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社会的改革开放催生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加速成长。当下公民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客观困境,共同呼唤着公民社会从内部结构、外部资源、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社会自治能力增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管理创新有这样几点非常关键:一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而不是政府一家包打天下;二是政府的管理方式要与自己的服务型政府的定位相契合,体现干预、协调的特质;三是与第一点相关联,要尽快使社会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以其自治功能的增强进而实现现实公民社会的成长建立。当下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之一,是要在看待并有效提升社会的自治能力与水平上有提高、有突破,需要达成共识并加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成长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协同演进。社会治理的成长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涵,推动基层党建的创新。基层党组织通过深度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其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建设被赋予了扎根基层实践的动力。在社会治理的成长中又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自身建设科学化,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成长。  相似文献   

4.
“富二代”群体成长评价的多维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二代"作为一个撞击公众敏感神经的热门词汇,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公众情绪和社会生态."富二代"群体的成长分化是家庭养育、社会转型、地域同化、自身追求诸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草根创业成功无疑是"贫二代"子女对"富二代"子弟层际流动的现实超越.富不是罪过,时间将洗涤当下,见证中国由"富二代"群体走向"富N代"社会这一共同富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转移是我国转型时期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推手,它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它涉及产业输出地和承接地两个区域的稳定发展.区域产业转移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和市场组织,社会组织正在成为有效参与产业转移的第三种力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社会组织能有效弱化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通过自身“协调器”的特点实现各类主体在产业转移中的最大效用竞合.目前社会组织因为社会管理制度和自身发展机制的缺陷,并未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本文从创新社会组织的参与制度设计、专业化分工、自身组织建设等方面,对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区域产业转移提供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6.
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基础,论述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繁荣昌盛的决定性因素的变化,突出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更依赖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再次验证了这一点.明确提出体制机制创新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唯一选择,详细阐述了思想解放、观念创新、政府转型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提条件,并指出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发掘自身的制度亮点和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危机是常态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扰乱因子,而干预是对危机中的青少年的一种修复或维护,它既包括来自外部的社会干预,也包括来自自身的自我修复体系。基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危机和干预这两种力量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至关重要。从危机中防御行为的习得,到对危机和新环境的认知评价的建立和自我修复功能的完备,到人类集体潜意识对危机的承载,危机下的青少年成长正经历着这一深刻的变化。引导青少年正视危机,在危机中学会生存、适应,建立完备的心理防御体系与社会支持保障系统,是克服危机,促进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管雷  谭毅  张岷  曾礼 《青年探索》2012,(5):45-49
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发展期和矛盾突发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共青团适应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扩大和巩固执政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履行职能的必然选择,是共青团服务和谐社会、服务青年的重要内容。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基层、在社区。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分布在各种社区中,当前社区青少年情况复杂、需求多样,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令人堪忧,社会对社区共青团工作要求高,社区共青团自身现状薄弱,导致社区共青团工作难度大。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要加强社区共青团组织建设,丰富社区共青团服务手段和内容,提高社区共青团队伍专业化程度,完善社区共青团关爱青少年机制,提升社区共青团整合社会资源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是公民、社会和国家发展形成的动态系统。公民社会塑造着公民主体性,公民主体是构成公民社会的细胞单位;公民社会培育社会的自主性,社会自治是形成公民社会的存在基础;公民社会积累国家的有效性,国家主导是建构公民社会的基本条件。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域看,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成长是和谐社会发展方向,是社会治理的新领域;公民社会成长不仅需要公民、社会和国家的良性互动,而且必须在公民社会实践中进行三者逻辑关系的现代性重构。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是治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的主体、社会领域的问题以及社会治理的价值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应以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理顺政社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基层自治和底层参与、创新社会矛盾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等途径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徐琳  李哲 《人民论坛》2013,(10):62-65
社会公正是指在公平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则之下,社会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其他资源在全社会之间进行合理而平等的分配.政府公平行政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当下中国,实现政府公平行政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注民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即社会思潮的交汇与碰撞、信息化新媒体的繁荣发展等社会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现实挑战,以及理论创新乏力和实践探索滞后的自身发展困境。在此理念和价值导向的启示下,应尝试从多元主体和管理模式多样化两个方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创新路径;从高校与中小学、高校与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两个维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践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顾骏 《中国民政》2015,(3):17-18
<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必须"纲举目张",透过当下基层生活的复杂表象,发现背后的真问题,找准方向,找对路径,提出具有可操作、可复制的方案,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为面上提供经验和参照。"市民解决自身问题的努力不断增强与制度性资源供应持续不足的矛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当下被认作"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从自谋生路的无证设摊、将就着栖身的"群租房"、业委会维权、环境脏乱的"城中村"到居住困  相似文献   

14.
社会服务组织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增权理论为视角,以深圳S助残组织为个案,探究了社会服务组织成长的制度空间和社会空间,在对社会服务组织的成长轨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建构了其增权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所谓社会管理,是指在一定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也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党和国家社会工作的中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必经之路。本文以马克思国家和社会管理理论为指导,解析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社会管理的理论内涵,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认知的理论进程以及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中国社会管理思维与方式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过程即认识和建构自身生态环境的过程。若使青少年能够形成我们期望的特定思想道德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模式,就须使青少年处于具有相应精神特质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并与之发生交互作用。社会管理之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社会支持,即在于确证和强化思想道德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致性,维持一种特定的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7.
创新社会管理为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明确了方向,拓展了功能,提供了有力保障.探索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课题是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目标体系,创新工作体系,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环境体系,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体系.当前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主要是:在加强社会建设中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与完善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法制工作,关注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点问题,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的作用,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辅助性原则是德国学者在对福利行政反思的过程中提出的一项理论,旨在解决国家与个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当下中国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有必要以辅助性原则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只有落实好辅助性原则,才能达到社会管理的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公民社会逐渐显形并走向成熟.在构建现代公民社会中,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愈益凸显.公民教育作为公民社会建构与成长的重要基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內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切呼唤,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互动:第三部门在政府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理论月刊》2008,(2):86-89
后工业社会中,官僚制政府面临双重困境:一是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造成政府管理绩效下降:二是社会力量的成长直接影响着公共权力的治理边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改革运动在西方典型国家相继展开,并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虽然各国政府改革的路径选择不尽相同,但在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世界主流发展趋势的影响下,重视并尊重社会力量,给予社会力量合理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三部门的兴起是社会力量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第三部门的全面积极参与,当代政府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政府自身的再造和重塑,而是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从而实现社会运行机制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