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专利管理机关调处专利纠纷行为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振兴 《知识产权》1996,6(5):40-41,45
专利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繁荣文化知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专利制度的核心是依法保护专利权、促进科技发展。可以说,专利权保护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项制度的兴衰。我国从立法之初就非常重视对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法》第六十条就规定了“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样两条专利权的法律保护途径。《专利法实施细则》和有关规章还赋予专  相似文献   

2.
林秀芹 《现代法学》2004,26(4):110-115
现代专利法均毫无保留地肯定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学家却对专利制度总体上的成本与效益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怀疑甚至否认专利制度的经济效益可能大于其经济成本。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专利制度会引起的巨大经济成本,该成本可能超出专利制度潜在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国专利法应在保护专利权和公共利益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从而减少专利制度的成本。我国的专利法过于强调专利制度的积极作用,对该制度的潜在消极影响估计不足,有待于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3.
由于专利法立法活动受到产业利益集团的制约,同时专利法既有理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专利权的内部限制不能有效地消除专利制度的弊端.我们应重视和强化专利法外部限制措施.反垄断法和人权法是已经对专利权产生实际限制作用的法律资源.伦理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专利权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现代专利法均毫无保留地肯定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学家却对专利制度总体上的 成本与效益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怀疑甚至否认专利制度的经济效益可能大于其经济成本。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专利制度会引起的巨大经济成本,该成本可能超出专利制度潜在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国专利法应在保护专利权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经过五年的反复讨论和修改,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的通过和颁布,是我国经济立法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经济和技术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正确认识这一改革和我国的专利制度,对于保证专利法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专利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技术发明制度在当代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技术发明给予奖励和保护,但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国情不同,所采取的具体制度也就不一.有的实行奖励制度,有的实行专利制度,还有的是实行介于两者之间的“奖励——专利”双轨制度.我国一向是典型的奖励制度实行国.  相似文献   

6.
专利制度的滥用不同于专利权的滥用,前者是专利制度的缺陷导致的,后者是权利人行使合法有效的权利超越了权利的范围或者违反了专利法以及竞争法的强制规定而发生的.因此,规制专利权滥用的法律并不能解决"问题专利"以及专利制度滥用的问题.对专利制度的滥用只能通过完善专利制度本身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胡开忠 《科技与法律》2004,31(3):8-13,67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专利制度产生了极大地冲击 ,它拓展了专利制度的客体 ,改变了专利权的授权标准及授予程序 ,促进了专利保护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我国《专利法》应根据上述发展做出相应的修订。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完善的国家,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是美国专利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美国专利制度中有关重复授权的规定与中国专利制度有着较大差别.本文从美国专利法重复授权的起源、发展、类型以及如何克服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我国专利制度如何避免不公正地延长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发挥专利制度的激励作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和理论前瞻性.  相似文献   

9.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的介绍了我国专利制度的立法及修改历程后,对第三次修订涉及的条款及其内容进行概要的说明,其中对第一章总则和第六章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中着重比较了专利法修订前后关于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判断标准,并详细介绍了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修改的有关保护客体、申请要件、授予专利权实质性条件和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六、专利的实施专利的实施,作为专利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专利法的目的所在。为此,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专利法对此都作了明文规定,大陆和台湾的专利法也不例外。尽管其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其宗旨却是一致的。在专利的实施上,两岸专利法都体现了对专利权人行使其专利权的保护,即其不愿自己实施的,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转让其专利权。如台湾专利法第59条规定:“发明专利权人以其发明专利权让与他人或授权他人实施,非经向专利专资机关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这一规定表明,专利权人可以转让其专利权,不过要向专利专责机关办理登…  相似文献   

11.
在专利制度国际协调中,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全球专利权的制度建设,以期按照一部专利法,通过一次审查、授权,授予在多国生效的专利权.目前,在全球专利权的制度构建方面,在审查方式、审查机构设置和审查标准问题、效力限制和诉讼问题、与国家专利权的关系问题等基本制度问题上,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对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专利制度国际化形势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专利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即允许公众对专利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法都规定了专利无效程序,即使对专利申请全部进行实质审查的国家,也规定了这一程序。这是因为专利审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对于一件专利申请,即使实质审查做得十分认真,仍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确保该专利权是有效的。我国专利法只规定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不进行实质审查。因此,不符合专利法规定而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则更难以避免。这类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使专利权人获得了不当的权利,使公众受到了不应有的约束,自应可以通过无效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专利法已由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颁布。这是一部很好的专利法。本文就我国专利法的几个理论问题发表点浅见。一、关于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理论依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专利制度在理论上有什么根据呢?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出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理论依据,对于正确理解执行这一重要法律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专利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财产保护制度。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专利权本质上是财产权,  相似文献   

14.
专利法的实施目前面临诸多错综复杂而难解的问题,甚至动摇了人们对专利制度的认识。专利制度如何在适度保护专利权的同时产生有效的创新激励,如何避免专利制度的不当运用、防止专利制度从技术创新的发动机蜕化为技术创新的障碍并成为发达国家遏制后发国家崛起的工具,这就需要从财产基本制度出发挖掘专利的制度性问题,并经由对专利制度的理性基础和财产制度的理论分析,揭示专利权存在的权利不确定缺陷及其制度根源,进而探讨专利制度改革的可能途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 1.专利制度的目的 日本专利法的目的即专利制度之目的。其第一条就规定:“本法是为了保护、使用发明,奖励发明,以期使产业发展为目的。结合其专利法的基础简单地说:为促进产业的发展。就是对发明人将其发明的新技术授予独占性的专利权借以奖励其发明创造,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悉,专利法的再次修改工作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为此,有关方面正在加紧收集、研究修改专利法的各种提案,以使修改专利法的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在这一背景下,回顾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施行情况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以“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为题,谈谈有关的观点与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现状 (一)在三种专利中实用新型申请与授权的情况 自 1985年 4 月1日起至 1998年 12月 31日止,专利局总共受理专利申请 861 50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8370件,实用新型专…  相似文献   

17.
外观设计作为专利法的保护对象,是我国专利制度的一个特点。实施专利法以来的实践证明,这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它对于激发广大群众搞发明创造的热情,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丰富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18.
价值判断———在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平衡在个人与单位有关联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问题上,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专利权归单位,而给予实际发明创造人以较大的奖励及激励措施的方式。我国无论是在1984年的专利法还是1992年的专利法中,所采取的都是单一制的认定方式,即专利权的归属要么归单位,要么归个人,而不存在可经双方约定权利归属的“灰色区域”。然而,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专利法,并未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该法第六条分别以第一、第二两个独立条款的形式,规定了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专…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知识产权》杂志创刊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同广大读者一起对这个刊物的诞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自从1978年以来有了蓬勃的发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先后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的知识产权已经初步确立。实践证明,专利法、商标法适合中国的国情。商标法、专利法实施以来,累计受理了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共15万多件,已授权5万6千多件,有效注册商标已达27万件,1990年新注册商标和专利受理量分别为5万件和4万件左右。已实施的专利项目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商标和专利工业产权保护在我国经济、科技工作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11月,中国专利局在局机关大楼里主办了“二十一世纪国际专利制度世界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专利法颁布之前,对发明创造基本是采取全部归全民或集体所有的方式。我国专利法,则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规定了专利权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归个人所有。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单位所有或持有;而非职务发明则归个人所有。因此,我们就需要了解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之间的界限,以确定发明创造所有权的归属。我国专利法是通过给职务发明下定义来区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也就是说,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