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于先进文化内涵所蕴蓄的旨趣须得在一种价值取向的维度上去悉心把握,切不可在世俗社会的实践层面将之肤浅化、泛化乃至庸俗化.本文通过对"先进文化"理念形上维度与形下实践的辩证分析,指示了先进文化引领人趋向自由境界的方向,及其在现实中自觉担当文化传承、整合及创新的历史使命.经由对社会学中"卡里斯马"意象内涵的重新阐释,使之与先进文化论的实践层面发生一种交通,阐释了"卡里斯马"因其凝聚力和感召力所获得的权威性,及其在世俗社会中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青年亚文化是伯明翰学派和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研究重点.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是社会结构出现矛盾的产物,是为了抵抗资产阶级的霸权和解决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之间尚未解决的问题.在青年亚文化理论的阐释模式从"世代模式"到"结构模式"的转变中,伯明翰学派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新阶层的出现和形成,导致了中国当代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文化转型,并影响着现代文化格局的形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式,分析社会新阶层形成的文化影响机制,研讨社会新阶层的特点及对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现代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依娜 《求索》2013,(4):238-240
转型时期,政府纠风模式陷入困境,本文试图构建科学而合理的纠风模式,以期使纠风工作的各个因素、各个层面实现缝隙和权变有机地结合,使政府纠风模式达到"系统化"。系统化纠风模式力求从环境、认知和方法三个维度对不正之风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环境、认知和方法构成了理解系统化纠风模式的分析框架。环境维度从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进行全面把握;认知维度从客观实体观和主观构建观进行理性构建;方法维度实现科技、制度和文化的权变组合。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理论产生和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只有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才会产生.在理论模式上,它与中国传统的"一分为二"理论模式密切相关.在思想内容上,它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统一、渴望和平、和而不同的精神.在价值观上,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呈现出城乡差异,在多数适应维度上,城市生源的适应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而在学习适应维度上,农村学生的调适状况优于城市生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范式"这一角度,对于当前学界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问题的部分理论模式提出质疑,进而指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继而分析了当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遭遇断裂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李晓红  吴晓创 《求索》2005,(5):70-72
跨文化交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的偏差而产生交际障碍,对深层文化结构的差异缺乏感知是产生障碍的根本原因。霍夫斯德所创立的基于5种文化维度的文化分析模式能够帮助提高文化感知,消除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9.
"直接过渡"与基诺族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中, "直接过渡"是他者文化主导下有计划整体性的文化突变.由于文化变迁连续性的中断,原有"生存方式"的解体或坍塌,人们所熟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被迫改变,传统文化的消失不可避免.文化突变意味着文化冲突的极其强烈,种种现实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文化冲突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人们对他者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失忆"乃至"选择性排除".民族文化的新生根本在于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自元、明至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云南藏区的回族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强势的藏文化逐渐融入其原有文化中.这些藏区回族在吸纳藏文化的过程中,也奠定了藏一回两个民族和谐、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从文化变迁理论来看,文化是族际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超越族际边界羁绊的一种动力,不同族群的文化变迁与族群的变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云南藏区回族(藏回)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藏族和回族文化的亚文化,其群体也形成了一个亚族群.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分析了相关研究现状,指出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中的国家"与妇联的政治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中的国家”理论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命题上提供了一个微观的、动态的、行动策略的实证分析框架。运用该理论分析,可以发现妇联的政治资源在组织中具有要素性、工具性和阶段性等特征。这表明政治资源并不必然导致资源依赖症。因此,需要准确把握政治资源,在科学定位妇联的本质职能、明确战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依托资源优势,健全各项制度,提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一国两制”构想用来解决台湾问题遇到阻力的情况下,本文深挖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资源,提出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构想。新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借鉴联邦主义的某些做法,以期建构一个两岸同胞均能接受的国家统一模式。该构想扩大了“一国两制”的包容量,增强了“一国两制”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阶级关系等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文章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股份制、国有企业、经济全球化等现象进行分析,论证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对项目内部控制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项目内部控制的建议,旨在为捐资者和社会公众科学、全面、深刻了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为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项目专项基金的安全、有效和增值提供服务,为基金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科层制为依托的行政一元化治理模式存在组织形态与思维方式上的局限性,而其伴生的信息劣势和权能短板也导致了治理空白、反应迟缓和治理偏差,这使其在面对转型社会的治理难题时陷入困境。在"一线"构建政府治理场域为变化社会提供了"在场化"的治理方案:科层内部的干部动员机制和科层动员机制实现了信息资源与权能资源在治理"一线"与决策层之间的有效对接与传输,进而使得一线行政主体和上级行政主体分别实现了实质性与虚体性的"在场";而政府推进的社会动员则实现了社会、市场领域的多元行动者由"自在"向"自为"的角色转化,并获得了"在场"的治理主体地位。由此,在治理"一线"形成的以广义政府为权威核心,多元治理主体有机协同的治理场域格局,不仅在工具理性层面矫治了一元治理和科层治理的弊端,弥补了治理目标与治理手段之间的裂隙,也产生了国家与社会相互支持的嵌入式治理的溢出效应,从而以"增能"与"减阻"两个向度强化了变化社会中的政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研究了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中"男性本质"的建构问题,发现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某些概念与理论是"男性本质"建构的"科学"基础;以性爱为基础的两性关系是"男性本质"建构的逻辑起点;强大、理性、"性"超于生存是"男性本质"的主要特征;"男性本质"的建构是对妇女解放的回应.其观点良莠并存,至今影响犹深,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理论重新解构"男性本质",促进和谐、先进的性别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台湾已经形成"台湾人认同",它是否与"中国人认同"互相排斥,是否可能成为"双重认同"的基础,两岸是否可能走向"双重认同"或"两岸认同"?对于这些问题,两岸学界与普通民众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详细分析种种不同的看法,从中探讨"双重认同"的可能性。此外,针对现有实现双重认同途径所依据的理论,即群际接触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讨论,提出突破双重认同的关键所在,希望两岸学界共同探寻中国式的理论,破解两岸关系的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李贵银 《桂海论丛》2002,18(1):58-61
“科技兴贸”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在外经贸领域的具体体现 ,它对于广西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密切科技与外贸的结合 ,扩大广西出口市场空间 ,拉动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广西的出口商品形态、出口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地区 ,必须按“科技兴贸”战略要求 ,加强对开放型经济的领导 ,建立相关部门联合工作机制 ;完善思路 ,制订发展目标和规划 ;加强政府引导 ,不断推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改善环境 ,加大投入 ,帮助企业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向高度化转变 ;广西还应改进出口工作及服务方式 ,将高新技术开发区培养成先发制人的出口基地 ,同时抓好技术引进 ,间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即女性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研究表明,在大学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种"玻璃天花板"。本文通过对教师结构的数据分析,探讨了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学校中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问题,并从性别视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