败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上图9月10日上午,我校举行2010年秋季开学典礼。市委副书记殷鲁谦同志(左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成波同志(右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同志(左一)出席,济南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济南市行政学院院长宋玉国同志(右一)主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改良版脐灸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肠动力学、胃肠神经递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枸橼莫沙必利,观察组给予改良版脐灸。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情况(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粪便pH值、排便困难程度);检测患者血清肠动力学[直肠最低敏感度(RMS)、最大耐受度(MT)、直肠顺应性(RC)、结肠传输试验(CTT)],胃肠神经递质[胃动素(MTL)、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P 物质(SP)],肠道菌群(大肠埃希菌、产气夹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观察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和粪便pH值较对照组增加(P<0.05),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RMS、MT、RC、CTT、5-HT和VIP水平降低(P<0.05),MTL和SP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大肠埃希菌数量降低(P<0.05),产气夹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40.4%(P<0.05)。结论 改良版脐灸可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调节肠动力学、胃肠神经递质和肠道菌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省社院院长张燮飞(前排左九)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峰(前排左八),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翁卡(前排右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院党组书记庄奕贤(前排左七),省委统战部部务会议成员、省社院副院长陈飞(前排右六)、省人大常委、省社院副院长陈宜安(前排左六)。(陈绍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健康人群运动负荷后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入选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证据的正常男性35例,受试者分别于平板运动前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二尖瓣血流频谱(mitral flow pattern, MIF)、肺静脉血流频谱(pulmonary venous flow, PVF)、二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检查,测量以下指标:舒张末期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Ad)、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end systolic diameter, LAs)、左心房最大容积(left atrial volume, LA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peak early filling,E)、舒张晚期血流峰速(late diastolic filling,A)、E/A值、A峰时间(peak A time, At)、E峰减速时间(E deceleration time, EDT)、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 IVRT)、肺静脉血流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wave, S)、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arly diastolic, D)、S/D值、心房反流最大流速(peak of atrial reversal, AR)、AR时间(AR wave time,ARt),以及二尖瓣环室间隔(intraventricular septum, IVS)、侧壁(lateral, LAT)、前壁(anterior, ANT)、下壁(inferior, INF)收缩期运动速度(systolic velocity, Sm)、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rly diastolic velocity, 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late diastolic velocity, Am)、Em/Am值,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板运动后LVEF显著升高,LVEDV、LVESV显著下降;LAV、LAd显著降低,A、AR显著升高;E、At、E/A值、EDT、IVRT、ARt显著下降;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Sm均显著上升,IVS、ANT和INF的Am明显上升,Em/Am比值下降。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地评价正常人运动试验前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的加味阳和汤对维甲酸灌胃、氢化可的松臀部肌肉注射造成的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模型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阳和汤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均复制肾阳虚型OP模型鼠,分别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味阳和汤(5、10、20 g/kg)、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E2V)(0.000 2 g/kg)灌胃,每日1次,持续灌胃6周。 取大鼠股骨及血清,观察大鼠股骨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JP〗水平及微量元素[镁(magnesium,Mg)、锌(zinc,Zn)、铁(ferrum,Fe)]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阳和汤各剂量组大鼠BMD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大鼠血清ALP、TRAP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Fe、Zn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g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阳和汤对肾阳虚型OP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抑制骨的高转换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以膀胱刺激症状和梗阻症状为主要表现,是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较常见的原因。岭南靳三针流派认为BPH以肾虚为本,治疗上可活用调神针(百会、神庭、印堂)、尿三针(关元、中极、三阴交)、阴三针(关元、归来、三阴交)、阳三针(气海、关元、肾俞),结合多种外治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模型组、空白大鼠血清(20%)组、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5%、10%、20%)组,用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5%、10%、20%),分别预处理心肌细胞12 h后,加入100 μmol/L H2O2继续培养6 h,用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 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水平,用荧光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Annexin Ⅴ- 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探针法测定氧自由基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氧自由基、LDH活性及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OD及GSH- 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核浓染数目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GSH- Px、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LDH活性,氧自由基、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核浓染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能够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增强细胞活性,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JP2〗方法 将60例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糖肾康颗粒冲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16周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24 h尿蛋白(24-hour proteinuria,24hUpr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 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结果 试验组疾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CR、24hUpro、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eGF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UACR和24hUpro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Hcy、TC、LDL-C、Apo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cy、TC、LDL-C、ApoB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后Hcy、LDL-C、ApoB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肾康颗粒降低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与改善高半胱氨酸血症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健脾消脂方干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治疗组(予以健脾消脂方,并予以饮食及运动干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水平、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IL-1β、LDL-C、TG、T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cIMT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在降低MMP-9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IL-1β、TC、TG、LDL-C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脂方能降低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MMP-9、IL-1β水平,可能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来源于凤丹皮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菌Fusarium acutatum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开放ODS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osartorin(1),cyclonerodiol(2),enniatin H(3),(3R,6R)-4-甲基-6-(1-甲基乙基)-3-苯甲基全氢-1,4-噁嗪-2,5-二酮(4),赤霉菌吡喃酮D(5),赤霉菌吡喃酮F(6),麦角甾醇(7),过氧化麦角甾(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7E,9E)-6,11-dioxononadeca-7,9-dienoic acid(10),5-羟甲基-2-呋喃甲醛(11),α-D-吡喃葡萄糖基-(1→1′)-3′-氨基-3′-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12),α-D-alloypyranose(13),豆甾醇(14),β-谷甾醇(15)。结论 化合物1~15为首次从该内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