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3 毫秒
1.
王龙虎 《东南亚纵横》2004,(10):14-16,21
一、基本情况自1993年越南政府开始争取国际社会对越南提供ODA政府发展援助 ,截止2003年底 ,共获得各国和国际组织承诺的ODA发展援助达253.89亿美元。越南就ODA援款与各援助国及组织签订协定、计划等价值达196.3亿美元 ,占ODA援款总额的77.19% ,其中贷款159亿美元 ,商签协定352个 ;无偿援助37.3亿美元 ;到位资金达131.81亿美元。上述援款为越南基础设施建设、消饥减贫、行政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越南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基本特点11年来国际社会对越南提供了巨额ODA政府发展援助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条…  相似文献   

2.
于向东 《东南亚》2006,(2):8-12
近年来,越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01年至2004年,越南GDP增长分别为6·8%、7%、7·2%和7·7%。2005年,越南GDP增长高达8·4%,人均GDP增至640美元。越南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越南近年来吸引外资取得的新成效有着密切联系。2005年12月越南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全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58·53亿美元。①这一数字包括年内新项目注册和原项目追加投资。2005年吸引外资比上年增长38%,超过原定计划指标(45亿美元)近30%。全年新的投资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有771个项目。项目数比2004年增长98%,注册资金约40亿美元,增长63%;同时,原有投资项目有5…  相似文献   

3.
自从1986年越共“六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来,越南坚持改革、开放方针,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基本克服了由于十年侵柬战争和原苏联停止援助给越南经济造成的困难,经济步入了一个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新时期.一越南的经济改革自1981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1986年以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步子逐步加快,经济上取得了积极的、显著的转变.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越南1986、1987、1988年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4%、5.4%和6.5%.1989、1990、1991年三年中,由于原苏联解体和停止对越援助(每年约10亿美元),越苏贸易也陷于停顿,对越南经济影响极大,经济增长率也分别降为2%、2.9%和4.7%.1992年越南的经济度过了最困难、最严重的时期,增长率达到8.3%,国民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138亿美元增至145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约205美元.1993年越南经济持续增长,达到7.5%,国民生产总值约165~170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上升到230~240美元.亚行预计,1994年越南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达到8.2%.越南经济快速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1988年4月,越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改革农业经济管理的第10号决议,决定实行新的农业承包制,把土地交给农民,取消了原来国家与农业生产单位以  相似文献   

4.
胡建生 《东南亚》2006,(4):12-19
越南自1986年12月进行全面革新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亚洲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的国家。2005年,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31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制度、经济制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将于年底加入世贸组织,这些都为其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迅速发展的保险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越南保险业市场从原有一家只经营非人寿保险业务的国营保险公司(保越)发展到2005年7月1日的30家。其中3家国营、10家股份制、17家外国公司,另有30多家外国公司准备在越南注册设立办事处。自1999年Manulife宏利公司作为第一家外国公司进入越…  相似文献   

5.
王龙虎 《东南亚》2006,(1):45-47
一、2005年越南经济发展状况2005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外贸出口达322亿美元。吸收外资取得近8年来最好成绩,合同外资金额达58亿美元。外汇储备达83亿美元。2005年,越南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工业和建筑业占41%,服务业占38·5%,农林业占20·5%。服务业比重提高,农林业比重下降。2005年,越南经济发展大体有以下特点:(一)工业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工业产值约达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工业企业产值约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南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越南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速7%以上,人均产值从10年前的200美元增加到现在的55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率日益下降。根据2006~2010年5年发展计划,经济增长速度为7.5%~8%,到2010年GDP较2000年增长2.1倍,人均产值将达950~1000美元。1.人均收入增加2004年,越南全国人均收入比2002年增长36%,全国人均月收入为48.5万越盾,年均收入371美元,比2002年增长36%(1996~1999年增长4.6%,1999~2001年增长5.8%);西原地区人均年收入299美元,较2002年增长60.1%;东北地区293美元,增长42.4%;红河平原372美元,增长38%…  相似文献   

7.
2005~2006年越南经贸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越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超额完成了多项经济发展指标,为完成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画上了较圆满的句号。2005年GDP超过500多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外贸出口达322亿美元。吸收外资取得近8年来的最好成绩,合同外资金额超  相似文献   

8.
在高通胀中发展——越南2008~2009年形势分析与预测(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三、经济: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打开越南经济发展的历史,没有哪一年像2008年那样变化无常,一年之内经历了如此剧烈的波动:年初强调快速发展、年中重点控制通货膨胀、年底集中力量抑制经济衰退.一年过去了,越南经济有喜有忧,虽然通货膨胀率高达23%,但其增长仍然达到了6.23%这个比较高的速度.在世界经济一片惨状之下,越南能有如此表现,成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实在不能让人忽视.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间,按官方统计,GDP总量由1978年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2450亿美元,增长了14.2倍①;从1979年至2005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左右(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从1980年的173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美元,增长了近9倍。这样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曾经达到过的高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相比。在其他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获得的发展成就和变化,在中国只用了二十多年。”③…  相似文献   

10.
一、菲律宾经济概况1992年拉莫斯总统执政后 ,经过了几起几落的菲律宾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1992年到1996年 ,菲律宾GDP基本保持了递增的增长速度 ,从1992年的0.3%增加到1996年的5.7 %①。虽然经历了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和2001年的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但菲律宾经济较快地走出了低迷状态 ,2002年GDP增长率达到4.6 % ②。近几年来 ,菲律宾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 ,外贸总额逐步增加。200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85.33亿美元 ,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5.99亿美元 ③。同时 ,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2.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斯莫尔尼宫沸腾的欢呼声向全世界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91年12月25日,镰刀锤头国旗的悄然降落宣告了社会主义苏联从地球上的消失.短短74年转瞬即逝,苏联于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同时也为中外学者研究这一20世纪的"历史之谜"留下了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动摇了在伊朗乡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伊朗的发展。伊朗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因白色革命的成功推进而发生了激烈变革。经济现代化的长足进步客观上要求政治领域进行相应变革。巴列维无视这些变化 ,继续强化君主专制 ,推行独裁统治 ,致使新兴的社会阶层无权分享政治权力 ,传统的社会力量被摧毁。巴列维国王的独裁统治引起伊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推翻巴列维王朝成为伊朗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战斗目标。因此 ,白色革命后伊朗经济现代化进步趋向与政治领域滞后状态之间的矛盾构成巴列维王朝覆灭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初俄罗斯经济迅速反弹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 ,俄罗斯经济走势一改经济转轨以来连续下滑的颓势 ,出现触底反弹并持续增长的积极迹象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增长主要的仍是经济严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 ,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的存在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从俄罗斯转轨以来的经济走势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持续好转的原因及经济增长前景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启示的。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9.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东北经济落后原因诸说评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振兴东北经济必须准确找出其落后的原因。现学术界提出的“结构说”、“体制说”、“国企比重过大说”、“项目怪圈说”及“东北人观念落后说” ,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又都不很全面、完整 ,尚有其他原因需加以分析说明。国家在改革、发展战略与政策抉择上“失算” ,使东北地区收入过低 ,人才大量流失 ;在东北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缺乏必要的资金补偿与支持 ,这都是造成东北经济落后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全面科学地找出东北经济落后的真正原因 ,才能保证应对方针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