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 ,“存在”不是任何形式的“存在者” ,而是“意义之放光辉” ,因而是“缘起”的、需要“被揭示”的。“语言”的本质在于“道说”。“道说”乃是“让显现和让闪亮意义上的显示”。正是借助“词语”的“道说” ,“物”才“被赋予”了“存在”。所以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本文从八个不同角度阐发了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 ,以及它所蕴涵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冰清  ;刘宇红 《求索》2008,(3):199-200
海德格尔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观。他从存在之思来思考语言,认为“语言”是一种未被遮蔽的存在的真理;语言是存在之家;人言对道说的应合与思诗和一乃是通向语言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追问存在的意义是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问题。海德格尔后期走入语言,敢语文-存在思想。他通过词这分析揭示了存在与语文的源始统一性。语言的本质在于存在之言说即道说。思存即思存在现象学地展现和给予亦即存在之历史,存在历史在思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亦是此在的家,存在在语言中生成并保持其本真历史。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晚期思想走向语言,认为语言是存在和思想的规定性。此语言是作为存在之道说的纯粹语言,从而区别于遮蔽存在的逻辑语言和日常语言。《源于思想的经验》是海德格尔思想诗作,勾勒了其晚期思想的地图。此诗作是对存在之道说的回响,它呈现为思想的倾听和语言的应答。宁静一词直接相关于语言的发生,宁静与声音(发声)相关,声音与倾听和言说相关。据此,宁静理解为存在的道说,形象化为"宁静的排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宁静":首先,宁静发生,这是存在层面;其次,倾听宁静,这是思想层面;最后,道说宁静,这是语言层面。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与他对人类本真家园的追寻是一致的。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问题,也就遗忘了人类的本真家园。克服形而上学之危机本质上乃是对存在与家园的回归。这条回归之路只有在“乡愁”意识层面才是可能的。因此,海德格尔对乡愁的讨论契合了自身对存在问题的深刻把握。这条基于“乡愁”意识而迈出的回乡之路,同时体现出海德格尔对语言的本质领会。语言作为方言,乃是对存在的真正的领会,而方言本质上是家园之音,也是人类家园之所以可能的见证。通过“乡愁”,人类在思的经验中认识到了存在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与语言的诗性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小川 《求索》2008,(4):109-111
海德格尔在哲学领域内反对主客二分,彻底反理性,提出了“此在与世界”的存在论观点,强调了语言的本体地位,突出精神创造的本源性和绝对性,使人们关注重心从“在者”(存在)转向“在”本身。海德格尔对人生存本真状态的关注,深入探究语言与“此在“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给语言赋予新的意义——鲜活的诗性意蕴。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儒典与《易》典的比较探索 ,并在此过程中 ,着重阐述孔子的智慧、儒家思想的渊源与本质 ,且特别指出儒说“尧舜”、“天下至圣”所修学之儒道与《易》言“大人”所修学之《易》道 ,其实是相互贯通、互为观照的。  相似文献   

8.
谭文旗 《前沿》2013,(14):40-44
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人总是在寻追永恒、本原、真理、家园。这种寻追情态我们称为求“道”。中国哲学显示出:“道”在自然显现(道家),“道”在“我”“心”的敞开(儒家),“道”在自如其是(禅宗)。西方哲学显示出:“道”在上帝(本体论阶段),“道”在科学(认识论阶段),“道”在“言说”(语言存在论阶段)。“言说”指引“道”,“言说”通达“道”,“言说”构建“道”。“言说”其实就是“道”。  相似文献   

9.
人们通常是用西方形而上学的观念来看待老子的“道”,要么认为“道”是精神的存在,要么认为“道”是物质的存在。然而老子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去探究世界是由物质还是由精神所构成,而是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而是指“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道”所蕴含的“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是“众妙之门”,天地万物由此而生,故老子以“道”这种“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作为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在“道”的“有”与“无”矛盾转化中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老子“道”的本体论显示了东方形而上学不同与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孙湘明 《湖湘论坛》2002,15(3):49-50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的观念。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等。由于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的绘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辨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心雕龙.原道》所原之“道”本自于《易传》“天人合一”之道。刘勰“原道”论美学的价值体现在:首先,将哲学之道转化为诗学之道,是刘勰的一个首创。其次,将文学的合法性上升到“道”的层次,亦是刘勰的首创。最后,刘勰强调了“文”的自然美与教化功能的统一,揭示了“文”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美学本质。从中西比较的维度来看,刘勰赋予文学最高的合法性,与柏拉图、黑格尔以“真”的维度来苛求文学,贬低文学的价值异迥。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自古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语言与思维不可分,思维要靠语言而进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观点被称为“载体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代码,即使没有语言代码,思维依然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代码说”。①争议的中心就是...  相似文献   

13.
外语多媒体教学技术弊端的人文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之所以不能“炒”得太热、不能滥用、不能“喧宾夺主”而始终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因为它的使用情况应该由语言的本质来决定,它的使用要体现语言的本质、有利于学习者感受语言的精神实质。从人文主义语言思想看外语多媒体教学技术时,其弊端归根到底就是抛开了语言本质的人文属性和缺乏语言教学与学习的人文环境和人文关怀。因此,不能滥用外语多媒体教学技术,而应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对学生实施语言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实践自由度与价值的主体本质袁祖社一理论界关于价值本质的讨论,可谓众说纷坛。“主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客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功能,与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无关;“关系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之...  相似文献   

15.
阎伟 《理论月刊》2004,(9):65-67
“唯道集虚”和“判断悬置”分别是庄子和胡塞尔审美直观理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对理解两人关于如何把握世界存在的本真意义——“道”和“纯粹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这两个概念为切入点,在确定它们在各自所属理论体系的位置同时,回答了它们“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并深入到庄子和胡塞尔审美直观理论,对两人本质相同、方式各异的直观理论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6.
语言符号观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由此反观我国对语言符号的探究,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尽管各家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的关注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儒、墨、道等诸家主要是从哲学层面关注了“名”(语言)“实”(世界)之间的必然性关系,或者“名”决定“实”(如儒家),或者“实”决定“名”,把语言视为把握经验世界的“工具”(如墨家),或者完全否定“名”“实”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如道家),而名家则通过论辩把语言从现实的世界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纯粹的语言符号而作为思辨的内容,从而客观上探究了语言符号本身的问题,为后世的语言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甚至对今天的语言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学与为道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学与为道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儒家“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性与学问构成儒家通向理想人生境界的两条进路,而学问与德性合一,则体现了儒家的价值理性特征。道家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突出了精神修炼(为道)与经验知识(为学)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天台宗主张止观双行,定慧双修。禅宗有“南顿北渐”之争,北宗神秀主张渐修,南宗慧能提倡顿悟。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对峙难以调和。  相似文献   

18.
苏轼对文艺的一个重要认识是 ,文艺是“外物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的产物 ,实际上说明了文艺作品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 ,这是苏轼从艺术生成论角度对文艺本质所作出的一个辩证的概括。苏轼对文艺本质的另外一个重要认识是 ,“文与道俱” ,道文并重 ,实际主张文艺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这是苏轼从艺术本体论角度对文艺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哑巴外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不太情愿开口“说”外语。而顾忌犯错,追求“完美”则是他们开不了口的“症结”所在。“说”外语追求的应该是“自然地道”,而不是“完美无缺”。外语学习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种技能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各种语言环境,创造条件开口“说”外语,只有到能够比较自然流畅地表达思想而不必费力地去琢磨该用什么词句时,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开口“说”外语。  相似文献   

20.
李永波 《理论月刊》2004,(12):70-71
在道的层面,庄子虚无区别于一般反映论二元论的世界观,而是指向存在论的虚无鸦它是存在自身,一种虚无的虚无化。物的虚无是指相对于人之意义的自然世界的虚无,是庄子的人物关系的理想———“无待”的生活世界。语言的虚无,批判一种是非判断的工具性语言观,语言的真理性是道的显现,而非是非之判断。人生的虚无则指向现实逍遥与虚无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